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技术使科学、工业、学术等各领域产生了很多合成词。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体工程学”。简单地说,人体工程学就是人体与应用间的关系。包括动作、力学结构和物体的设计,像是工具器械等。

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鼓手身体和鼓间的力学搭配。我曾经和一些医学专家探讨过这个问题。我曾听过来自全世界的鼓手抱怨相同的身体问题。在结合我自身的问题后,我觉得鼓手非常有必要关注一下人体工程学,也就是身体和鼓摆放的配合。

鼓应该是所有乐器中对演奏者来说最具个人特点的一个了。键盘手可以弹任何种类的键盘。同样的,吉他手可拿起任何一把六弦吉他来弹一个和弦。但是鼓的摆放必须和鼓手相匹配。

如果鼓的摆放与鼓手不是完美的搭配的话,会十分影响鼓手的发挥,减少舒适度,甚至受伤。所以让我们花时间研究一下鼓手身体与鼓之间的关系,看看有没有你现在没注意到的问题。

生理学与坐位高度

人体工程学与坐位高度密切相关。当然,由于鼓手与鼓手间的不同,正确的坐位高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多年来鼓手们一直在争论是否座椅高低会影响力量发挥。速度和控制也与这个话题相关。在你决定最适合你的座椅高度时,确实有很多物理因素需要考虑。即使你是位老鼓手,你也应该想想这些。

【图1】

一些鼓手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把他的底鼓正对前方,但是脚却自然的斜着踩踏板,而不是脚踝弯曲让整个脚踩到踏板上。虽然这个动作减少了身体的不适,但这会对踏板的铰链和杠杆等造成损害,踏板没有承受斜踩的功能。(图2)

小石鼓怎么摆放(如何科学舒适高效的摆放你的鼓)(1)

【图2】

下面花点时间做另一个练习:坐在高度合适,直靠背的椅子上,鼓凳上也可以。闭上眼睛,完全放松,想想面有有一个军鼓,把腿抬起一点,让脚离开地面几厘米。现在,在保持着完全放松的同时,让脚做自然落体动作。你会发现此时你的脚趾与底面成大概45度角。

我认为,为了使力量、速度、耐力达到最高,使膝盖、小腿肌、脚踝受伤的概率降到最低,底鼓摆放的角度应遵照脚的角度来摆放,而不是正对前方。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让连正对前方的话,踏板应该以身体为基准向外成斜角摆放,向左斜或向右斜取决于你用哪只脚。底鼓也根据踏板的角度来对应摆放。详情见(图3)。

小石鼓怎么摆放(如何科学舒适高效的摆放你的鼓)(2)

【图3】

显然,如果你的悬挂嗵是安装在底鼓上的话,为了适应底鼓位置你也需要移动嗵鼓。但这不是个问题,现在有很多鼓类硬件帮助你把嗵鼓摆在任何你想摆的位置。比如,加入你又两个嗵鼓,你可以把它们放在一个双嗵鼓地架上,直接放在军鼓前方。或者你可以把一个放在底鼓上,另一个放在军鼓架上,或者上移过镲片架。再或者挥霍一点,保持那两个嗵鼓的位置不变,在你面前再加一个嗵鼓。有太多种是你舒适的嗵鼓和底鼓摆放方式了。

如果你还是想让底鼓正对前方(出于视觉原因),你应把身体稍微转向其中一边来使脚能以正确的方向踩踏板。踩镲也需根据另一只脚的位置来摆放。

重力与镲片

简单又不可否认的事实:你不可能抗赢重力,至少不能长时间抵抗。地球比你强大得多,因此它可以比你运用更多更多的力。最老的物理原则就是上升的必然下降,为了违背这个现象一定需要很多的能量来完成。这个原则很自然的就应用在镲片上。

你把镲片摆得越高、离你越远,你就需要花更多的力去够到镲片来打击。相反的,镲片越低、离你越近,你打击时需要的力就越小。

这个原则对节奏镲和踩镲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镲片不是与肩膀等高或更高的话就很难保持快速节奏镲打击。你应尽量使节奏镲和踩镲保持在不会使你手臂张力过大的高度。在多数情况下,肘部大概成90度时可使手臂工作效率最高。但我发现在打鼓时基本做不到90度,但你越接近90度,你手臂的忍耐度会越高。这会帮你在长时间演奏中保持稳固的时间感和律动。顺便说,90度应用在军鼓和节奏镲的摆放高度中。

