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素书》,网上有曾仕强教授一个视频,推荐我们读读《素书》,这是一部“智通圣学,德养万物”的国学经典,说一代名相张良张子房因读黄石公授予他的《素书》,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大汉基业。《素书》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总数为一千三百六十字的语录体经典国学,讲的是一整套完备的领导管理体系,阐述做人的通用原理和根本法则,无论我们做任何事业,只要遵循道、德、仁、义、礼五维治理体系,就能取得成功。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留侯世家》是史学家司马迁关于张良的传记。记载到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兵法》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

曾师说黄石公给张良是《素书》,司马迁记载是《太公兵法》,经查阅:《太公兵法》又称《六韬》,为姜太公所著,今天暂不讨论到底给什么书,这不是我们探讨的重点。主要是讲素书的内容,张良生前并未找到合适的传人,因此安排后人将此书陪葬,500多年后盗墓贼将此书带出现世并传播开来。明朝时期对《素书》注释:“素者,符先天之脉,合玄元之体,在人则为心,在事则为机,冥而无象,微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笔之于书,天地之秘泄矣”。素者,简单、朴素也,道家讲无为而治,无用即为大用,能参悟天地玄机道理的“素”确是天下最不简单,最难的道理了。

好了,大家随小编一起领略一下这部奇书吧。《素书》只有六章,为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义章第五、安礼章第六。我们只列出原文,不列译文,译文网上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用心体会,小编只对原文部分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拍砖指正,评论留言,一起交流学习,努力成为一个贤人君子,不求做多大事业,只求修身养性,智识圣学。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1)

竹简古书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使,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2)

原始章第一

原始章是本书的总纲和主旨,论述“道德仁义礼”是治国理政的五维体系,适用任何组织和管理工作。从文化源流看,黄石公的思想源自老子,由老子传道于文子,文子传道于黄石公,曾仕强教授解说,黄石公就是老子的化身。《素书》指出:一个人要成为君子贤人,能出将入相,掌握经天纬地之道,一定得全面掌握道德仁义礼五个维度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万物运动持续不断的动力系统,是生命的推动者和维系者。

道-天-地-人-物 这五层体系构成我们认知的宇宙世界,道创造了万物,具体分化万物和塑造万物,则是德来完成的,可以这样理解:道是最高立法者,德则是宪法规则;仁者,人之所亲,德者必慈,慈者必仁,仁者必亲,仁就是德自体现的一种外在表现,圣人本职工作就是辅助大道,照顾造物主“道”所创造出来的人们。历史上有作为的圣人明君,把天下苍生百姓生命看得很重,盛唐时期唐太宗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像现在我们党中央指出:一切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前提,带领全国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对待疫情必须执行动态清零政策,生逢盛世真是幸运;而无德者不爱民者,我们称之为国之大贼,国贼窃取的是国家神器,不照顾百姓伤害百姓,最终会被人民群众推翻,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昏君,美国现在就面临这种糟糕的状态!

素书整本书都是在讲人,讲治人,道-人之所蹈,德-人之所得,仁-人之所亲,义-人之所宜,礼-人之所履。人本身并不具有统御万物的能力,而是人合道而行,道就把这种力量赋予给人,这样的人就具有经天纬地的能力。合道是因,人具有道德仁义礼是果。然而人本身的力量在自然天道面前是渺小的,贤人君子取得成就同时要顺天而为,相机而动,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得时而驾,可成绝世之功,不得时,则潜居抱道。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3)

正道章第二

原始章告诉基本的原理,就是圣贤君子做人的五维体系:道德仁义礼。正道章对应就是五维中的“道”之维体系。正道,正就是“使之正”的意思,动词;正道,使人合于道,本章就是将“合于道”的君子标准要求的。

素书中贤人君子分为三层,对应一个组织三层体系: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第一层贤人君子为“俊士”,指的是领导、领袖,帅才,君主;第二层贤人君子为“豪士”,指的是将才,大臣,各部门负责人;第三层贤人君子为“杰士”,指的是基层领导,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带头人等。再优秀的领导者都不是一个人做出事业来。成功必须靠组织的力量,团队的力量。组织有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对应的是俊士、豪士、杰士,各层君子,各有侧重点,各守其位,分工协作,上下同欲,同心同德,一定可以把事做成,可以立功立业。

所以我们每个人,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要想当然,想当干部,直接就想做一把手,先看看自己能做到第几层,够不够标准,适合不适合,做不到是不能长久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要认真从基层开始,努力工作,从执行层打基础,然后到管理层,再到领导层,这才是正道。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4)

求人之志章第三

求人之志章对应的是“德”之维,道则有德,贤人君子有德的标准是什么?有标准码,当然有,标准就是“君子六守”,对应贤人君子成长的六重修炼。求人之志?是指普通人(自然人)求成为“人”(人是指贤人君子,不是自然人)所需要进行的六重修炼,现在话就是“自律自强自醒训练”,求人之志章就是讲具体怎么样进行自律训练,才让自己成为不同层级的贤人君子,只有通过持之以恒训练修炼,才能提升自我修养,抵达成功。我们把这个关键成为君子六守:守正、守慎、守位、守任、守权、守功。

