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菩萨中,唯有一位菩萨在中土留下真身,他就是九华山地藏菩萨。

释地藏,姓金,名乔觉,又叫金地藏,唐朝时新罗国王的近支族裔。他相貌严厉但却心地仁慈,天生聪明,身高七尺,头顶额骨高耸,极有才华,而且力气很大,只身可敌十人。无论外貌还是才能,他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

据说他出生时,一个神秘高僧来到他家,叫他父亲点香到处插上,最后问他插了多少柱香,数了数是九十九柱,高僧说声好,九十九年。

他曾经考察各种修行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世上所有修行的法门,无论儒家六经还是道家三清,只有佛法与和我内心契合相应。于是他誓志学佛修道。

当时的大唐是天下文化的中心,无论儒释道还是军事政治和经济,都远非他国可比。许多外国官员学者商人无不向往大唐,如同留学欧美镀金,总要到大唐游历学习一番,才算得上是一个有见识的人。

金乔觉年少时曾经两次梦到一座高山,醒来念念不忘,后来进入本国的金刚山,遇一老僧授予《金刚经》,并赐名地藏。但此山与他梦中的山不同,就想到大唐寻找。在此期间他收养了一个孤儿,为他取名“怜生”,带在身边修行。

在24岁那一年,他搭乘商船,带着怜生和他的神犬谛听漂洋过海而来,正是唐朝开元七年(719年)。

专研地藏菩萨的高僧(发下广大宏愿生生世世帮助所有人的高僧)(1)

在江南登岸后,先在池阳游历修道,后来看到九华山风景优美,好像九人并肩站立,与他梦境相合,非常高兴地登临山上,就在这里隐居下来。

九华山当时应当没那么出名,尚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此时还名叫九子山,一个形象但俗气的名字。

它后来名满天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已经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还有诗仙李白游历此山留下的一首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九华者,九朵莲花的意思。地藏菩萨驻锡于此,大诗人李白赞扬这里,正是英雄所见略同。

他登上九华山后,就找到一个山谷。这里面向山南,地势平坦,土质黑色肥沃,泉水甘甜软绵,就带着怜生和谛听住下来。栖居岩涧之间,有时在东崖巨石上参禅打坐,有时在岩洞中修行闭关。

山中无人,生活条件常艰苦,仅以小米掺着观音土煮来充饥,穿着粗布葛衣,却从不影响他的向道之心。

有一次地藏在静坐中被毒虫咬伤,过了一会来了一个美貌妇女向他赔礼道歉:“我的孩子无知伤害了你,请不要介意,这是给你疗伤的药。我愿意奉献一眼泉水作为对菩萨的报答。”

说完这个妇女就凭空消失,他看了看身边,地上便有泉水涌出。天宝年间李白来到这里,此后这里才被命名为九华山。妇女原来是九华山的山神。九华山奇峰耸峙,终日云雾弥漫,九座山峰很少露出峥嵘面目,是一个修行的绝佳所在。

地藏平生佛法精深,平生诵持四大部经,即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但他得道后并不一直住在山上,他曾下山到南陵,为当地信士说法抄经,后又归山隐居。

专研地藏菩萨的高僧(发下广大宏愿生生世世帮助所有人的高僧)(2)

起先在九华山上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唐朝至德年间,当地有一个人名叫诸葛节,秋天带着山民登高游玩,到了极高极深处,才发现这深山穷谷之中居然还有一个人在此修道,又看到生活条件如此艰难,地上仅有一只断了足的饭鼎,里面只有一点小米和观音土,非常惊讶,也极为感动,说:“和尚你怎么能这样清苦呢?这是我们山下居士的过错,没有人来供养你啊。”

于是诸葛节等人下山后,号召大众在山上建立禅寺,没多久建成了一座大寺院。建中初年,张严在本州任职,景仰地藏菩萨的风范,将原来的寺额换去,上奏朝廷题名为寺。

当时九华山属于一个富人闵公的地产,他大发善心要布施土地与地藏修行,就问地藏需要多少地方。地藏就说,我只需一领袈裟之地即可。闵公非常大方地说好,不想地藏将袈裟扔上天空,袈裟越飞越大,覆盖了整个九华山。从此九华山就成为了地藏菩萨道场。

自此地藏名声四处传扬,新罗国人得知后,许多人渡海而来礼敬朝拜他。因来人太多,没有更多米粮可资食用,地藏就掘起石头,挖出地下的一种泥土,颜色青白有如面粉,拿来供大众吃。大家都是为了获得佛法利益而养心性,不是为了食物来养性命。南方人就称他们为枯槁众,形如枯木,心如止水,德行高尚,四方无不景仰。

贞元十九年夏天,地藏忽然对众人告别,大家还以为他要去远方。当天九华山发出很大声响,石头滚落山谷,寺钟坠落地上,地藏就此入灭。时年九十九岁,与神秘僧人所说契合。

僧众把他的遗体放在石函中,三年后开视,他的相貌仍如生时,摇动全身骨节如作金锁之响。大家就建立了一座塔在南台上,就是他平时宴坐之处。时人费冠卿为之作序,大中年间僧人应物纪录了他的德行。

专研地藏菩萨的高僧(发下广大宏愿生生世世帮助所有人的高僧)(3)

地藏菩萨极为同情此土众生,悲悯之心高过云天,眷顾之恩深入九泉。自古以来人们有无数关于他救苦拔难的感应,尤其对坠入苦海的人,哪怕只听过他的名号,合掌恭敬作礼赞叹,他就会赶去帮助,更不用说塑像、诵名号、志心瞻礼这些精勤修行了。因为他曾经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正因为如此,如来把末世众生全部托付给他,让他帮助人类和其他生命离苦得乐。明确要求,阎浮提众生只要有一丁点极微小的善行,就会得到他的保护。

因此世尊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曾说无限感慨地说: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专研地藏菩萨的高僧(发下广大宏愿生生世世帮助所有人的高僧)(4)

参考文献:《宋高僧传》《九华山化成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