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

备注:常香玉大师(右一)在剧中演过栓保娘

《朝阳沟》是河南豫剧一部经典剧目,自1958年3月20日首演以来,历时60多年经久不衰。据说至今已经累计演出6000多场,前无有古人,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戏剧的巅峰之作,后有无来者能够超越现在也不敢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在河南人民会堂再次上演这部经典,四代栓保银环演员同台演出,为戏迷观众奉献了一场饕餮大餐,再次引起戏剧界对《朝阳沟》的思考。这部诞生在大跃进时代的剧目,经历多年,至今演出仍是一票难求,依旧有巨大的生命力,饱受群众喜爱。这与该剧主创人员准确把握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谈话》的精神,坚持文艺“二为”方针,扎根人民群众、扎根基层分不开的。编剧兼导演杨兰春老师为了编写剧本,在河南省登封市曹村(原曲剧《卷席筒》中的曹家湾,现在改名为朝阳沟)体验生活,把他家乡河北省武安县列江村(现在也改名朝阳沟)有关原型故事改编为《朝阳沟》。同时该剧吸收了河南太康道情(银环学锄地一段)和武安平调落子(栓保娘棉花白萝卜青一段)等艺术特点,运用豫剧唱腔艺术,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设计唱段、对白。《朝阳沟》是豫剧三团的保留演出剧目,也是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中戏迷擂台赛采用唱段最多的剧目。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2)

毛主席等领导观看并接见《朝阳沟》演员

我对豫剧《朝阳沟》的关注,是源于两个震撼人心的故事。1981年春节,我村第一次土地承包时,不少青年突击结婚,有的甚至不到结婚年龄。有一个小名叫楼的娶了一个俊秀的媳妇。他们新婚之夜,我和几个玩伴去“听房”。我们悄悄藏在他家窗下,等屋内灯熄灭,以为要有好戏开演。谁知屋内突然传出新娘子唱到:“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山水依旧气爽风柔......。”新娘子唱的悠扬婉转,就跟白天树上大喇叭里放的一样。我们都惊呆了,拼住呼吸,不敢出声。新娘子一直唱了几段戏,唱得我们都瞌睡了,只好悻悻离去。离开他家后我问同伴,新娘子唱的啥呀,这么好听?一个同伴说,她唱的都是豫剧《朝阳沟》里银环的唱段。从此我对《朝阳沟》开始留意。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3)

1993年冬季,为了育苹果苗,单位派我去河北省怀来县采购海棠籽。当我们乘坐的列车出北京进入八达岭时,广播里突然想起豫剧《朝阳沟》银环上山前奏音乐。我心想广播员真逗,北方人谁喜欢豫剧啊?令我惊讶的是,当银环唱出“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时,整个车厢里男男女女顿时都跟着唱了起来,形成了大合唱。列车穿梭在崇山峻岭中,这唱段透过一节节车厢,飘扬在青山绿水之上。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2003年秋,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邀请我去现场当评委,使我成为全省第一个戏迷评委。在次日举行的梨园春改版座谈会上,我发言时把这两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电视台的领导和评委们都说“朝阳沟真是全国群众喜爱的戏啊”。在这次《梨园春》改版座谈会上,我说过,尽管《朝阳沟》给过我许多震撼,但是我发现了她的硬伤。大家都很惊疑,让我详细说明。我列举出这部经典的三大硬伤。后来台长总结时说:“这哪是戏迷啊,多少年都没有专家发现这个啊?”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4)

第一代:王善朴、魏云(已故)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5)

第三代:盛红林、杨红霞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6)

四代栓保:右二是二代韩玉生

一、银环上山和下山存在时间错乱

首先上山的前后两段唱腔就有时间错乱。

第一段唱词是: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这架山好像狮子滚绣球/那道岭丹凤朝阳两翅扇/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断/往上看通到跌水岩/好象是珍珠倒卷帘/满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梯田层层把山腰缠/小野兔东蹦西跑穿山跳岩/这又是什么鸟点头叫唤/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小牧童喊一声打了个响鞭/桃树梨树苹果树左右成行/小杏儿象蒜辫把树枝压弯/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庄稼苗绿油油好象绒毡/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呐

