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以春和月为题材的不在少数。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如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总之,对于绝大多数诗人来说,咏春离不开桃红柳绿,望月离不开澄澈清明。
不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却是咏春不写桃红柳绿,望月不写澄澈清明。反而是借助于夜幕将最具有春意的景物遮掩了起来,以及夜幕中的月色也只有半片。但《月夜》给人的感受,是新颖独到和清新和谐的,更是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因此这首短短四句,共二十八字的小诗,可谓美到了心坎里。另外,这首诗中诗人对季节、时间、空间的敏锐感受,也是一大特色。其中“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与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的前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即夜深人静的时候,北斗南斗的星辰逐渐横斜,一半的月光照耀着地上的人家。“更深”和“北斗阑干”,其实在意思上互相照应,且共同营造出了春夜的静谧意境。我们说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便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深人静了。
除此之外,北斗和南斗的倾斜变化,也说明了月轮从东照到西斜的转变。而此时月色下的人家农舍,自然会出现一种一边有光,一边黑暗的情景。从艺术角度来看,诗人如此着色,便能够让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其主体农舍也就更为突出。并且此景也是春夜的独特景色,因此还可以说是暗中关合了春意。
诗的后两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即今天夜里我才感觉到春天的暖意,清脆的虫鸣声第一次透过了绿色的窗纱。其实我们都知道,春天的来临向来是悄无声息的。倘若没有一颗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的心,以及对春天的一种喜爱之情,势必是难以发现的。
所以这两句诗便体现了刘方平热衷于观察大自然的情怀,以及洋溢着刘方平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因为诗人选择的春天景象,是能够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虫鸣声。并且其声音还能透过诗人所居住农舍的绿窗纱,这就和白昼中能够看到的大片桃花柳绿一样,都是春意盎然的体现。
而其新颖独特之处,便在于桃红柳绿是入目就可及的,而在恬谧的春夜,万物都在悄无声息的生长,非得全身心地去观察大自然才能有此感受。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总的来说,《月夜》自然流畅,生趣横溢,短短4句,美到了心坎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