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匈奴是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算是华夏民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
可以说,匈奴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近代西方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游牧民族。
然而,关于匈奴的问题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因为,匈奴这个民族没有文字,所以,历史上关于匈奴的内容都来源于其它民族的史料。
由于,缺乏一定的考证,因而,在准确性上很难令人信服。正因为如此,一些关于匈奴如何崛起的问题直到今天都难以解释。但当下可以肯定的是:匈奴人是黄种人,再细分的话则是属于蒙古利亚人,使用的是阿尔泰语系。
曾经,还有一种说法称:匈奴是伊朗人,或是白种人。但是,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虽然,在《汉书》中没有记载匈奴人的体形和外貌,但是,我们却不难从其它描写中猜测,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完全没有白种人那种深眼窝、高鼻梁、粗头发等外貌特点。
此外,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汉代将军霍去病的墓,墓旁就有一尊匈奴石像,呈现了一个背着弓箭躺倒在战马前的形象。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个匈奴人虽然有很多头发和胡须,但并非像一般白人那样拥有深邃的眼睛和高高的鼻梁。相反,雕像更是呈现出明显的黄种人特点,譬如:额头突出、额骨极高、眼睛较小等等。
结合上文的观点,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匈奴是黄种人而非白种人。
那么,匈奴到底是被谁所灭呢?
关于匈奴人,我们仅仅知道,他们是以草原为家的游牧民族。季节的更替和对水源的寻找,是他们不断迁徙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且,匈奴人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军队的作战能力极强,他们的首领被叫做“单于”。
西汉时期,匈奴人在伊稚斜单于的领导下,与汉朝作战了十余年。这期间,他们多次入侵云中和上古等地。而这样威胁大汉朝统治的行为,是汉武帝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决定彻底消灭匈奴以绝后患。为此,他向作战前线派去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骁勇善战的大将,也承受了极大损失,最终,才逐渐将匈奴赶走,使得匈奴被迫迁入荒无人烟的漠北之地。
公元前36年,匈奴又在西部作乱。为此,汉武帝派甘延寿、陈汤等大将率兵讨伐匈奴,这次一战功成,匈奴单于被杀。
从那时起,匈奴人可以说再不敢主动进攻中原了。
这里,我们再来说一下匈奴的分裂。
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死后,由于继承问题形成了“五单于争立”的斗争格局。
这五个单于分别是车犁单于、呼揭单于、屠耆单于、呼韩邪单于和乌籍单于,最终,以呼韩邪单于夺权告终。在他登基后,发现匈奴部落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坚持独立不归顺大汉,那么,更加棘手的局面将会到来。于是,他在公元前51年进入汉朝,与汉宣帝会面,表达了归顺汉朝的意愿。
传说中,匈奴人儿子娶母亲是怎么回事呢?
在匈奴中,儿子娶母亲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母亲”在此很少是亲生母亲,多数是所谓的“长辈”,如他们父亲的小妾等。这些所谓的“母亲”,甚至,可能比儿子的年龄还小。匈奴人认为,父亲去世后儿子应该赡养和保护父亲留下的女人,这是责任。但是,他们同样认为,履行责任也应该享受一些好处:“你可以陪我父亲睡觉,那为什么不跟我睡?”匈奴人的思想就是这样直接,匈奴文化本就如此。
此外,在匈奴传统信仰之一是多生孩子。如何才能有更多的孩子?给女人更多的机会!因为,匈奴所处的环境不好,孩子出生后能否活下来完全取决于运气,因此,匈奴为了延续种族女人尽量越多越好。
那么,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具体是如何展开的呢?
汉武帝刘彻发展了健全的军事制度,尤其注重骑兵力量的培养,选拔出了一批能力强劲的年轻将领。在政权方面,他实行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开始征收营业税,国家接管盐铁,为反击匈奴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经济保障。
卫青率部突袭匈奴人占领河南之后,汉武帝便在河南设县,迁入大量汉族居民,重新发展。但是,匈奴人自然不愿被赶出,之后多次入侵。后来,汉武帝又命卫青率军进入漠南,打败了右贤王。同时,汉武帝命其他将领率兵攻左贤王,与卫青呼应,最终大胜。
再之后,汉武帝令霍去病再次进攻河西匈奴。他接连攻下匈奴五国,杀敌无数,大胜而归。几个月后,武帝命令他再次攻河西,再次成功。
就这样,汉武帝多次在匈奴境内作战,最终,彻底打垮了南匈奴的主力军,从而消灭了汉朝的边疆动乱。
参考资料:
【《史记·匈奴列传》、《汉书·武帝纪第六》、《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