第二段是:翻过一架山转过一道洼/这块地种的是什么庄稼/这块地种的是谷子/那块地种的是倭瓜/我知道这一块是玉米/不用说那一块是蓖麻/它不是蓖麻是棉花呀/我认识这块是荆芥/它不是荆芥是芝麻/希望你到咱家/知道啥再说啥/别光说那外行话/街坊邻居听见了/不笑出眼泪也笑掉牙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7)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8)

从第一段唱词中,银环下乡的时间应该是三月至四月份,因为这时候才有“小杏儿象蒜辫把树枝压弯和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这样的景色,而且在后一场序幕里有群唱“过罢了正二月就是三月,桃杏梨花开满坡”。况且栓保穿有印着高三的球衣,我们河南这里只有“过了三月三才能一身单”,所以银环上山的时间应是3月份(农历二月)或者4月初。然而第二段唱词中看到的庄稼却是谷子、倭瓜、玉米、蓖麻、棉花、荆芥、芝麻等。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9)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0)

谷子种植时间最要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种,春谷播种最佳时期在清明后至谷雨之间进行,收获期在9月中下旬;夏谷播种时期适宜在5-6月进行,收获时间为10月上中旬。事实上整个华北地区谷子播种时期主要在夏季进行,属于夏谷区,包括山东、河南及河北中南部等地,最适宜适宜播期在6月初至6月底进行。在河南一些地方长形的南瓜叫倭瓜,种植的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其中春季种植选在1-3月份,由于此时的温度还不高,因此要先在温室或大棚内育苗,之后再进行移栽。而秋季种植多在7、8月份,直接将种子播到土壤中就可以了。种植玉米一般分两季,春玉米的种植时间在4月-5月,夏玉米的种植时间在6月中旬。蓖麻一般在“惊垫”至“立夏”播种,华南和西南的一些省区播种较早些,华东、华北的一些省区一般在4-5月份。俗话说的好“枣发芽种棉花”,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根据物候变化总结出的棉花播种时间,一般而言,棉花种植时间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荆芥从种植到采收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因此春播、夏播都是可以的,如果春播的话可以在清明时节,不过此时气温还比较低,因此在种植的时候需要地膜覆盖,而夏播的话气温已经上来此时种植的话可以考虑麦茬档口。黄淮地区春芝麻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从以上几种作物的河南省的播种时间来看,银环上山时候是不可能看到谷子、玉米、棉花等这些庄稼的,最多能看到有育苗拱棚,遗憾的是棉花等育苗移栽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才在河南铺开。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1)

荆芥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2)

棉花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3)

芝麻

其次,银环下山时给她妈妈带一蓝苹果也是不合时令的。

这段唱词是: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山水依旧气爽风柔/东山头牛羊哞咩乱叫/我挪一步我心里头添一层愁/刚下乡野花迎面对我笑/至如今见了我皱眉摇头/强回头再看看拴保门口/忘不了您一家把我挽留/你的娘为留我把心操够/好心的李支书为我担忧/小妹妹为留我跑前跑后/拴保你为留我/又批评又鼓励严格要求/这是我下乡时走过的路/在这里学锄地我把师投/那是咱挑水栽上的红薯/这是我亲手锄过的早秋/那是你嫁接的苹果梨树/一转眼就变得枝肥叶稠/刚下乡庄稼苗才出土不久/到秋后大囤尖来小囤流/社员们发奋图强乘风破浪/我好比失舵的船顺水漂流/走一步看一眼我看也看不够/挪一步一滴泪气塞咽喉/回家去见了我的同学朋友/我有何言去应酬/走一步退两步不如不走/千层山遮不住我满面羞/我往哪里去我往哪里走/好难舍好难忘的朝阳沟/我口问心心问口满眼的好庄稼/我难舍难丢/(合)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人也留来地也留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4)

