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给她听(睡前给孩子讲这俩故事胜过给他一栋大房子)(1)

什么是儿语(妈妈语)?如果我们和婴儿或学步期儿童对话时,语速放慢,夸大元音,声调变高,用比较夸张、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言简单化,使用简单的词和句子,不断重复,例如叠字“吃饭饭、洗澡澡”,就说明我们正在用“宝宝的方式”说话,在使用儿语。

很多女性面对可爱的小宝宝时,会不由自主的童言童语起来,比如频繁使用叠字“喝水水”、“吃饭饭”,语调升高,嗲声嗲气。有人认为,这种儿语不好,甚至说这是导致孩子语言发展滞后的罪魁祸首。真的是这样吗?看看科学的研究发现吧。

小川有个很要好的小伙伴小D,经常来我们家玩。挺聪明的小伙子,就是说话不清楚、断断续续,不会用正式的词汇、完整的长句子表达复杂的意思。

有一次,他妈妈问我:“你家小川说话很清楚,会用一些“大词”,刚刚他就说了“告诫”、“然而”。。。。。。。还会用成语。我家小D现在说话还结结巴巴,用的词都很幼稚。怎么回事啊?”

“别担心,他现在还小呢,长大自然就好了。”我只能用官方的方式安慰她。

过了一会,她招呼小D:“宝宝,快点过来,喝点水水。”语调之高,语速之慢,嗲声嗲气,偷偷地说,真的让我鸡皮疙瘩差点掉了一地。

于是,恍然大悟,原来问题的症结在这里——过度的儿语(babytalk或child-directedspeech),或者“妈妈语”(motherese)。

两岁前,和娃说儿语有好处

大量的研究发现,儿语对对婴儿早期语言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父母使用缓慢的速度、音调高昂、夸张的表情,更容易吸引婴儿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婴儿语言学习的效果更好。

当我们用婴儿相同的语言和他对话,ta更能感受到我们的认同和鼓励,从而更有积极性地学习语言。

两岁以后,要和儿语断舍离

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超过儿语时,儿语更多的会产生负面效果。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到了两岁半左右,掌握了700个常用字词的相关发音,能够相对连贯完整地说出完整的句子,也有了更多样和完善的手段来表达自我,儿语就应该从家庭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就像小川的好朋友小D,都快5岁了,说话还停留在2、3岁的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于家人一直在用“儿语”和他进行对话和沟通,他缺少了学习大人语言的环境条件。

语言学习是需要刺激的。和孩子交流时,使用的语言略高于孩子当下的语言能力时,孩子才能够接触更大的词汇量,更多的语言环境,才能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所以,儿语是把“双刃剑”。在孩子出于婴儿期、学步期时,我们跟他说儿语,对孩子语言发展有好处。但孩子超过两岁,还再继续“吃饭饭、睡觉觉”,就很可能拖慢孩子语言发展的进步。而且语言发展需要刺激,和孩子对话交流时使用的语言应该略高于孩子当下的语言能力。 (mom)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