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腔 ▻▻▻

《导演请指教》播出后,作为影评人嘉宾之一的赛人,也出现在了颇多的自媒体文章或短视频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赛人从事电影媒体工作20多年,尤其最近十年都供职于电影频道,与太多的电影人打过交道,于公于私都极为熟稔,争辩、打趣、互怼,不过是是双方久已习惯的交往方式。

其实,赛人高密度地在节目上向电影人开炮,在最近两年真不算什么,当年他任策划的《零点锋云》才真的够看。

——枪稿主编 徐元


我见导演最多的一年

文/赛人

作者简介:5岁开始泡影院。中国5000年历史上,比他看片更多的人,不超过10个。而且,每一部看过的电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宛如昨日。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1)

1

真是记不清具体日子了,年份是2009年。

在一个极正常的午后,我接到了湖南卫视的外联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想做一档影评节目。我刚去的时候,是做策划。

头一次策划会,从下午5点左右,辗转多地,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快三点。他们真是精力充沛,没有好的脑力和体力,真是干不了电视这一行。

只是聊的时间越长,大家越是一头雾水。但总的方针不变。一是针对院线上映的国产新片,二是将影片的主创请来,三是当着他们的面,好好地说说这部影片的缺点。

要的就不是你侬我侬,一团和气。要的就是让台上的人坐立不安,让电视机的观众知道一部电影的不容易,不是病痛,不是天气,也不是突然暴发的事故,而是创作者本身的状况。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2)

在电视节目上怼导演怼明星,赛人老师是惯犯了,此为十年前的留影

但具体的操作环节和节目的流程,大家都没有商量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而我是非常激赏这个栏目的此番作为:批评总比鼓励要好。我们就是有了太多的鼓励,不是多了一些害群之马,而是多了一群害马。

那个马拉松式的策划会,外脑当时只有我一个。再后来,人就多了起来。较为固定的有张小北、关雅荻、严蓬和毕成功。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节目组还将拟请的嘉宾,请来照了定妆照。我印象真是有些模糊的,我记得的只有尹鸿和吴冠平。真上台的嘉宾还有郑洞天、郝建、李星文、王旭东、蒋方舟、麻绳、简宁等。

节目组是很喜欢郑洞天的,他既是优秀的导演,又是电影理论家和电影教育家。关键是他说话声音洪亮、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我最早给节目组的建议是,上来的嘉宾不仅肚里有货,口里还得有活。我列了一个很不恰当的高标准,像易中天这样是最好的。但因陋就简的事情总是避免不了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3)

郑洞天导演的《台湾往事》曾提名2003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

2

就这么摸着石头过河,栏目终于开播了——叫作《零点锋云 联盟影评》。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4)

节目名为《零点锋云 联盟影评》

自从做电视以来,我基本不看电视。这节目我也没怎么仔细看过,也忘了它当时的收视如何。

我只记得他们在航天桥的工作站,那里负责伙食的阿姨手艺不错。我本身就极爱湘菜,阿姨做的更家常,也可说更贴心。和栏目组的小伙伴也经常聚餐,当然是以工作餐为主了。

工作餐结束以后,聊的话题基本与电影无关,说别人的八卦,也聊自己的不是,圈内的圈外的都有。那里女生较多,叽叽喳喳的,也甚是热闹。她们有的还会主动说荤段子,未经事的女生见我听得来劲,也只得忍着羞意,最后也控制不住的放声大笑起来。

他们的主编,我觉得称总导演更合适些。不从湘水中来,乃一河南人。酒量不错,他喜欢一边喝白酒一边喝啤酒。我不敢像他这么喝。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行人去看田蒙导演的新作《倔强的萝卜》。看的过程,极费周折,片子的质量也着实对不住我们这般折腾。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5)

小说家慕容雪村,《零点锋云》主持人之一

看完后,我们就杀到北京最著名的夜市——簋街,在那儿豪饮起来。不大功夫,田蒙也过来了,他的意思是想跟我们多聊一下。等他坐下来,大家都没聊他的电影,也不聊任何电影,聊的什么全忘了。

只记得一个姑娘亮着嗓子喊道:老板,再来六瓶。话刚落地,人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有人提议要先她归巢,她睁开那只如深潭的眼睛,轻笑道:甭为我费心,我眯一会儿,再接着喝。她说到做到,在我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她也笑了,然后满上,依次敬去,好不雌风阵阵。

3

做策划,要提前看片,好的坏的,也就看了一大堆。《阿凡达》是在北京最好的3D影院看的,也就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天贼冷,去的时候,小伙伴们不急着到影院大厅取暖,而是在寒风中,盼着一场热闹来驱散冷意。原来是早早顶着冷风排队购票的观众,苦候数小时后,被告知票已售罄。这些被西北风喂饱的影迷,出离愤怒了,怪责影院为何不提前告知。

不过临了,还是没起什么大的冲突。我只觉得幸运,一个人先进了去。他人的不满让我意足,恰是这意足也让人有小小的不安。

还有一次是去看《花木兰》,片子的后期还没做好——就是做好了,也不过如此。同去看的有戴锦华老师,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她,身形高大,烟瘾也很大。片子看完,自然要聚餐,席间,大家只草草的聊了几句片子。戴锦华问我,影评人碰到这种电影,是不是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说是的。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6)

戴锦华,中国文化评论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所教授。(图片来源:活字文化)

