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印度文明世界主流历史学界的观点认为,古印度文明崛起于公元前3200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公元前1750年开始衰落古印度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所有插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所有插图(重塑科学史---人脑)

计算机科学导论中的所有插图

3、古印度文明

世界主流历史学界的观点认为,古印度文明崛起于公元前3200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公元前1750年开始衰落。古印度文明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英国人在18世纪后期开始统治印度,古印度的历史也是在18世纪后期由西方人开始编写的。出于殖民统治的政治需要,英国比较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等人编写了古印度的历史。

表28

古印度文明的科学技术成果表

序号

科学技术成果

内容

1

文字

从文字来看,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古印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在语言学上它属于印欧语系。

2

书写介质

古印度使用树叶作为书写材料,这种树叶类似于棕搁树叶,呈扇状均匀分布。现在基本没有留存至今的原稿。

3

文学

古印度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

4

哲学

古印度创立了“因明学”,也就是逻辑学。古印度还有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

5

青铜技术

古印度人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可以用青铜制造成各种工具和器具。

6

数学

古印度最杰出的数学贡献是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古印度的数学文献中的内容包括圆周率的计算、基础几何学、基础代数学、平方和和立方和的计算、一次和二次方程的解法、乘方开方方法、两个无理数相加的方法、正矢函数、用“二次插值法”编制的函数表、利率计算、排列组合、正负数法则、线性方程组、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等。

7

天文学

早在吠陀时代,古印度人就知道金、木、水、火、土五星,将五星与日月并称为七曜,把月亮所经过的星座划分为28宿,称之为“月宫”,但他们认为,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古印度出现了著名的天文历法著作《太阳悉檀多》。对于季节的划分,除我们熟悉的春夏秋冬四季外,还有热时、雨时、寒时的三分法,以及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的六分法。

8

地理学

古印度地理学文献记载了陆地、山脉、河川、海洋、大气、风雨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古印度地理学著作中有天和地为两个相对的半球的说法,他们认为地自由悬于空中,并有地球由七大洲和七大洋组成的说法。

9

医学

古印度的医学著作《阿闼婆吠陀》记载了77种病症,书中提到的药物有500种。医学著作《舍罗迦本集》探讨了诊断、疾病预后和疾病分类问题,并把营养、睡眠与节食视为维护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医学著作《妙闻本集》的内容包括医学各个学科的内容,书中记载和论述的病症达1120种,外科器具120种,药物760种。即使到了今天,这些书仍有实用价值。

10

建筑

孔雀王朝时期修建的阿育王石柱是古印度建筑的重要代表。这些石柱最高的达15米,最重的达50吨。这些石柱的造型包括奔马、瘤牛、大象和狮子等,最著名的是萨尔纳兹大石柱,其柱头是四个背对背蹲踞着的狮子,栩栩如生,雄劲有力,象征着帝王的权威。

古印度人是黄种人,从出土文物看,他们的长相、文字、历法和医学都与中华文明十分相近,古印度文明可能是散落在印度地区的中国西藏人建立的中华文明的分支文明。

古印度文明的书写介质是树叶纸,它比中国的造纸术至少低一个等级。树叶纸在性能上远远不能与中国公元前500年左右发明的纸相比。树叶没有经过化学处理,没有改变它的纤维形状,书写的时候,墨汁只停留在树叶纸的表面,不会渗入到树叶纸的内部,在这样的纸上写出来的字,字迹很容易挥发、风干,经过不长的时间,字迹就会模糊甚至消失。树叶纸的平滑度也不够,不易书写。树叶纸搬运拿放都不方便,很容易折断损坏。因为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树叶纸很容易腐烂变质,保存期限很短。

使用树叶纸作为书写介质的古印度文明总体而言不会高于中国造纸术发明前(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即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水平。

古印度文明出土的树叶纸文献数量很少,说明古印度文明不可能是高度发达的文明。

古印度的文学巨著《摩诃婆罗多》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历时800年。树叶纸没有经过化学处理,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一定会腐烂变质。《摩诃婆罗多》的汉语全译本约有500多万字,用树叶纸不可能写出字数如此多的著作。

印度地区的铜矿石、铁矿石、稀有矿石和煤炭资源很少,印度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和铁器数量也很少,说明古印度文明的青铜器和铁器技术并不发达。

欧洲人一直从中国进品陶瓷,到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都没有掌握陶瓷技术。欧洲到印度的距离比欧洲到中国的距离近得多,这说明古印度文明没有陶瓷技术,否则西方人不会舍近求远地向中国进口陶瓷。古印度文明没有陶瓷技术,则更不可能掌握青铜器和铁器技术。

古印度文明的数学和天文历法学的水平是很低的,可能只掌握简单的算术知识和粗糙的天文历法知识,成熟而系统的数学和天文历法学都是在中国的造纸术发明之后产生的。

如果古印度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它是不可能被周边落后和弱小的文明消灭的。在古印度文明消失后,这一地区后来也没有进化出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一地区没有出现过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的科技发明,说明这一地区只是输入性文明,不是原创性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