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一起学习更多养殖知识!

哺乳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中国黄牛传统上多以役用为主,乳、肉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黄牛逐渐朝肉、乳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母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最全母牛产后管理技术)(1)

1.舍饲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10天内,尚处于身体恢复阶段,要限制精饲料及根茎类饲料的喂量。此期若饲料过于丰富,特别是精饲料给量过多,由于母牛食欲不好、消化失调,易加重乳房水肿或发炎,有时因钙、磷代谢失调而发生乳热症等,这种情况在高产母牛身上极易出现。因此,对于产犊后体况过肥或过瘦的母牛必须进行适度饲养。对体弱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4天后可喂给适量的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并根据乳房及消化系统的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给料量。但每天增加精料量不得超过1千克,当乳房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可增至正常。若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的第一天就可饲喂多汁料和精料,到6~7天即可增至正常喂量。

母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最全母牛产后管理技术)(2)

头胎母牛产后饲养不当易出现酮病——血糖降低、血和尿中酮体增加。表现食欲不佳、产奶量下降和出现神经症状。其原因是饲料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喂量不足,蛋白质给量过高所致,实践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饲养肉用哺乳母牛时,应正确安排饲喂次数。研究表明:两次饲喂日粮,其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比3次和4次饲喂低3.4%,但却减少了劳动消耗。一般以日喂3次为宜。

母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最全母牛产后管理技术)(3)

2.哺乳母牛的放牧管理

夏季应以放牧管理为主。放牧期间的充足运动和阳光浴及牧草中所含的丰富营养,可促进牛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繁殖功能,提高泌乳量,增强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研究表明: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经过放牧,牛体内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增加,机体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等贮备较多,因而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母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最全母牛产后管理技术)(4)

放牧饲养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放牧场设备的准备。在放牧季节到来之前,要检修房舍、棚圈及篱笆;确定水源和饮水后临时休息点;整修道路。

(2)牛群的准备。包括修蹄、去角、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检查牛号、母牛的称重及组群等。

(3)从舍饲到放牧的过渡。母牛从舍饲到放牧管理要逐步进行,一般需7~8天的过渡期。当母牛被赶到草地放牧前,要用粗饲料、半干贮及青贮饲料预饲,日粮中要有足量的纤维素以维持正常的瘤胃消化。若冬季日粮中多汁饲料很少,过渡期应10~14天。时间上由开始时的每天放牧2~3小时,逐渐过渡到末尾的每天12小时。

在过渡期,为了预防青草抽搐症,春季当牛群由舍饲转为放牧时,开始一周不宜吃得过多,放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至少补充2千克干草;并应注意不宜在牧场施用过多的钾肥和氨肥,而应在易发本病的地方增施硫酸镁。

由于牧草中含钾多钠少,因此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以维持牛体内的钠钾平衡。补盐方法:可配合在母牛的精料中喂给,也可在母牛饮水的地方设置盐槽,供其自由舔食。

责任编辑:李运飞,责任校对:刘傲楚,二审负责人:张付旭

母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最全母牛产后管理技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