电影版中魏云老师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5)

第四代:杨历明、康沙沙

从唱词中可以看出,银环下山时还没有收秋,漫山遍野都是庄稼。而且这场戏也是他们下乡数月后(有提示)。但是她回家时,却给她妈带回来一蓝苹果。其中银环和妈妈对唱唱到:全村人并没有错待你我/千不该你万不该胡讲乱说/李支书听说你有了病/催我回来照顾你吃喝/二大娘听说你有了病/ 她叫我给你拿来的苹果/俺的娘催我快回来/怕你难过把泪落/ 山沟里人亲地可爱/你不该写信欺骗我

河南俗语“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就是说农历七月枣子成熟了,农历八月梨子可以吃了,到了农历九月柿子都红了皮成熟了。而苹果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最早熟的品种叫国光,一般是在8月份成熟,但是国光是青苹果,成熟后呈青中泛红或者通体翠绿,贮藏后变红色或者黄色。红色苹果是红星,只能在收秋后上市。带红色的早熟苹果有嘎啦,是90年代才引进我国的。所以银环下山时带一蓝红苹果是不可能的事。过去有本《朝阳沟》连环画,里面画的银环回家时带的是一蓝杏。这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河南的杏一般在麦收后(6月)就开始成熟了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6)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7)

备注:图中苹果就是金帅(冠)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8)

二、银环到栓保家,叫爹叫娘有点早了

在剧中,银环来到栓保家,栓保妹妹巧真领着银环见栓保爹娘时说“这是咱娘,那是咱爹”。银环张口,害羞,几次都没有叫出来。而不久银环接栓保娘有段唱:我是城里长来城里生/从家门进校门没到过农村/五谷杂粮难分辨/麦苗韭菜我分不清/犁耧锄耙我不会用啊我的爹呀 我的娘啊/还得要恁二老为儿多操心

哈哈,银环倒是大方啊。但是在河南农村,未过门的媳妇,一般是不会直接叫公婆爹娘的。特别是银环是城里姑娘,又和栓保是自由恋爱,没有举行过定亲仪式。不大可能改口这么快。正常的叫法应该是新版《朝阳沟》中准备下山时,喊栓保娘的“大娘”或者是77版中栓保和银环妈对唱中喊银环妈的“我的大妈呀”才对。剧中巧真多次喊银环为嫂子,银环开始没有说说明,但是在她和栓保吵架后,巧真跑来说“嫂子,你教我唱歌吧。”银环不耐烦的训她:“还没有结婚哩,嫂子、嫂子叫地真烦人。”巧真气得说“银环同志!”。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19)

三、到底应该是二大娘或是二婶

新版剧中二大娘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她心直口快,说话不留余地。几场中都有她的形象,尤其是让银环写信那场,有一段唱“俺外甥在部队给我来信”经典唱段。据说,这个二大娘在杨兰春老师河北武安老家是有原型的。但是在农村,有二大娘就得有大大娘,说明栓保爹是排行老三。但是在剧中,没有出现栓保大大娘、大大爷的形象。只是在77年版本中栓保娘给银环做思想工作时有段唱“我盼你做一个劳动英雄”。其中提到“东院恁大娘,西院恁婶婶”。事实上,在农村一般大娘是不会对侄媳妇评头论足的,除非她不怕得罪弟媳妇,而婶子就不一样了,她对嫂子家的事是口无遮拦的,就是说错了,哥嫂也不会责怪的。所以电影版中马琳老师演的“二婶儿”还应该是正版的。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20)

备注:电影版中马琳(已故)老师演二婶儿

豫剧《朝阳沟》就是现代戏剧的一块白玉,白玉微瑕,不失其珍贵。相信《朝阳沟》艺术生命永驻,继续创造更加辉煌历史。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21)

备注:中间木塔就是50年代郑州二七纪念塔

朝阳沟豫剧经典名段(揭秘豫剧经典朝阳沟有硬伤)(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