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一句话:

“你不需要证明你自己,就像没有一棵树需要证明它是树。”

以前,我总是渴望向别人证明自己,常常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去刻意改变自己。在自我分裂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焦虑不安,最终迷失了自己。

当我看清焦虑背后的根源时,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千疮百孔的自己,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从此,我不再为难自己。未来,也不再辜负自己。

我终于决定放过自己(我终于不再急于证明自己)(1)

01 总是害怕别人否定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每当自己遇到别人的否定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急着去辩驳,或者解释,并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么糟糕。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周围人的镜映。

从小时候起,学会走路,开始吃饭,总是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的。不知不觉,他人的思维和行为也在影响着自己,也让自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

我们总是习惯和依赖了别人的评价,尤其是亲近的人。

就比如,从小到大,所有人都会告诉你,性格内向不好,你自己就会认为这一特点是真的不好。再通过与外界的接触,在自我的经历中发现,这一特点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从他人的否定到自我的否定,否定的过程就是这样形成的。不仅是否定,在否定过程中产生的惯性思维,会让自己持续地否定自己。

一旦产生否定了,自己就会想着去刻意改变。这一改变的前提无非是为了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

最终发现,越是用力地证明自己,结果越是糟糕。

我终于决定放过自己(我终于不再急于证明自己)(2)

02 不必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当自己掉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陷阱,你会发现外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自己。久而久之,内心深处就会滋生出更多的无力感。

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外界的影响。外界的各种因素形成并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当自己的价值观是从内心而生,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现在,当我再次遇到外界的否定时,我会去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以及背后的动机,去分解其中的价值,继而探索自己。

就比如别人否定“内向性格”时,究竟是从自身的角度上不能认同这一性格特质,还是为了与自己做比较,从他人身上获得平衡感和优越感?

我会由此去探索人性中的缺陷,去认识自己不好的一面,同时,排除掉那些影响自我成长的部分。

当我开始真正地在做自己,我才能够做到坦然地接受一切。

你对我的否定,是基于你自己的认知,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些都不是我自己的需求,也与我无关。所以,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

我终于决定放过自己(我终于不再急于证明自己)(3)

03 心之所向,就是力量

回忆过去的自己,你会发现既有矛盾的自己,也有融洽的自己。人性中的善与恶,爱与恨,都可以并存为一体。当自己坦然地接受这一切,无论好与坏,终会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

有很多次,我在自我否定中迷失了自己。然后,在某个时刻又重新燃起希望。重复着一轮又一轮的循环。

直到我做回了真正的自己,这一次,我选择了相信自己。

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内心的答案,我相信很多我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做到,我相信一切不可能都会成为可能。

就像多年以前,父母离异时,那一刻我觉得从此再也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在外漂泊数十载,我终于凭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安了一个家。

以前,这是我想都不敢去想的事。现在,我是真的做到了。

我相信,心之所向,会给自己带来力量,指引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

我终于不再急于证明自己,而是相信自己,我可以。

我终于决定放过自己(我终于不再急于证明自己)(4)

END

我是懿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划人。

专注自我成长,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