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读┃大观园宝玉呈才情:贾老爹“夸儿亮才”,四层好戏等你瞧(上)

总纲:

01 试才其实夸才,夸才其实夸儿

02 夸儿其实显己,显己须得谦虚

03 半路杀出“程咬金”,笑语变厉色

04 终于在老爹面前男人了一把

05 爱之深,责之切 大有深因

06 读懂红楼,须得明白这一条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1)

贾政

正文(2096字):

在红楼梦中,贾政是一个严父的形象,对宝玉不是瞪眼就是怒喝,不是骂就是打的,把个孩子吓得一听见父亲二字就一溜烟好跑,一听见父亲要问他书就吓得瑟瑟缩缩,六神无主。

于是有很多读者就认为贾政不喜欢贾宝玉,特别是第三十三回还把宝玉打得个半死。

其实,在我看来,那是对宝玉恨铁不成钢的爱使然。如果说贾政把宝玉打得惨,那也比不了《大宅门》白景琦对儿子下手狠,直接把亲生儿子的腿打断了。

都是爱之深、责之切!

父亲之于亲生儿子,血脉里亲,即使表面上不喜欢,也不代表心里不爱。

贾政对宝玉,表面的不喜欢多,心里的爱恒在。但这种爱往往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意识到。

但也有一个例外,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对宝玉的爱,相对鲜明且集中的呈现出来,这是整本书中绝无仅有的,并且被作者写得特别热闹好看。

这里将之概括为:借题联额,贾老爹“夸儿亮才”;三簧表演,四层好戏待君看。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2)

贾政、贾宝玉

01试才其实夸才,夸才其实夸儿

且说元春因才华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又遇上圣上及太上皇、皇太后体天格物、体恤万民,特降旨谕给各椒房贵戚,除每月二六日可入宫探视候问外,凡有独立院落且安保问题做得好的人家,可请示朝廷将妃嫔们接回娘家团圆一日,“略尽骨肉私情”。于是不少贵人贵妃的娘家老爹都踏看地方、兴起土木,开始修盖省亲别院。

贾家真是双喜临门,刚有女儿被封了贵妃,又赶上恩准回娘家省亲,更是不能落后。贾府宁府万众一心,“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察度办理人丁”,拆墙通院,引水通渠,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不知历时何久,工程终于告竣。

于是贾珍请贾政瞧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同时拟匾额、对联。贾政便带了一帮清客门人去游历大观园。当然这时的园子还没起名字,大观园三字是元春探亲时起的。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3)

大观园

也巧,宝玉当时正在院内玩耍,听说老爹来了,便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地出来,未曾想顶头碰个正着。

如果贾政不理宝玉也就罢了,但他突然起了要试宝玉才华的心思,就命宝玉跟着他一同游园。

注意,贾政今天为何突发奇想要试宝玉的才华呢?况且还当着众人的面,万一宝玉表现不好,岂不是丢了平时最爱面子的他的面子吗?

原来,贾政最近听私塾先生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心中虽对宝玉不喜读书仍保留着意见,但对儿子的“歪才情”也感到一丝欣慰和喜悦,如果能给大观园拟匾名题对联,不正是“歪才情”变成“正才情”了吗?这样作为老子的贾政,也能趁机挽回一点早被被儿子折损得不成样子的教子名声了。

这样说来,试儿才就等于是夸儿才,夸儿才不正是夸儿子吗?

正巧又赶上天气和暖,贾政心下高兴,又看正门古穆不俗,自是欢喜,进门又是翠嶂作屏,大有趣味,所以贾政一时放下平时端着的架子,伸手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开始了大观园半日游。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4)

贾政贾宝玉父子

等到真正开始拟额题对时,众清客和宝玉首先演起了双簧戏,清客们故意拟得俗套,来衬托宝玉的新奇高雅,以此来给足贾政面子,博取当家的开心。

面对入山口的那块镜面白石,贾政笑着问众人题什么名妙,众人有说该题“叠翠”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还有说题“赛香炉”“小终南”的,贾政听了,不置可否,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阐发了“编新不如述旧”的理论后,拟出“曲径通幽处”的名字,获得众人齐声称赞,好极,妙极,天分高,才情远,不像我们读书读得迂腐不堪,哄得平常一脸严肃的政老爹笑逐颜开,以至接下来再让宝玉给压水而建的亭子拟名时都是“笑命”了。

这还不算,就是宝玉说他拟的“泻”字“不妥”“粗陋不雅”时,贾政也不生气,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调侃,并让宝玉说出他拟的。当宝玉拟出“沁芳”二字后,贾政“拈髯点头不语”。脂胭斋批:“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能让严父开心且形之于色,确实难得。紧接着贾政又让宝玉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当宝玉念出“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时,贾政又“点头微笑”

平时几乎不给宝玉笑脸的贾老爹,这次游园中因宝玉表现出色真心笑了六七次,可谓整部红楼贾政“笑”的大集结。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5)

贾政宝玉父子

02夸儿其实显己,显己须得谦虚

贾政毕竟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做着朝廷的六品官位,所以不至于表现出轻薄邀名而自得的态度。当众客都夸奖宝玉天分高才情远时,他总是十分恰当的表现出谦虚自持、含蓄内敛的气质来。

像上面说的,宝玉第一次拟出“曲径通幽处”后收获满满好评时,政老爹笑着说:“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意思是不可乱夸他,他年纪小,知道的少,听他拟题,只当听笑话罢了,真正用什么名等我们以后题了好的再定。

这话说得谦虚得体,张力十足,引人联想:老子这样谦虚有修养,儿子还能差哪去?

在宝玉拟“沁芳”亭名之时,贾政曾有一番笑着打趣他的话:“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

此番话有三层意图:一是为儿子在大人跟前“卖弄”解嘲,二是为儿子的无礼表示不好意思,二是显示家长和子女间的和谐融洽。

红楼梦第35回细节赏析(红楼梦第17回贾老爹)(6)

宝玉游园题对额

其实,当时的贾政何尝不知道众人故意拟些俗题来衬托宝玉,目的还不是给足自己面子,让自己高兴高兴,那宝玉也确实争气,歪才正用,贾政的谦逊幽默又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自己的气度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自己在“教子”方面的痛点。

一出三簧戏,有板有眼地进行中。

(未完,请看中篇)

我是竹茗煮雪,爱文学,爱书画,请关注账号,带给您更多精彩。码字不易,记得点赞评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