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
变身技术宅
说一个大家常见
但不一定叫得出的名词
▲比如,酱紫的...
是不是觉得
这张图很炫酷
没错,就是小编
要说的分割画面
▼
那么问题 来了
为什么要get分割画面呢?
因为一般人很少注意到
在现代生活中,分割画面
其实与我们不可分离!
电视新闻、录像监控
都是被忽略的分割画面
▲[持摄影机的人] 剧照
▼
同一块银幕
出现不同的画面
在现在科技看来
好像不难实现
但get这个贴心科普
妈妈再也用担心你技术盲
▲ [时间密码]
▼
此处插入一段小百科
什么叫“分割画面”
基本释义
①分割画面起初只是多重曝光技术的“副产品”,但是在电影人的多次尝试中,它有了更多的影像意义。
②从而成为了一种新的电影表现技术,并且随着拍摄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它的使用将越来越常见。
▲[头文字D]
▼
从理论上大概了解
什么是“分割画面”后
接下来,是理论联系实际
看看分割画面是怎么出现
咦,今天的小编很马哲呀
分割画面作为一种技法是随着多重曝光出现的,为了让一个角色在银幕上出现两次。
倘若两次拍摄不是同一场景,那么就有明显的分屏接缝。
1903年埃德温·鲍特的[美国消防员的生活]使用了一个想像性的画面,把打盹的消防员和梦境中的画面并置在一起
▲[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事实上在圆圈里打影像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就是梦想气球(Dream Balloon)的表现方式。
但是鲍特万万没想到这一操作竟然成了电影史上最早的分割画面。
默片时代的导演比较通用的分屏方法是水平画面正中间一分为二,来展现一个共时性的场面。
▲图为[悬念](1913)由于技术原因很粗糙
在经典电影时期的分割画面倾向于几何式的,也就是水平分割、垂直分割以及斜线分割。
除了使用曝光技术外,当时的创作者还开始使用一种多影镜(multi-image lens),它可以将单独的影像变成环状可旋转的多重影像。
▼
分割画面源于
其他艺术形式
但在电影运用中
被一波波电影人
玩出了不同花样
分割画面成为一种“暗房技巧”,迈克·戈登的[枕边细语](1959)同样是三角形分割画面,但是边缘齐整,这就是人工修建的痕迹。
▲[枕边细语]
有人不关心各个画框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就有人格外看中这种东西。
但是商业导演他们试图把一切电影技术作为叙事的辅助手段,约翰·弗兰克海默的[霹雳神风](1966)第一次把分割画面应用在竞技电影中来制造悬念。
▲[霹雳神风]
九十年代的许多优秀电影都以帕尔玛式的分割画面强化了叙事效果,但真正将其作为标志语言的仍然是美剧《24小时》。
▲神剧《24小时》
这部划时代的美剧不但让美剧进入了黄金时代,甚至得到法国《电影手册》的垂青,这部剧集在2002年破天荒进入手册十佳,显然那些编辑都不把它当作电视剧看了。
这样的分屏给人一种窒息和排山倒海的感觉,分割画面并置快速剪辑,基本上奠基了新世纪动作电影的倾向。
虽然李安的分割画面在叙事上的使用还是比较常规,但它有创新之处,那就是“动态分割”,而不是传统的一次性分割。
▲[绿巨人]
李安是在不停地进行银幕裂变,配合着画面的缩放,这意味着依靠传统的胶片暗房剪辑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依靠现代数码特效制造一种弹窗效果。
在[绿巨人]之后,李安在[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中又再次使用了分割画面.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云图]的精妙之处是它构造了所谓的“平行宇宙”,六个平行宇宙都是用同样的演员,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科学时间的共时性,而是一种超越经验的联系,也就是说它必须拒绝使用分割画面。
▲图为[云图]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六个角色
于是[云图]是靠蒙太奇完成的,即使这令其节奏拖慢并显得冗长,但这确实是为了符合影片平行宇宙的设定而做出的严格限制。
基本上已经穷尽了当下分割画面使用的可能性,那么最后一个将是反例,也就是未使用任何分割画面,却让我们产生了分割画面感的电影,这是一个最独特且最优秀的案例。
来自看电影全媒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