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阅读(0)

上一篇 | 下一篇:欺诈

开通黄钻

父亲回家后愣了(父亲回家12.16)(1)

今天早晨6点多钟,父亲和侄子乘发往渭南的班车“终于”回家了。早在两天前,父亲以侄子顽皮、近期天旱也不知自己种的秋庄稼长势如何为由,第二天就要回老家。我和妻子劝说:近来全省普遍高温无雨,连早晚温差大、较凉爽的我们这里,白天人热的都受不了,老家关中一天24小时的恒温应该在40摄氏度左右,天气就更热了,因此相比较我们这里应该凉爽些,还是在我们这里多呆几天再回去,再说天不下雨,庄稼旱死你回去也都于事无补;另外侄子也哭着不愿回家。在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特别是侄子软缠硬磨下,父亲终于答应再呆两天。

父亲和侄子是上周星期六和我一同从老家上来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望半年未见我们的孩子。当然两个小家伙初见可用“相见甚欢”四字形容,儿子更是寸步不离他这个乳臭未干的哥哥,哥哥更是干什么“坏事”都拉上弟弟,当然不大功夫我们的客厅已被他们折腾的像被贼偷了一样,满地狼藉。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天他们就“反目成仇”,争吃食、争玩具……总之什么都要一模一样。特别是我那两岁多“手长”的儿子动不动就掐哥哥,甚至在侄子不招惹他的情况下他还“主动进攻”。当然五六岁的侄子渐渐懂事了,不给他一般见识了,没有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只是频频想我、妻子“告状”,我们的解决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安慰安慰侄子,骂两句儿子,必要的情况下在儿子屁股上拍几下。但效果不理想过后儿子仍是我行我素。

父亲这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花钱”和陪玩,一会儿给他们买个玩具、一会儿给买个小食品,只要孩子开口,不管孩子会玩不会玩、能吃不能吃,都给买,似乎要将半年未见孩子没有花的钱要补上,当然起床早的父亲时不时也会买些油条、包子类的早点;父亲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陪孩子逛,早晨陪着逛,下午陪着转,反正每天出去要逛几次,逛得儿子成了野孩子,有时甚至不愿回家。

我们现在住的是单元楼,住惯了独家小院的父母亲非常不适应(我以前租住的地方他们更不适应),因此每年暑假来看孩子,他们都是来去匆匆,最多呆十几天。一般在他们呆上五六天后,母亲就开始念叨家中无人照门,鸡狗猫无人喂;父亲就念叨地里种的绿豆、豇豆无人管理、无人摘。习惯早起床下地干活的父亲此时就会在房间内转来转去,感到无所适从。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知道父母亲想回家了,就好言劝几句,他们不忍拂我们的好意,勉强再呆两天,又旧话重提、旧事重做,我们这时再也不劝阻,默默帮其准备回家的行囊。

这大概是人的天性,人越老越恋家,因为不管你是在千万里之外的地方工作、生活,还是近在咫尺的地方工作、生活,(老)家永远是你的“根”,人老了就要“叶落归根”,这也是中华民族子孙几千年来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