第一:守正。养神养志,神盛智足,养神养志,欲多神衰,志专神盛,神盛则做事有如神助。普通人常感物而生欲,久而久之,精神外驰,神不守心,道不通智不生。具体表现就是:每天很忙,没有主目标, 都是应付自己和应付别人的事,总结下来,就是不知道自己忙什么,稀里糊涂;庄子讲: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因此首先要绝嗜禁欲,归神入道,以恬养智,节省精力不做不必要的事,不为乱事所干扰,并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线,不被其他诱惑(酒色财器等)麻痹,高度自律。

第二:守慎。保持高度注意力,时刻小心翼翼,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预先排查风险,事先做出合理判断,多观察,不轻易下结论;高行微言,慎重判断,动态调整,保证路线航道正确前行;

第三:守位。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有礼有节,保持组织的工作作风,时刻清醒,戒骄戒躁,保持对远期目标的定力和动力,持续保持进取和进步,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时刻保证团队自我更新救助,保证一套优秀合理的纠错改造机制。

第四:守任。近恕笃行,所以接人,领导者要有容纳培养下面人的肚量和心胸,接人就是培养人,接受成才的意思,这是一套完整的培养教育人力资源体系;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同时要因才任职,大材小用和不能胜任都是不恰当的,任材使能是最佳状态。

第五:守权。素书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培养“推古验今”的能力,这就需要多读书,特别是读史书,带好行军地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成本计划,制定项目商业计划书等等),“先揆后度”就是要在方案上推演,计算,测算啊,现在讲就是有大数据,从大数据先推演一下,有了定性方向,还要定量分析才可以。

第六:守功。卓越领导者,不仅括囊做的好,顺会做的更好,他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总是可以与时代保持同步更新,这样才可以持续成功;同时再取得成功之后,依然保持奋斗,不忘初心。这一点,我们对照实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最好例证,建党100年,不忘初心,保持革命本色,将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建国100年伟大胜利,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胜利!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5)

本德宗道章第四

本章对应是道德仁义礼五维领导体系的仁之维,本章从正反两方面,把成败的过程进行了分解,每一步都有正确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失败的错误做法。提出七步成功法:长、安、先、乐、神、明、吉;以及八步失败术:苦、悲、病、短、幽、孤、危、败。

时刻牢记:要正确使用自己的洞察力,集中力量做最重要的事,不要节外生枝,掌握这个原则,成功就是时间长短的事。第一步,做事有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二步,要不怕吃苦能够忍受奋斗过程中的艰苦;第三步,要深刻保护路线的正确性;第四步,工作要追求最优的方法和最高效率;第五步,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第六步,不能顾此失彼,要保持全局推动;第七步,集中力量做最重要的事,切忌节外生枝参与计划外的事。我们做事可以对照这个七步成功法。

一个失败的组织大抵是这样搞垮的。第一步,组织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第二步,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成;第三步,反复无常更换目标;第四步,被挫折吓到,向现实低头,现在叫躺平;第五步,废公存私,组织失去意义,沦为贪鄙庸俗之人;第六步,把领导层毛病传导到管理层,进一步瘫痪;第七步,组建一个更无能管理层;第八步,走向混乱灾难,组织分崩析离。历史上昏君都是因为把共同利益降格为私人利益,废公存私,只为个人或极少部分人服务,组织分崩离析,走向彻底的失败。

遵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6)

遵义章第五

本章对应的是五维体系中的义之维,论述怎么管理组织成员的行为。本章三节,分别是立公法,立公行,立军功。遵义章把组织行为学的基本问题讲清楚了,第一是组织行为学管理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上下关系,上下关系必须说清楚,上下关系乱,组织必然成一盘散沙;第二是,组织行为,是由领导者主导建设并塑造负责的,责任在领导者不在下面,就是说出任何问题,都是领导者问题。第三是,要做好组织行为,管理,就要遵守这四十六条基本法则;第四组织行为是公法公权公威公道,不是私法私权私威,离开公法公权,组织行为则无效;第五组织共同目标是组织公法公权执行的直接保障,组织目标必须清晰合理公道。

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7)

素书经典名句(国学经典素书解读)(8)

安礼章第六

安礼章对应礼之维,一个组织运行良好,可以持续良好运行下去,越来越壮大,需要建立组织伦理,安礼的根本在于遵循公理,而不是遵循人的私欲。根据组织伦理管理,依次分24步建设完成。1、定公理,2、行公理,3、定产业,4、定人事,5、定战略,6、定操分秩序,7、定上下关系,8、定亲疏关系,9、定忠诚信任关系,10、定曲直,11、定任贤关系,12、定礼贤下士,13、定任用人才,14、定容贤纳士,15、定扩容守贤,16、定亲民靠民,17、定以民为本,18、定本民之序,19、爱民之序,20、定用民之序,21、定取民之序,22、定兴替之序,23、定明鉴之序,24、定永固之序。组织用公理建立一套组织伦理管理体系,让组织成员顺从公理进行治理国家,这样从修身,治家,治国,安定天下都是可以的。

仔细咀嚼,可以感觉,几千年来,管理思想其实都是相通的,只是时代不同了, 科技手段多样化了, 表现形式不同了, 但人性和思想是想通的,管理思维和管理逻辑是一样的。现代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其实只是传统管理学中的一些枝节之学和低级别应用而已。

我辈适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代,更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信心,多读中华经典国学,多宣传和学习国学经典,加强磨炼和锻炼,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智通圣学,德养万物,成为一名正人君子,立功立事,在伟大时代努力工作,做助力民族复兴社会富强的事业,实现自身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