除了高度,镲片的角度也很重要。理想化一点的话,在打镲片时你的鼓棒应该在接近镲片平行平面上。这就意味着如果镲片是绝对水平的,你的鼓棒就应该在镲片上方与其水平平行。如果镲片是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你也应该使鼓棒的角度与镲片的角度相同。

比起节奏镲和踩镲,吊镲相对不常用些,打击吊镲时通常需要更多的力量。所以把吊镲摆在一个舒适的距离非常重要。吊镲也需要按照上述摆放,这样你的手腕就不用弯成不自然的角度去让鼓棒侧面与镲片边缘接触。通常摆成锐角就可以了,除非你想最小化鼓棒的打击声,比如在一些非常轻柔的爵士乐中,因为用鼓棒头部擦过镲片基本打不了什么别的音乐。

雪花球概念

记住上文的概念后,有一种更简单的摆放鼓和镲片的方法。我把它叫做雪花球概念。

在空地坐在鼓凳上,手臂平伸,上下摆动直到你看到一个想象中的圆弧。接下来,在鼓凳上转一圈,重复以上动作。

现在你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想象中的围绕着你的球形,像是你坐在一个巨大的雪花球中一样。我认为鼓的摆放应该像是摆在一个球形的表面上一样。这样的话你永远都不用倾斜或伸手去够任何东西。

至于吊镲的摆放,你需要同时考虑音乐因素和身体因素。先从身体因素开始。在棒球、网球、高尔夫等运动中,有个术语叫做最佳击球位置(sweet spot)。这就是每个运动员力量最大的球拍击球点。在到达最佳击球点前击球的话,力量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过了最佳击球点之后击球的话力量已经开始消减。

每个鼓手的鼓棒上也有个最佳打击点。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这个点,拿着鼓棒对着空气打“空气鼓”,你可以很准确的找到你力量最大的位置。理想化的说,就是你挥着鼓棒想打击鼓皮时的那一个点,此时力量是最大的。(图4)

小石鼓怎么摆放(如何科学舒适高效的摆放你的鼓)(3)

【图4】

现在结合重要的音乐因素,也就是当90度打击鼓皮时,此时鼓皮产生的音效是最好的。也就是直接向下打击鼓皮,而不是斜击。(图5)

小石鼓怎么摆放(如何科学舒适高效的摆放你的鼓)(4)

【图5】

为了达到这个打击角度,鼓棒应尽量与鼓皮接近平行,这个角度可使鼓棒头部下方与鼓皮平行,从而垂直打击。就像打节奏镲一样,如果鼓是平的,鼓棒应在上方与其平行。如果鼓是倾斜的,鼓棒也应成相同角度与其平行。(图6)

小石鼓怎么摆放(如何科学舒适高效的摆放你的鼓)(5)

【图6】

所以,把这些结合到一起,就可以决定悬挂嗵的位置了:坐在军鼓和底鼓后,正常拿着你的鼓棒,举起你的手臂自然的向前倾。记住当你达到最佳打击点时的高度和角度,就是鼓棒头可垂直打击嗵鼓的点。这就是你应该摆放悬挂嗵的高度和角度。

至于摆放吊镲,还是拿着鼓棒举高手臂,像鼓两边伸展。找到吊镲最合适的高度和角度(垂直打击),其他部件的摆放也是一样。

雪花球概念对摆放大型套鼓十分有用,因为部件很多,为了把他们都摆在你周围你很可能就把它放在了不合适的地方。这个概念对小型套鼓也适用。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让你演奏时舒适高效,所以与套鼓大小没什么关系。

总结

以上我说的几点不是为了告诉你你必须这样摆放,也不是非让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来听从我的理论。实际上在鼓的摆放上没什么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

思考下一些优秀的鼓手的摆放,像是Billy Cobham,Simon Phillips,Carter Beauford,他们有的用开放式手型来打鼓为了避免交叉手去打镲片,有的把节奏镲也放在左边。Mike Mangini按照镜像摆放嗵鼓,对他来说这样身体舒适,打出来的音乐也很棒。BillBruford把嗵鼓平均的放在他的左侧和右侧,踩镲则在整套鼓中央正对着他。

虽然这些独特的摆放方式确实符合一些人体工程学,但我还是建议你在熟悉了传统摆放方式、对你的套鼓非常熟悉之后再去探索那些个性的摆放方式。

我希望你在看完上文的各种建议后会真正思考下你的身体和鼓之间的关系。对人体工程学和打鼓间的关系有很好的认知会使你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