她也谈及了她最近的研究计划,是关于吸血鬼电影的。那一看,正是《暮光之城》风靡世界之时,我对这类电影看的不算多,也就没有插言。

不多久,《花木兰》的主创到了录制现场,我不在。据说陈坤当时很生气,他生气的源头大致是一部片子还没上映,就在公众媒体遭到这么多的质疑,是不公平的。他应该是上节目之前功课做的不足,这就是一个以质疑为主的栏目。另则,节目播出时,影片已不在热映期。

4

关于我自己上台的事情,我是拒绝了栏目组多次。主要是我的口音很重,怕影响他人的耳力,但节目组认为无妨。一副你敢死,我就敢埋的劲头,人家如此这般,我也豁将出去。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7)

除了《导演请指教》,毒舌赛人还会出现在2021年的另一档导演综艺《开拍吧电影》之中

稍扯远些,这不是我第一次上电视,最早是央视的一档少儿节目,竟让我教孩子们怎么写作文。现在想想,实在很扯。我只能揣度,是那位电视编导对我的印象太好了,想想,这真是大大的错爱。

到这节目来的嘉宾,势必要做好任人指摘的心理准备。无论如何,他们自有他们的修养。记得录完《白银帝国》后,导演姚树华主动要了我的电话,这时我才夸这部影片的摄影美工录音都不错。姚树华很诚恳地说,那是团队的功劳,不是她的。

有时录制现场,还会出现相爱相杀的一幕。《气喘吁吁》的制片人戢二卫就毫不客气批评导演郑重的自我意识太重,而不顾及其他。其实这片子最大的毛病是除了形态和概念之外,剩下的东西太少了,白白辜负了葛优这样的好演员。我当时就说了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北京,我很少见到搞艺术的,更多的是,是被艺术搞的。郑重还接话,他是哪一类。我懒得犹豫,直接说,你属于后一种。

郑重听后,脸上挂着无奈的笑。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8)

《气喘吁吁》导演郑重参与录制《零点锋云》20090921期《直面<气喘吁吁>五大败笔》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听到姚树华和郑重拍电影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他们的人,其实给我印象很好。再想想,新世纪以来,有多少人的第一部电影成了他们最后一部电影?

我不是说姚和郑,我的所指是那些从影坛匿迹的大多数,他们从事这一行时,到底是想些什么呢?是想给电影添枝加叶,还是想电影给他们自己带来另一些可见或不可见的事物。天知道。

5

在录制现场,我说的最不留情面的话,送给了柳云龙的第一部电影《东风雨》,他后来也没有拍过电影。

我的说辞是:这电影除了编剧不太好、导演不太好、表演不太好,其它方面都还不错。我记得我说完这话,主持人何炅的眼睛顿时睁大了几分。柳云龙作为电视剧导演,还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我最喜欢的谍战剧里,一定有他的《暗算》和《风筝》,都是非常勇敢的电视剧。

最难忘的一次录制,是《狼灾记》。因为导演田壮壮很少上电视,总导演也是田壮壮的影迷,所以很重视这一次录制。不仅要谈《狼灾记》,还要扩散至田壮壮的艺术人生。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9)

田壮壮参与录制《零点锋云》20091015期《<狼灾记>是否商业转型作》

我是推了几次,我不愿把我对《狼灾记》的困惑甚至是不满,向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抖将出来。现场,田壮壮有些疲态,但说起话来还是很悦耳,平易又有着不事张扬的风骨。我不知道我当时胡说八道了些什么,只记得,录完后,田壮壮的助理把我叫到他的休息间,又聊了几句。他没有怪责我的放肆,反而对我这么熟悉他的电影,表达了极为真诚的谢意。这让我更不好意思了。

很多年以后,我在电影方面最信任的两个朋友杜庆春和开寅,让我重新认识到《狼灾记》之于中国电影那种罕见而辽阔的美——虽然到今天,我还是不能完全能接受他们的说法,但最初的观影印象确实松动了许多。

其实也夸过一些电影,如《秋喜》。导演孙周我老早就认识了,见面后,他见我这么喜欢这部电影,他也很高兴。我们是在场外闲聊,不多久,他帅气的弟弟孙淳来了,问我演得怎么样,我说很好呀。孙淳比他的哥哥要显得孩子气一些,他在银幕上那么持重,银幕下倒是很活泼,一蹦一蹦的。他听了我这话,还是不自信。可事实上,孙淳凭借《秋喜》的表演获得了金鸡奖影帝。补充一句,我没有出现在《秋喜》的这期节目上。

怎么说呢,这个节目的总体指向,还是让许多制片组望而却步了。节目组就来了一个缺席问讯,第一次这么做的,好像是《风声》,这片当年的口碑很好。但真细究起来,毛病也不少。这次录制我未参予,请的嘉宾有洪晃。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10)

洪晃参与录制《零点锋云》20091022期《<风声>不是杀人游戏?》

参加的有《剑雨》,这是一部在今天看来,极为现代化的武侠片,涉及到了整容、相亲和快递。也是主创缺席的一次录制,我也忘了我当时说了些什么。

我在这档节目里跑来跑去,喝来喝去、唱来唱去的日子大概只有一年左右。这节目又维持了几年,形态好像有所变化,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

没坚持下去的原因很多,我更愿意相信,真正喜欢电影的人其实没有想像中那么多。

能把导演急毁了的演员(现在可比不上从前)(11)

编辑/徐元

排版/刻苦驴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