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优秀的乡村歌手,整个夏天都在歌唱,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独坐竹林听鸟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独坐竹林听鸟鸣(竹荫深处听蝉声)

独坐竹林听鸟鸣

蝉是优秀的乡村歌手,整个夏天都在歌唱。

它在浓密的枝叶间悠闲地唱着乡村小曲。蝉声悠扬婉转,像潺潺的溪水,在草地上悠悠地流淌;像缓缓的钟声,尾音拖得很长很长。

我不知夏天的第一声蝉鸣在何时唱起,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听到蝉声。今年夏天,第一次听到蝉声时,我正在门前的田里干活。烈日烤得我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正想去田边的树下乘凉喝茶,忽然传来一阵悠然的蝉声,犹如一阵清风扑面而来。循声望去,蝉声是从竹林传来的。我家屋后是一片竹林,竹林旁边是梨树、松树、板栗树。我知道蝉不会在竹子上歌唱,因为竹子表皮光滑,蝉在上面站不稳。它肯定是在树上歌唱,但不知是在哪棵树上,也不知它是头朝下还是头朝上。

想起了齐白石与张大千关于蝉的趣事。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一只大蝉趴在柳枝上,头朝下作欲飞状,十分生动可爱。齐白石看后说:“大千此画谬也!蝉在柳枝上,头永远是朝上的,绝不会朝下。”张大千听后不以为然,后来回到四川青城山,在一个炎热的中午,住处附近传来几声蝉鸣,便去树下观看。但见树上的蝉多数都是头朝上,只有少数头朝下,而附近几株柳条上的蝉,全都是头朝上的。原来,柳树枝条又细又柔,蝉攀附在上面,如果头朝下、身在上,就待不稳了。张大千回味着齐白石说的话,对他敬佩不已。

循着蝉声,来到竹林。

据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蝉是聋子”,他曾在树下打枪,蝉照样歌唱,没有丝毫影响。我要检验一下此说的真伪,在树下使劲拍了一下巴掌,蝉声戛然而止。蝉有听觉?我一阵惊喜,不过理智告诉我,只观察一次的结论不会准确。十多分钟后,蝉声响起,我又使劲拍了一下巴掌,出乎我的意料,蝉依然欢唱不已。莫非它真是聋子,对外界的声响置若罔闻?我连续拍了七八下,蝉才停止歌唱。我想,蝉是有听觉的,只是不灵敏而已,只有多拍几下,才能引起它的注意。我为这个小小的发现感到高兴,古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诚不我欺。

竹林是个清凉世界,人在其中顿觉浑身凉爽。当年刘伶、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就曾在这种幽静的环境里饮酒论诗;王羲之与一干文人雅士,也是在茂林修竹中曲水流觞,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在竹林听蝉声更能感受蝉的高洁脱俗,古人就将蝉看作高洁的象征。唐人虞世南的《蝉》写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说明只要像蝉一样立身高洁,不需要借助风力,也能声名远扬。李商隐也有一首《蝉》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此诗将蝉比作固守清贫、洁身自好的君子,让人想起“鸣蝉洁饥,不羡蜣螂秽饱”的赞语。

然而,蝉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反而还有“小人”之嫌呢。有资料说,蝉喜欢在树上歌唱,并非以歌声悦人,而是偷吸树汁。当它将针管状的吸器刺入树皮时,腹部的发音器便开始“歌唱”。当然,这只是雄蝉的专利,雌蝉就只有默默吸食树汁的份了。当蝉在“歌唱”时,其实是一个小偷不加掩饰地表示它正在行窃。不过,我从不把蝉当小偷看。我家房前屋后有十多棵果树,无论它在哪棵树上吸食,我都听之任之。蝉的胃充其量能装两三滴树汁而已,一棵果树的汁液,足够它喝一万年。

蝉的一生很短,它的幼虫在地下生活4年,成虫在阳光下生活1个月。然而,它却不因生命短暂而悲伤,我怎能不对它另眼相看?

此后,每天都有蝉在放声歌唱。闲暇时去竹林、树下听蝉声,是夏天的享受。我蹑手蹑脚,生怕弄出响声,惊动这位优秀的乡村歌手。也许是要回报我这个忠实的听众吧,有几次它竟飞到我家院子的树上引吭高歌。足不出户,我也能听到优美的歌声了!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永平县职业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6月05日第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