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对你而言是什么事情让你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为一个青少年了?这件事也许与性成熟有关,比如女孩的初潮或者男孩的第一次梦遗;也许与文化有关,比如割礼或者毕业舞会。无论什么样的成人礼,它都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青春期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即在复杂的世界中明确自我的身份和思考自我的发展。青少年从这一时期开始关注自身,并努力弄清楚“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本章我们将从生理变化,认知变化和社会情绪变化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青春期的发展任务。

心理学上的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笔记-毕生发展)(1)


1 生理变化

青春期最首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进入发育期,也称为性成熟。这个时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他们以苛刻的标准审视着自己的外表并认为他人也是用这样的标准l来看待自己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青少年对自己体像的关注。受发育期的影响,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外形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一般来说早熟的男孩具有更积极的体像而早熟的女孩则相反,她们对自己的体像持更消极的态度。女孩更容易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感到不满。尽管大多数青春期女性的体重都处在正常范围,但是一半以上的女孩会觉得自己需要减肥。无论男女,青少年在这一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都是通过对自己外形形成客观真实的知觉来接受自己的体像。

另外性取向的发展也同样始于青春期。大多数异性恋的青少年都会探索并很快接受自己的性取向。而处于社会习俗与压力下的同性恋青少年则直到二十多岁甚至更晚才能实现对自己性身份的自我接纳。

心理学上的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笔记-毕生发展)(2)


2. 认知变化

2.1 大脑的发育 理性VS感性

不同于早期的认知,大脑进入青春期后并没有完成发育任务。大脑尤其是额叶的发育会贯穿整个青春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早期。进入青春期后,个体的杏仁核已经完全发育,而额叶,特别是眶额皮层还在持续的发育之中。这种发育的不平衡导致青少年比成人(杏仁核和额叶均发育完全)或儿童(杏仁核和额叶均未发育完全)更加的情绪化。青少年的额叶层无法有效的加工杏仁核传递的神经冲动,同时青春期雌性激素睾酮水平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加剧青少年追求感官刺激和冒险行为的倾向。因此少年总是热血的,冲动的,义无反顾的。

这种不平衡的发育模式会促使青少年从家庭系统中独立出来,大胆的去尝试新事物探索新环境。同时高水平的情绪反应也有利于他们迅速的感知危险,促进个体的生存和成功。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非常有利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2.2 突触修剪

在之前的章节我们提到,个体在青春期开始的时候会经历一次突触修剪。在修剪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脑区功能开始退化,个体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开始下降。相对的功能更强大的脑区得以提高发育水平。个体之间的差异开始显现。

在突触修剪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在早期形成的行为模式会得到显著加强。所以改变不良的习惯或是行为,这将是最后一次机会。无论是已经形成的稳定特质或者运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干预得以改变。另外如果修剪过程产生差错,修剪掉了重要的神经联结,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心理学上的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笔记-毕生发展)(3)

2.3 形式运算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青春期迎来了最后一个认知发展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个体开始学会自我反省和处理假设的问题。同时抽象思维复杂思维的能力也开始形成。不过最新的研究证明形式运算思维取决于教育和经验,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具备这些能力。

2.4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又称为判断对错的能力的发展。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科尔伯格提出个体会在不同阶段依据不同的道德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个体的道德判断标准会经历以下六个发展阶段:

A.只考虑奖励和惩罚

B.个体能够意识到其他人的观点,即通过满足另一个人的利益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表现为如果你帮我,我也会帮你

C.追求社会认可,决策基于人际关系而不是原则

D.维持社会秩序

E.强调规则与制度是灵活的,法理不外乎人情

F.个人决策基于良心原则

科尔伯格理论的批判者则认为个体的道德推理和实际行为间并不存在紧密联系,大部分的道德推理只是个体进行直觉决策后的结果。因此道德推理可能只是对情绪决策的理性辩护。

心理学上的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笔记-毕生发展)(4)


3. 青春期的社会情绪压力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社交范围开始扩大。他们逐渐脱离父母,开始和自己的同龄人建立起社交关系。在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定义自己的社会身份。随着社交圈的扩大,青少年需要面对不同群体扮演不同角色,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同一性产生混乱。对每一个青少年来说,这都是充满压力的一次挑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同一性的危机,他们会发展出一个一致的自我,他们的自我概念将会拥有一个稳定的核心支撑。

心理学上的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笔记-毕生发展)(5)


参考书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图片来源:tpg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