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

昆明的璀璨灯火背后是十多万盏路灯和法资的守护

云南和法国有很深的缘分。

深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云南在法国的知名度堪比北上广

这话来自法国前驻华大使白林女士,她说,“说起中国,法国人知道更多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可是很多法国人也都了解云南。”

现任法国驻华大使罗梁也到过云南很多地方,频频点赞云南,还和王予波省长共同见证法国普德赋大理国际度假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

自1701年,法国人勒布朗走进云南,开启法国与云南交往的历史,云南是法国文献记载最早最多的中国省份之一。《中国云南省》《法倮词典》《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等一大批著作成为法国民众认识云南的窗口。

首任法国驻云南总领事方苏雅于1886—1904年间在云南拍摄的大量照片流传至今,成为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

方苏雅拍摄的昆明城

云南和法国,原本遥遥万里——云南首条洲际航线,就是2014年开通的昆明-巴黎航线,单程空中飞行距离为9471公里,飞行时间12小时50分钟。

拉近这万里之遥的,是伴随历史沉淀下来的缘分。19世纪以来,特别是1910年滇越铁路正式通车,双方人员往来频繁,文化交流密切,云南成为与法国官方交往最早、保留法国元素最多的中国省份之一。

法国电视台王牌栏目《晚间新闻 20H》近日播出的专题片中,这样介绍云南丽江古城,“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古城没有车流,路两旁古建筑栉比鳞次。在其被鲜花点缀的小桥流水间,时间都好像停止了。”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3)

2014年12月18日凌晨,昆明直飞巴黎航线正式开通。首航外籍乘客展示埃菲尔铁塔模型

法国人的到来揭开云南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序幕

与中国其他省份不同,云南的近代化进程,不是始于鸦片战争,而是滇越铁路的开通。

滇越铁路,这条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云南最早通向大海之路,对云南影响深远。

清朝最后一个“状元”袁嘉谷是云南人,当他1910年10月返回故乡时,便是通过滇越铁路。过去他从家乡赴京赶考,至少需两个月时间,而此次还乡,却只用不到半月,这让他大为感慨,“我不能说云南的振兴由此路始,但今后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却与滇越铁路通车密切相关。”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4)

云南铁路博物馆藏1910年法国产铜响墩,这是一种紧急铁路信号装置

1913年,云南选送去欧美的留学生,就完全取道滇越铁路出国。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卢浮宫、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巴黎公社……法国人的到来揭开云南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序幕。

蒙自被誉为滇越铁路第一城。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近代的蒙自堪称云岭大地的“上海滩”和“小香港”。

开远依托滇越铁路,拉开了近现代文明的序幕,成为了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当地为纪念滇越铁路开远段于1909年正式通车,修建了1909广场。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5)

滇越铁路对昆明的影响尤为深刻。

作家艾芜曾这样描述:“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不断地注射着法国血,英国血……把这原是村姑娘面孔的山国都市(昆明),出落成一个标致的摩登小姐了。”

举世闻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于1907年动工兴建,中西合璧的主体建筑中新古典主义的法式风格建筑元素十分明显。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6)

云南大学核心建筑会泽院建于1922年,建筑风格仿造巴黎大学主楼,是云南较早的大型西式建筑。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7)

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前卫西路的公园1903,其后缀的“1903”就是滇越铁路的始建年份。

这里有滇越铁路主题公园,1:1还原的水晶凯旋门,洋溢着浓厚的法国风情,如今是昆明市着力打造的夜经济示范街区之一。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8)

很多在云南工作、生活的法国人,喜欢这里的气候、生态、美食。比如在云南大理偏僻小村做了8年私房菜的法国人Gil,他说:“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大城市,但总觉得这些地方像是十字路口,人来人走,没有根。但这里像一个宁静的岛,可以过一种跟土地有关系、有根的生活。”

百年来,云南与法国交织的历史与交融的文化,使云南成为了中国诸省市中,与法国开展合作最早的省份之一,也为云南与法国开展进一步合作开拓了广阔前景。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9)

