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杨炯作品(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1)

杨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聪颖过人,10岁时就应神童举及第,待制经文馆。高宗上元三年再应制举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曾为盈川今浙江省衢县县令。年仅四十余,卒于任上。

杨炯最突出的性格就是恃才傲物,常常以朝士矫饰伪装为耻,称之为“麒麟楦”。有人问他什么叫“麒麟楦”,他回答说:“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那些喜欢矫饰性格的人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忿忿不平。这样,杨炯被时人所忌,就很自然了。据传,杨炯出外做官之前,宰相张说曾将《箴》赠送给他,戒其苛刻,到官后,果然以凶酷著称。时人议论纷纷,他的官做不长。

杨炯学识渊博,擅长诗文,当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一起以文章齐名天下,海内称“四才子”,亦称“四杰”,效之者甚多。可杨炯却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可是,张说还这样为之捧场:“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王后,愧卢前,谦也。”按照张说这个说法,杨炯应该排在什么位置呢?谁知道!其实,从文学成就来说,杨炯是不能与王勃相提并论的。从诗的创作来说,他几乎没有七言诗。现存杨炯诗三十三首,词藻虽富,内容却较贫乏,显著地表现了陈、隋遗风。

虽然如此,但杨炯并非小鸡肚肠的文士。这可以从他为王勃集写的序言里看出,他评价王勃的文学成就还是实事求是的: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兄及谫,磊落词韵,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弟助及勖,总括前藻,网罗群思,亦一时之健笔焉。

由此看来,大唐的文士还是有一种气量的,所谓文人相轻在这里根本不存在,更多的却是文人相亲,文人相敬。当然,更不缺建立功业的志向和愿望。请看他那首《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中不难看出,杨炯的血是很热的,他渴望自己能够去边塞建立功业,所以,他的边塞征战诗在初唐最为著名。他的《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无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这首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每一句一个画面,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此诗被人们长久地吟诵,为杨炯赢得了巨大的声名。主要是此诗洋溢着无比强烈的立功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反映那个时代所具有的蓬勃向上的精神!那时唐帝国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发出耀目的光辉,屹立在世界上。突厥、吐蕃的入侵,并没有使唐帝国的国力减弱,相反,激起许多有志于建功立业者纷纷向往边陲,投身军营。请看《出塞》一诗: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烽火照西京”一句或许写的这样的史实: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诗的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诗中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颇能代表初盛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客观而论,作为唐诗开创时期的诗人,杨炯的诗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造诣方面,都不如王勃和骆宾王。他的五律、五排多沿用古乐府旧题,在风格和技巧上缺乏个人的独创性。但他的近体诗在格律上更趋严整,在奠定五言律体的体制、改造齐梁诗方面,杨炯无疑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请看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这首诗采用了首句入韵仄起式,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

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评价杨炯的诗:“他的诗像‘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骢马》)、‘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有所思》),‘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送丰城王少尉》)等,也都是足称律诗的前驱的。”

胡云翼《唐诗研究》也认为,“炯为人颇恃才,诗亦有壮气。”“就诗而论,杨炯或应列在四杰之末。”《夜送赵纵》就是有壮气的小诗: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诗里把和氏璧与赵纵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朋友的那种赞美、敬仰。细读此诗,让人仿佛看到月光下,朋友依依惜别,赵纵的全身,就像和氏璧那样,闪耀着熠熠的光芒。这样的朋友,其人格魅力肯定足够强大!

初唐四杰杨炯作品(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2)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