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微风”三重奏音乐会近日在闽南大戏院奏响,带来多首“新曲目”

厦门演出市场经历短暂停摆后回归,厦门人文艺观演生活渐趋多彩

厦门交响乐团演出信息(三位名家同台演绎三重奏)(1)

三重奏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各自领域可以独当一面的顶尖高手。

厦门交响乐团演出信息(三位名家同台演绎三重奏)(2)

如歌三重奏“演后谈”环节,小观众积极提问。

日前,“夏日微风”曾韵、王之炅、陈默也如歌三重奏音乐会在闽南大戏院举行,演出后的“演后谈”有数百名观众留下来和演奏家们近距离交流,其中包括几十名抓住暑假“尾巴”来听音乐会的小朋友。今晚,青年钢琴才俊牛牛(张胜量)将在闽南大戏院倾情奏响钢琴独奏音乐会。

值得注意的是,前晚在嘉庚剧院,打开艺术之门——“爱之梁祝”刘霄小提琴名曲独奏会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聆听。之前的8月23日、24日,获得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资助的南音《文姬归汉》在刚揭牌的闽南戏曲中心连续献演两场。虽然本周末依旧还有一些音乐厅、剧场的音乐会延期,但可以说,厦门演出市场经历短暂的停摆后,这个星期以来逐渐热闹起来,厦门人的文艺观演生活再一次回到了轨道上。

“三位音乐家实力都好强,我就是冲着顶级水平来的”

“闽南大戏院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有序开放,剧场回归了。”闽南大戏院总经理助理杨睿洁表示,三重奏音乐会这场开场演出,演奏者水平很高,家庭形式的观众很多。在“演后谈”环节,主持人询问学琴孩子比例时,几十名小学生迅速举起了手。他们当中学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孩子比较多。

成人观众里除了陪伴孩子前来的家长,很多人是因为热爱室内乐而来。圆号演奏家曾韵表示,特意把圆号三重奏历史上最伟大、出名的曲目,勃拉姆斯《圆号三重奏》特意安排在曲目单中。

“我觉得三重奏三位音乐家实力都好强,我就是冲着顶级水平来的。”第五排的观众李先生说,他知道圆号演奏家曾韵是第十六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铜管组金奖得主,还成为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圆号首席,“听他吹圆号,就像洗耳朵”。

独特的乐器配置 多首作品首次在厦门演出

室内乐形式当中比较常见的三重奏组合,一般是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或者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如歌三重奏”这种圆号、小提琴、钢琴的乐器配置,在全国的舞台上则极罕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演绎了莫扎特、勃拉姆斯以及德国犹太作曲家罗伯特·卡恩与法国作曲家查尔斯·凯什兰的杰作,其中,卡恩与凯什兰的作品是首度在厦门的舞台上呈现,很难得。

“如歌三重奏”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各自领域可以独当一面的顶尖高手,曾韵年少成名,出生于1999年,获得十四项国际大奖,今年6月被世界顶级名团——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任命为圆号首席,是该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之一。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至今已有450余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乐团之一。在当时的招聘考试中,著名指挥家、1992年开始担任乐团音乐总监的巴伦博伊姆到场,聆听了曾韵的演奏后,为他投出了关键一票。能从强手如林的德国乐团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曾韵显示了自身的绝对实力。

小提琴家王之炅同样年少成名,曾获199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第一名,被《留声机》杂志高度盛赞为“当今乐坛才华最为全面的小提琴家之一”。钢琴家陈默也演出足迹遍及全球四大洲,获得过十余项国际比赛大奖。

昨晚这一场号角、琴弦与键盘的交响,许多观众在音乐会结束后不愿离开,依旧留下来参加“演后谈”环节的活动。

传统艺术大胆创新 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26日晚,“爱之梁祝”刘霄小提琴名曲独奏会在嘉庚剧院演出,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聆听。这一场音乐会是厦门受8月疫情影响后迎来的第一场大演出。刘霄是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十大青年小提琴家之一,曾获过首届CCTV小提琴钢琴大赛冠军,是当今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

刘霄24岁时就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师,短短几年间,他的学生就已经有十余人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作为老师他获得了三次香港国际比赛荣誉教师称号以及中国“文华奖”园丁奖。他更是代表中央音乐学院最高荣誉的“金校徽”奖获得者。

《文姬归汉》在保留南音传统乐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各种艺术载体跨界融合,不仅加入了古琴、古筝、编钟、埙、鼓等中国传统乐器,还另辟蹊径把西洋弦乐纳入配器,赋予了传统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文姬归汉》在坚守传统文化、艺术本体的前提下,融入了时代审美和价值。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剧,孩子们安静地欣赏,非常专注于演出,这说明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南音乐迷李女士说:“看南音演出,最大的变化就是观众年轻化了。”

厦门交响乐团演出信息(三位名家同台演绎三重奏)(3)

《文姬归汉》演出剧照。

(文/厦门晚报记者 林晓云 龚小莞图/卡卡)

来源: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