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晓萍萍萍”公号,订阅“晓萍萍萍”公号,一起探索思维成长,陪你终身学习。)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经历:

在职场或是生活中,总是能看那些口才好,说话做事都可以做到恰到好处的人。

而自己却很难做到,常常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表达,但一说出口,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即使费尽心思地拼凑出来的语言,也会毫无逻辑。

自认为自己表达得还可以,但却一点都没有说服力,根本说服不了对方。

从而,就会非常羡慕那些会讲话具有高效沟通能力的人。

似乎他们总能凭借自己的巧言善辩,不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收获到大批的好人缘,在任何关系混的如鱼得水。

戴尔卡内基就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技术知识,85%靠口才艺术。

语言,是我们的第二张名片,好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因此不要小瞧语言的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表达力,就成了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难题。

10个高情商的社交常识(优秀的人是如何社交的)(1)

1、沟通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许多时候,我们会认为与别人沟通时,只有滔滔不绝的去说,必须不让彼此感到尴尬,才是一段良好的沟通状态。

于是,因为抱着必须让自己能说会道的心态,造成自己不敢也不知道如何开启与别人的沟通。

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我们自己把沟通的过程想象的过分理想化,而事实上,说话聊天仅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状态。

不需要强迫自己必须去说、去聊一些自己不擅长的话题,即使你强装着自己变成另一种人,收获的好人缘也会只是暂时的。

因为没有人能一直做一个假自我,当假自我的面具戴久了,或许会获得更多人的喜欢,但真自我也会陷入怀疑。

心中就会质疑:

他们喜欢的是真实的我吗?还是仅仅戴上面具强装欢乐的自我?如果他们知道我不爱说话,内向,是不是会就此远离自己?

当心里面装着这些怀疑久了,自卑不自信,心虚也会不自觉的涌出。

所以,不要假装自己很善谈,而是去抛出真实的自己,从简单的问好开始,真诚的表达自我,相信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真实感。

因为很多人都会低估自己,害怕自己不受欢迎,担心自己在与别人沟通时说错话,做错事。

因此,当你能放松自我的表达,对方也会渐渐放下架子,姿态,聊起来。

2、先确定话题的走向,保持开放性

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前提都需要有一个目标,当有了目标后,我们才能知道朝哪个方向走。

有效的沟通也是一样,首先我们想与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时,就需要先明确好沟通的目的。

只有先找准对方的需求点,你们的谈话才能出现你来我往的状态。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进入一种误区,只说自己想说的,也只想自己想聊的,至于对方有没有意愿听,很少会考虑到。

从而这就造成了自己说的热火朝天,对方却还是一脸事不关己的态度。

这就是因为你说了一堆对方根本不在意的话题,也没有聊到对方真正关心的问题。

所以说,高效沟通的前提,是需要先明确此次沟通的目的。

譬如:是想解决什么?或实现什么?对方有什么诉求?两人之间是否可以达成共识。

10个高情商的社交常识(优秀的人是如何社交的)(2)

同时,作为话题的发起人,还要时刻保持话题的开放性,因为过于含糊不清的表达,很容易让对方在与你沟通的过程中进入认知盲区。

他需要费尽心思的去猜你到底想说什么,而这种猜测的过程还会给对方带来很多焦虑感。

所以,不论是与陌生人还是朋友沟通时,最好直接抛出自己的想法,让话题保持足够的开放性,然后再根据这个主题延展开。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好地减少很多时候沟通中出现的误解和矛盾。

3、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道理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道理。

虽然聊到利益这个词,会把关系变得很功利化,但现实就是如此,不论是与人沟通还是做事,能够激起对方乐此不疲的状态,一定是他可以从中获得某些好处。

当然,利益不一定指的是物质方面的,也可能是情感体验、个人感受、成就感等心理体验,也会促使一个人想要和你建立更多的联系。

因此,聊天的话题要从对方的利益点出发,多关注对方的感受,懂得示弱,把胜利感,优越感留给对方。

当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在意与被尊重时,沟通的过程自然会变得轻松愉快了。

10个高情商的社交常识(优秀的人是如何社交的)(3)

4、会耐心倾听就是会说话

其实,在沟通中,有效地倾听会比不停地表达自己更重要。

《人际关系》这本书中,作者戴尔卡内基讲述了他的一个懂得倾听的小故事。

一次,他与一位名人在晚餐会上交谈,期间从始至终他都只是做一个倾听者,但事后,这位名人却向晚餐会的主持者赞扬卡内基是一个非常会聊天的人,但其实,卡内基只是一直在认真的听对方讲话。

为什么这位名人会有这样一种感受?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表达欲,很想去展示自己。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画面,两个人明明聊的热火朝天,但只要你仔细的去品,他们说的更多的话,大多都是跟自己有关。

因为这种聊天方式,反映出了人的内心最原始的需求,那就是每个人的内心最关心的,其实都是他自己。

因此他需要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在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在聊天时,会不自觉地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譬如:

边刷手机边听对方说话;

又或者刚聊两句就接电话;

聊着聊着觉得没意思了就打断对方的谈话,岔开话题。

这些错误的方式,都会让对方心生反感。

但如果你能做到耐心且真诚的倾听对方,让对方畅快地展现出他的表达欲和分享欲,他就能忘我的分享自己。

因为对方感受到的是你在真诚倾听,你非常在意他的感受。试想一下有一个人愿意听自己说话,这种感觉一定会非常舒服。

因此,不说话懂倾听,有时候会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写到最后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建立一切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因素。

所以我们不要小瞧语言的力量,能把话说清楚,就能够互相理解,也是关系的长存的本质。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曾说:

假如沟通是一样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最后,记得点个「」,愿我们都能习得这种能力。


往期精彩文章

为何越忙越穷,85%的成年人都不知道的真相

真正优秀的人,都会有这5种顶级思维习惯

真正厉害的人:会自省,少内耗,会休息

作者介绍:晓萍萍萍,90后自由撰稿人,专注思维成长与个人精进干货,陪你终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