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灿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人在武汉,手机里又收到高温橙色预警短信,不过,在武汉汽车后市场,比天气更火爆的事情,莫过于几天前恒信与人保之间的冲突。

一家是国内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一家是国内排名第五的4S集团,两大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因打人事件引起的冲突

笔者先给诸位读者捋一下脉络:

7月11日晚,购买人保车险的武汉车主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

人保财险已暂停与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汽车集团”)武汉区域的合作,无法到恒信汽车集团所辖4S店内提供拆检、定损和直赔服务,对于恒信汽车集团单方面拆检、定损的结果,公司不予认可……

南宁起亚4s店半夜被拆后续(继杭州260家修理厂后)(1)

此消息一出,整个武汉保险圈、汽车圈、车主圈全部懵逼,要知道这两家都是行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说翻脸就翻脸,这哪是业内大企业的作风?

后来经过调查,起因是一起打人事件,人保的定损员被恒信某家4S店事故接待员给打了。

按照人保的说法,事实情况如下:

由于人保定损员和恒信驰星4S店事故接待人员,就事故车定损标准没有达成一致,7月4日下午4时许,定损员再次上门与4S店售后经理当面沟通,事故接待人员看到后走上前,先是辱骂定损员,随后挥拳打中定损员头部。定损员保持冷静克制,没有语言回击和还手。

人保的内心戏是:我给你带业务,还被你揍一顿,你让平安、太保怎么看,让以后跟着你的员工怎么看,以后在保险圈怎么混?于是,反手就是一波停止合作。

众所周知,定损员的地位有点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压力本来就大:定少了,修理厂和车主不满意;定多了,领导不满意;双方都满意,得不到一句感谢,弄得不好,连呼吸都是错的。

上面是人保的说法,在恒信这边,又有不一样的说辞:

南宁起亚4s店半夜被拆后续(继杭州260家修理厂后)(2)

7月13日,恒信集团签发了声明,反复阐明两点:

1、是你的人先骂我的人。

2、你经常拖延定损,造成我的员工心情不好。

至于打人的事情,只字未提,以冲突代替。

道歉?不存在的,我要是认输了,还以后怎么在汽车圈混,让跟着我混的员工怎么看?

二、保险公司和4S集团撕破脸?

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把时间线捋一下:

7月4日,打人事件发生;

7月11日,人保出手;

7月13日,恒信接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上面的几个时间节点耐人寻味:从打人事件发生到人保出手,中间有6天时间,大家不会以为人保在这6天时间内在吃干饭吧?

正常来说,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肯定是先协商,经常处理事故纠纷的保险公司肯定比吃瓜群众专业,况且,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后果可大可小,找个中间人吃个饭就行了。

但是,7月11日的结果说明,协商是不可能协商的,只能撕破脸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是将小事化大,才是最优解。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保做出这种决定并付诸实施?

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就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积怨已久,到了不得不爆发的程度。

更进一步,是什么原因导致4S店和保险公司从以前的卿卿我我到现在的视同水火?

往简单了说,都是钱闹的,往细致了说,事情没这么简单。

三、矛盾由来已久

让我们接着往下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恒信汽车集团。恒信汽车在全国4S集团排第五位,在湖北本土排前三,另外两个是三环和建银。

三环是国企背景,主要销售东风合资车型;建银比较苦,夹缝求生,卖的品牌比较边缘化,比如斯巴鲁、福特和雷诺等;恒信则定位于高端豪华车,奥迪、奔驰等,在武汉有32家4S店,全国超过300家,说是湖北本地4S集团老大也不为过。

恒信汽车集团自始至终都把售后看得比较重,在售后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奥迪更换某冷却油,动辄几千元,恒信卖得欢得不得了,至于该型冷却油能够起火燃烧,遇上事故有自燃的风险,那都是后话,总之,正如恒信经营理念第一条所说:经营毛利,效益第一。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谋人父母,反过来也可以说,谁给我钱赚谁就是客户,客户就是衣食父母,公司为了赚钱,不磕碜。

