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律管的容积,即古代量制的起源。《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参五以变,错综其数,稽之于古今,效之于气物,和之于心耳,考之于经传,咸得其实,靡不协同。

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至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故取黄钟之律,其长九寸,用为推步之距而已,或云倚数起于黄钟之龠,其法一本于律,至唐一行乃始。物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度量衡”名称源自《尚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阐明其意,随后历代都沿用这个名称。如果把度量衡这个名词分开,就有度、量、衡三个量。

古时候的盛粮食的斗(古文中见到的古代计量的单位石)(1)

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舜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并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

从5300年前大地湾文化的黄帝开始,就发明了黄钟定黍来确定度量衡的办法。基于黍和黄钟律管飞灰的配合。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

古时候的盛粮食的斗(古文中见到的古代计量的单位石)(2)

西汉规定,1200颗黑黍为一盅,正好可以装满内径一寸,长度九寸的黄钟律管。黍子每株大概产200粒。

古时候的盛粮食的斗(古文中见到的古代计量的单位石)(3)

唐朝典籍《唐六典》中对度量衡制有一段记载:“凡度,以北方秬黍[黑黍]中者,一黍之广(宽度)为分,10分为寸,10寸为尺(约0.248米),一尺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1200黍为龠(12立方厘米),二龠为合(重1两),10合为升,10升为斗,三斗为大斗,10斗为斛。凡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12铢为盅,1200黍)24铢为两,三两为大两,16两为斤(,30斤为均,4均为石)。

古时候的盛粮食的斗(古文中见到的古代计量的单位石)(4)

《说苑》十六黍为一菽,六菽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也就是96粒黍为1株。《淮南子天文训》十二粟[粟]而当一份,十二份而当一铢,也就是144粒黍为1株。又说六十粟为一铢。《说文》“称”这个字下也有类似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