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书》显示,我国人口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的14亿人口中,约有7亿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甚至胃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呢?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2种:一是吃药后吹气的C13/C14尿素吹气试验,二是通过粪便来检测的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目前比较常用且推荐的是第一种,因为敏感性更高,也是医院普遍采用的方法。

治疗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弊端(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1)

什么情况下需要根治

如果上述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认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积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的确已经存在一些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比如具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为恶心、泛酸、胃胀等;

已经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患有胃部的恶性肿瘤,比如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有胃癌家族史等胃癌高危因素的患者。

如果暂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以考虑先观察,注意定期体检,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传播给他人。

更详细的建议可以参考下表:

治疗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弊端(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2)

根治方案

到底是否需要根除治疗,最终要在医生的评估下决定,根治的药物涉及很多处方药,没有医生的处方也买不到。

根治方案一共有7种,每种方案涉及4种药物,疗程10~14天。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当地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患者有无禁忌症及慎用情况等综合评估来选择方案。

具体根治方案参见下图:

治疗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弊端(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3)

其他注意事项

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家族聚集性,如发现家庭成员有感染,建议全家成年人都进行检测,在符合治疗指征的前提下可以全家同时根治。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患有活动性胃炎、因腹部症状进行胃镜检查、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胃癌家族史以及发现活动性感染的儿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治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慎重,注意避开儿童禁用药物,不建议对无症状的14岁以下儿童进行检测和治疗

对于家庭中的老年成员,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老年人群(60~65岁或以上)中较高,但他们通常有一种或多种疾病,比如心、肺、脑血管和肾脏疾病,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此,在药物根治之前应仔细评估,根据用药史、病理生理状况、疾病状态和药物不良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部分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降低根治过程中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发生率,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协助提高根治率,但也仅限于药物治疗同时辅助使用,单独使用没有根治效果。最好在四联药物治疗开始前1周就服用益生菌,并持续服用到治疗结束,整个益生菌补充的时间超过2周。

在最新发布的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总则”中,明确提出建议“公筷分餐”,建议大家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

治疗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弊端(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4)

本文作者:刘子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