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以炭代笔,奋发学习的故事
葛洪(约281-341)东晋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从小家境清贫,但非常好学。因为无钱买书籍和笔墨,时常借书阅读,用木炭代替笔来练字。长大后当过中小官吏,因官场不得意,后来专门从事炼丹和医学研究。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反映在《肘后备急方》中,共3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对治疗急症颇多贡献,并收集很多有效方剂,还有对天花和羌虫病的世界最早记载。
故事开始
大约一千七百年前,在江苏句容,有一个少年名叫葛洪。平时少言寡语,可是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爱幻想,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都充满好奇,想了解个究竟,揭开它们的奥秘。
葛洪的祖辈都在吴国做官,祖父是东吴大臣,父亲官至廷尉,但是西晋灭吴之后,家道日趋衰弱。在葛洪13岁那年,失去父亲,祸不单行的是,家产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遭到烧毁。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葛洪很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从小就帮着家里做些杂事。
有一天,葛洪与邻居几个年龄相仿的少年砍柴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小伙伴们都争相找大树避雨,只有葛洪呆呆地望着大雨中的天空沉思起来:是谁在一瞬间搅得乌云翻滚,又是谁引来风雨雷霆?
当天气放晴,东方天空横空悬挂着一弯五彩缤纷的彩虹。小伙伴们边挑着柴,边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有的说这弯彩虹一定是蛟龙吐的气,有的说是神仙搭的彩桥,还有的说是天上王母娘娘在晒彩带。葛洪真希望能从书上得到答案,可是家里一贫如洗,根本没钱买书。
回到家,母亲在灶台做饭,葛洪烧火,当他把烧成乌黑的木炭捡出来的时候,突然像发现了什么,兴奋地大喊道:“对了,我想到办法了!”他这一生把母亲吓了一跳。
于是,从此以后,葛洪上山砍柴的时候,怀里都揣一包用荷叶包的木炭,在山上的石板和岩壁上练字,默写诗文,这样就有了永远用不完的纸和笔。
随着每天勤奋的学习,他的字写的越来越好,默写的诗文也越来也多,父亲留下的一橱书都学完,弄懂之后,他就向邻居借。再过一段时间,附近邻居家的书也全都看完了。他听说丹阳城有家大户亲戚,家里好多书,他就去亲戚家借。
当他背着借来的一筐书回家的时候,遇到村里的一个人,这人开口到:“葛洪老弟,为了借书东奔西跑值当吗,你看我,看的书没几本,成天吃吃喝喝,多开心啊!”葛洪听了这令人作呕的话,回敬道:“污水中的泥鳅,不知四海的宽广;腐草中的萤火虫,哪能看到日月的光华。”
葛洪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母亲心疼的嘱咐让他别累到身体,葛洪却说:“跛驴追不上月亮,蚊虫飞不上云霄,没知识做不出大事。”
再后来,小小年纪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又过了几年,葛洪把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全烧掉了,因为感觉太肤浅。
人贵有志。
从此以后,他写的文章加倍认真,有时为了一个字,反复推敲,直到满意才停笔。凭着这股奋发攻读的犟劲,葛洪一生撰写了许多好文章,其中有介绍冶炼和制药的《抱朴子》,记载众多急症简易药方的《肘后备急方》,还有介绍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的《金匮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