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的性状,往往能反映出我们肠道的健康情况,因此很多人一旦发现自己便血,便会非常紧张。石狮现代医院肛肠外科医生提醒,出现便血先别慌张,可以自己先进行简单辨别。

怎样区分自己是不是便血(先分清是假便血还是真便血)(1)

是真便血?还是假便血!

这些食物或药物可引起假便血:

假便血是当我们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后,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

例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是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

识别假便血并不难,先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吃过上述食物或药物。如果有,则停用这些药物和食物后,如果“血便”消失了,则是假便血。

如果不是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假便血,那我们就要高度警惕了。

因为,便血是一种常见的肛门或肠道疾病症状,当出现大便带血、滴血或呈喷射状出血;血的颜色鲜红、暗红或呈柏油样,都是身体出现某种肛门疾病或肠道疾病的信号,我们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检查就诊。

怎样区分自己是不是便血(先分清是假便血还是真便血)(2)

便血原因初判断

鲜红色的血便:良性疾病相对较常见

很多人一看到大便上有鲜血就被吓坏了,其实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多为良性疾病。常见于以下疾病:

1、各期内痔和混合痔

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表现为粪便表面附有鲜血,或便后肛门滴出鲜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情况。

2、肠息肉

多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出血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若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

肛门肿物反复脱出,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的情况。

4、肛裂

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鲜红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还会出现滴血症状。病人往往伴有便时及便后肛门疼痛。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常见于以下疾病:

1、直肠肿瘤

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可伴有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异常增多、或伴有排便不尽感。

2、结肠肿瘤

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肿瘤),多为伴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红,可伴有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腹部包块。

3、溃疡性结肠炎

病史较长,反复发作性的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油黑发亮的大便:当心上消化道出血

黑便又称为柏油样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的一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石狮现代医院肛肠外科医生提示:

便血是肛肠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如出现便血的症状,排除食物或药物的影响后,应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怎样区分自己是不是便血(先分清是假便血还是真便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