然而,4S店和保险公司的矛盾,真正来说其实是从费改开始的。

费改以前,中国车主的保费比欧美发达国家都要高,那时车险规则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就是有钱赚,所以保险公司没有动力改善服务,4S店光卖车都赚得盆满钵满,对于售后也就睁一眼闭一只眼,因此,保险公司和4S店有过一段蜜月期。

但好景不长,任何生意不可能一直那么火爆,经过多次车险改革,外加新车销售越来越困难,4S店也逐步将售后抓得越来越紧。

保险公司与4S店的关系非常复杂,这是由保险公司的特殊商业模式所决定的:先将钱收进来,然后赔出去,赚的就是赔付后的一点差价,要想多盈利,就必须想办法多卖保险,少赔付。

但偏偏保险公司又无法直接接触到车主,4S店掌握着绝对的车主资源,在车主端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4S店是保险公司最大的客户;同时,4S店有修理厂所没有的客户心智优势和原厂配件优势,车主在事故后优先选择4S店。

赔得多了,保险公司就赚少了,这样说来,4S店又成了保险公司的成本。

对于4S店来说正好相反,前面帮保险公司卖车险,他是保险公司的客户,到了后面,保险公司为4S店推送事故维修,保险公司又变成了4S店的客户。

正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爱相杀的业务关系就诞生了。

四、底层关系难以调和

从根本上来说,保险公司和4S店是竞争关系,毕竟他们的共同客户都是车主,并且在核心利益诉求上,双方存在严重的对立:4S店卖保险不赚钱,利润全在事故维修上,而保险公司少赔一分就等于多赚一分。

一方想少赔,一方想多赔,两者是妥妥的零和博弈。

现在,这种博弈已经白热化了。

原因很简单,油价上涨和新能源的快速普及对于所有4S店的售后都是灾难性的:油价上涨客户开车频次下降,新能源的普及导致保养维修周期大大延长,售后基本上也就剩下事故维修了。

因此,4S店对于事故维修的重视程度也越发激进,为了卖保险,各种玩出花的活动层出不穷,比保险公司都积极,因为4S店明白,只有保费卖得好,才能在博弈中取得先发优势。

正如陈奕迅在《红玫瑰》中所唱: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看谁占优势,就看谁有恃无恐。

恒信敢打人,是不是说明恒信多少有点有恃无恐?

人保评估6天后才发布措施,是不是说明人保有所忌惮?

在这么复杂的零和博弈中,谁占优势,还是留给诸位读者自行判断。

但是,只要两者关系不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样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城市上演甚至成为常态,问题只在于是否捅出来而已。

五、修理厂渔翁得利?

当双方博弈白热化后,对于修理厂,又有什么影响呢?

当然有,而且还相当正面。

修理厂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就是待宰的羔羊,和4S店的位置完全不一样,原因有两个。

第一,修理厂大多数没有雄厚的资本,管理不完善,没有新车销售资源,车险销售很难成规模。

第二,修理厂没有厂家支持,往往拿不到正厂配件,技术参差不齐,容易招致车主投诉。

凭这两点,保险公司就可以将修理厂控制在手心当中。

毫不夸张地说,保险公司拿捏修理厂的底气就在于此,要不然,杭州的那帮同行就不会抱团找保险公司要说法了。

其根本原因,在于4S店这块蛋糕太过于诱惑,虽然赚得少点,但省心还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但此次的一顿胖揍,是否也让保险公司动起了分散风险的念头?一旦动了这个念头并付诸实施,对于4S店的售后体系无疑是灾难性的。

并且,不管事情结果如何,对于修理厂来说也是利好,保险公司可能会将资源向管理完善且成本控制优秀的修理厂倾斜。

除非,保险公司还会让员工持续地被揍,想想也是不可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修理厂来说,持续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体系,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才是抓住这一波利好的根本。否则,就算是保险公司将资源倾斜给你,扪心自问一下,你又能承接得住吗?

天气太热,大家都担待,没事消消火,思考未来该怎么发展吧。

本文到此结束,我是黄灿,在武汉祝大家万事如意,财源广进,谢谢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