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六月,刘裕自立称帝,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为巩固政权,下令毒杀晋恭帝。由于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对刘裕政权产生了不满,再加上自身的遭遇,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他非常渴望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于是写下了《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一、家境没落,年少而家贫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流派,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关于陶渊明的出生年月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公元352年,还有一个说法是出生于公元365年,两者 说法相距13年。
陶渊明的祖父曾做过太守,起初,他们家还算富裕,到陶渊明八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家境开始没落。这时他家中亲人余,母亲,庶母,庶妹,四人相依为命,四年后他的庶母也去世了。家境越来越贫困,他的诗作《有会而作》就写到:“弱年逢家乏”。
陶渊明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有抱负和雄志,又爱丘山,喜闲静,这几个词恰好概括了陶渊明之后的人生经历。
二、三仕三止,他在仕与耕间徘徊十余年
公元398年(隆安二年),陶渊明正式加入桓玄麾下,在此之前的几年间他还从事过一些基础的官吏工作。隆安四年初,陶渊明奉使入都,五月份从京都还家,路过规林时遇到大风天气,于是写了一首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借此来表达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旧居的怀念。
一年后,陶渊明的母亲去世,他回浔阳居丧,期间过上了田园生活。
公元404年,三年丁忧期满,陶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着田园生活: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公元405年(义熙元年)三月,陶渊明担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一职,出使途中经过钱溪,写下《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这时可以看出陶渊明已厌倦了官宦生活。
同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十一月,他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且他这时正遭遇官场上的不公事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陶渊明作下《归去来兮辞》,下定决心辞去官职。此后,陶渊明正式开始了他的田园归隐生活,直到生命结束。
三,首创田园诗流派,他是第一田园诗人
归隐后的陶渊明,过着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很多时候他都要亲自下地耕作。闲慢的生活方式,田园耕作间,往往令他诗意大发,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等。
喝酒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重要环节,他常常独酌与友人一同饮酒。在将醉未醉间,写下许多饮酒诗,他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回归田园后,陶渊明的生活状况时常困顿,这一点在他的诗文可以了解到。虽然贫穷,但他却是快乐的。
因为有实际的劳动经验,所以陶渊明的诗中还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最后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流派,他在田园山水间找到了归属,这种情感也寄托在了他的诗歌作品中。品读陶渊明的田园诗,让人即使处于喧嚣的环境也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安宁。
陶渊明虽然在政治没什么作为,但是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他的文学著作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