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钟微信公众号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干嘛(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1)

12月16日晚,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发出通报,对发表错误言论、造成重大教学事故和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教师宋庚一作出开除处分决定。

至此,这场源于12月14日一段课堂授课视频带来的轩然大波暂告平复,但由这一事件带来的反思还远未结束。

为什么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第二天,仍应是长歌当哭、以慰英灵的日子里,就有人敢公然抹杀民族苦难、以所谓“辨伪”为罪人开脱?

如果把这些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近现代中国历史、颠倒是非篡改历史真相的错误言论、恶劣行径串联起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由来已久、危害极深,唯有揭其假面、坚决反对、自觉抵制,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真正树立起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自信。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干嘛(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2)

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后半句意为灭亡一个国家,就要让他们彻底忘掉过去的历史,以毁灭他们的精神和意志。

历史虚无主义干的就是“去其史”的勾当。

“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打着“解密”“重说”“科普”之类名号,以“反思历史”“重写历史”“翻案历史”等吸引人们眼球的方式现身,任意地曲解、割裂、涂抹甚至伪造史料,以精心挑选的历史细节来割裂歪曲历史,让历史真相、主观臆测变得“虚无”、模糊,让人们失去是非判断标准,从而达到借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的目的。这一思潮具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特点。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干嘛(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3)

历史虚无主义错在哪里?

对“历史”意蕴的理解,常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史”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史学”,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可能会使“史”出现多维度解读结果。

历史虚无主义在表面上呈现出一种历史研究的理论色彩,常以后现代历史学等为门面,而实质上是历史唯心主义。

这一思潮错在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对历史进程、情节和人物采取主观臆断的评价方法。比如一些人以所谓“个人独到见解”鼓吹清末新政、为国民党喊冤叫屈、美化帝国主义侵略和汉奸卖国行径,否定革命而鼓吹改良、诋毁革命英雄人物、抹黑革命斗争史等。

这一思潮错在只承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而否定规律性本质。比如一些人妄言“如果希特勒早一点造出原子弹就能统治世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失败纯属运气太差”等,或是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假设观点,目的是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这一思潮错在只孤立地分析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而否定其发展的整体性。比如一些人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历一段艰难探索时期就全盘否定新中国史、因为改革开放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就全然否定改革开放等。

这一思潮错在只片面地关注历史进程中的支流而否定其主流。比如一些人把我们党和党的领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某些失误、犯的错误无限放大,完全遮蔽和抹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巨大成就等。

这一思潮错在热衷用当下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上的事件。比如一些人不是把事物的功过是非放到当时历史条件下分析判断,而是用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去衡量过去的事件与决策,大肆鼓吹“几百年前中国就应该全面跟美学英”、“新中国不应该跟着苏联与美国和西方为敌”等。

总之,这一思潮根本之错就在于出发点和立足点均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干嘛(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4)

历史虚无主义有哪些危害?

曾郑重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开始在社会主义国家流行,并逐渐转变成一种专门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做文章的政治思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来到我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蔓延更是成为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制度颠覆的重要方式。它以虚无主义的态度贬低传统、歪曲历史,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轻率地对待历史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与“普世价值观”一样,历史虚无主义在所谓“立场中立”“价值中立”的理论和学术外衣的包裹下,采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曲解历史,大肆制造不实言论,妄图冲击唯物史观和“虚无”正确的历史,炮制出“远离崇高”、“质疑主流”、“娱乐无极限”、“一切都别当真”、“历史是用来玩的”等错误思想观念,利用大众文化的种种形式,消解民族忧患意识,抽空历史事实、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等蕴含的历史记忆、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培养背离、抗拒现实政治制度社会心理等,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认识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原教师遭全网谴责的言论,看似是个别、偶然的,实际上与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精日”现象的“熏陶”、“培育”不无关系。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干嘛(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5)

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领导和政权安全,要在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本质及其走向的基础上,有效应对和回击历史虚无主义。

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对历史的正解和曲解,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其分野的基本标识。“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历史、分析历史、评论历史。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坚持用事实来说话。“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了党的整个发展历程,加强“四史”教育,是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的基本途径。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不断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近代史上曾大大落后于西方,以致投降主义、“全盘西化”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市场。我们要用新中国的成就、改革开放的成就、新时代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变革,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奋斗、百年辉煌、百年筑梦的恢宏历史,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政体非常成功,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充满蓬勃生机,具有日益强劲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以胜于雄辩的事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方式和评价方法,大力推动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紧绷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在历史领域,正确的历史观不去占领,错误的历史观必然去占领。要强化问题意识,对重大历史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历史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历史问题,用正面声音有力抨击荒诞言论,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要强化底线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住守牢教材讲义、讲台课堂、讲座论坛和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不给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提供任何传播途径。要强化法治意识,善于利用法治手段处置历史虚无主义言行,切实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

(原标题《起底“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的背后是扭曲的历史观》。编辑 高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