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攻略第105篇,金陵攻略第2篇,其他攻略请点击底下中国文化攻略链接或我的头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南京南朝四百八十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南京南朝四百八十寺(鸡鸣寺-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京南朝四百八十寺

中国人文攻略第105篇,金陵攻略第2篇,其他攻略请点击底下中国文化攻略链接或我的头像~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建康(南京)

《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而这“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便是鸡鸣寺了。在南朝,这里就是佛学的中心

info: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中国文化攻略(不断更新,200篇以上文化攻略连载中)

@http://www.mafengwo.cn/i/2936936.html @北京 攻略集合请见(5楼景点全集)

@http://www.mafengwo.cn/i/2872129.html 喜欢文化游的同志们加入小组吧

@http://www.mafengwo.cn/g/13144.html

目前105篇:

北京文化攻略:36篇

西安文化攻略:11篇

姑苏文化攻略:10篇

杭州文化攻略:12篇

三晋文化攻略:5篇

古镇文化攻略:5篇

上海文化攻略:5篇

徽州文化攻略:4篇

金陵文化攻略:2篇

淮扬文化攻略:3篇

中原文化攻略:6篇

岭南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巴蜀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燕赵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荆襄文化攻略:1篇

吴越文化攻略:2篇

闽越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关东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齐鲁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南诏文化攻略:2篇

其他文化攻略:1篇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梵刹之一。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创建寺院。寺兴一城(梁宫城)隔路相对,为入寺进出方便,梁武帝特意在宫后别开一门、直对寺之南门,称大通门,取反语以协同泰为名,故名同泰为名,故名通泰寺。并诏令改普通八年为大通元年。寺内设有大殿六所,小殿及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皆极壮丽。整个寺院为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从此,这里才真正成为千余佛教圣地。梁武帝崇信佛教,曾四次舍生于同泰寺被毁于战火。

五代十国杨吴义顺二年(922年),才在同泰寺遗址半基建一城千佛院。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涵虚阁,后又改为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同泰寺遗址,自梁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各朝代,虽钟鼓香灯不泛声焰,然而规模卑隘,远非昔时能比。

老山门

鸡鸣寺倚山造室,所以整个寺院结构是一层层的向上爬,很有特点

毗卢宝殿又名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重建于1994年。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法身佛像)。两边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

钟鼓楼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完成明孝陵工程后,又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院,占地一百余亩,这座南朝古刹又重现异彩。明时香火鼎盛。据传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并为此特开凿了一条进香河,直至山门、鸡鸣寺由此名声大振,四方威名。

明以后,由于年深月久,鸡鸣寺日益衰败。清朝康熙年间曾经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寺院,为古刹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凴虚阁,楼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是面北二望的)。若问何以观音菩萨北向倒坐?则佛龕上的一幅楹联一语道明:“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建楼一座,取当年杨锐反复吟诵的杜甫名诗:“君臣上论兵,将帅暖燕苏。朗咏六公篇,夏来豁蒙楼。”亲取楼名为豁蒙楼。并书为匾额。

药师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层八面佛塔,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约44.8米,外观为假九面,实为七级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

民国三年(1914年)寺僧石寿,石霞又在豁蒙楼旁增建一楼。取其古意,名为景阳楼。从明清以来古鸡鸣寺逐步形成为香火道场。一直续到解放后。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决定重建古鸡鸣寺,将其恢复到明末清初的建筑规模。1983年动工建筑经历数年,建成大雄宝殿、毗卢宝殿、观音殿,修复了施食一、老山门,又建了新山门。1990年重新建造一座七层八面的药师佛塔,塔高四十四米,塔内供奉一尊明代药师佛铜像。大雄宝殿和观音楼内供奉二尊泰国赠送的释迦摩尼和观音镏金铜坐像。并塑了观音像三十二尊,供奉于殿内,佛像工艺精湛,造型庄严生动,佛光习习,满殿生辉。

古鸡鸣寺全景

寺名由来

鸡鸣寺因鸡鸣山而得名。原来,该山为北极阁山,又名“鸡笼山”,此山早先是以学馆而闻名的,如《寰宇记》曰:“元嘉十五年(438)立儒馆于北部,命雷次宗居之,次宗因开馆于鸡笼山。”“(齐)竟陵王子良尝移居鸡笼山下,集四方学士,抄五经百家为《四部要略》千卷。”后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文化水平不太高的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他想建造国子监,就亲临鸡笼山去选址,后来在鸡笼山东麓选中了馆址,很可能是在竟陵王子“集四方学士”旧址上,但其山名“鸡笼”,显然不合圣意,就改名为“鸡鸣”,取的是“晨兴勤苦”之意。

古鸡鸣寺已经香火道场逐步转为尼众学修道场,般若庙为对外宣传佛教教义阵地,寺内尼众佛学院为江苏首创,对进寺信众提高文明敬香。一座慈航桥,将古鸡鸣寺兴一城连成一线,东行可入小九华山,向北为玄武湖。古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环境十分幽雅。“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现在游人登塔环顾,六朝古都湖光山色,塔城风光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