昆明法式风情街一角

这其中,尤以昆明最有产业想象力。

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中国经历了第一轮的工业化利用外资。从2008年起,中国进入第二轮城市化利用外资。2021年,中国引进外资1790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比75%。利用外资改善公共服务是中国城市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而昆明早已先行。

2005年,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与昆明自来水公司合资建设、经营城市供水网络。

2006年,云南全面启动市政公用事业以特许经营方式对外资开放。

2008年,昆明市引进法国城市照明管理集团,开启了法资企业守护春城万家灯火的传奇故事。

法方表态,“昆明这么有特色的城市,没有把它夜间的美充分展示出来是一种遗憾。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0)

昆明夜景

法资企业守护春城万家灯火

一个城市有多少盏路灯?

1949年北京只有1万多盏路灯,但现在一个省会城市的路灯数量就已达10多万盏,上海有82万盏,北京更是达到110万盏。

2008年10月20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与法国城市照明管理集团签订了《昆明市城市照明节能改造及综合管理协议》, 协议合作期15年。

根据协议约定,法国城市照明管理公司投资400万欧元,在昆明成立西铁路明(昆明)照明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瞄准两大目标:实现城市照明单灯远程控制与节能,实现城市照明运维体制的转变。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1)

夜间灯火通明的昆明

中国路灯运行,经历了人工控制、自动化管理和目前智能数字化探索三个阶段。2008年的昆明路灯正处在自动化的初期阶段,能控制一条供电线路上的大部分路灯,但不能实现单灯控制。

当时全国没有单灯控制先例的情况下,昆明直接引进法国的照明技术,拟实现约5万盏路灯的单灯控制。

双方巧妙设计了一个双赢的合作方案:法方总计投资约6000万人民币,对昆明城区的路灯实施单灯控制改造,建立一个先进的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在满足城市照明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每年路灯节电不低于35%。法方通过分享节约电费的80%获取投资回报。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2)

这个探索,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阻碍很多。比如发展水平不同。法国发展饱和,固化的城市环境和合理安全的供电线路允许安装单灯控制模块和组网通信,具备稳定通讯和降压节能的条件。但中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每个城市如同一个大工地,全社会用电量年年攀升,造成供电质量不稳定,供电区域和负荷性质也频繁变动。

跟不上的基础设施。早期昆明路灯电网线路混乱,私搭乱接用户多,严重影响单灯控制的载波通信。许多灯具老化,部分灯具无法安装控制模块。

还有节能观念冲突。降压后,照明效果满足国标基本要求,但光照度不如从前,市民不适应,不太满意。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太超前了。十年前昆明遇到的问题,至今仍然阻碍着中国推广照明智能数字化。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3)

中法双方搁浅了单灯控制和节能合作,以待时机成熟——最近一些城市(潍坊、南昌等)尝试采用低功率、广覆盖、物联网、低成本的NB-LOT通信方式,也许会带来单灯控制技术的突破。

昆明路灯的运维合作仍在继续。毕竟法国城市照明管理集团是全球公共照明管理领域的典范——“除了节能外,他们对公共照明系统的管理将充分体现出昆明的城市特色,不会千篇一律”。

中法双方都非常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缘分——“来之不易”不是随便说说。2010年,昆明仅有15家跨国公司进驻。

从2009年,西铁路明接管昆明城区49515个灯点,到2022年4月,这个数字已达到118769,增长了2.4倍。

历年来,西铁路明保持投诉100%的处置率,2014年至2021年间,亮灯率保持在99.92%,设施完好率提升到99.77%, 赢得了政府、社会、同行的赞誉。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4)

滇池旁,路灯照亮回家的路

云南和法国的产业合作

云南和法国的产业合作比人们想象中要密切得多。

早在滇越铁路修建之前,云花就已经作为时尚的标志漂洋过海,“盛开”在法兰西的大街小巷了:玫瑰在法国素有“花中女王”的美誉,云南玫瑰作为最早进入法国的中国花卉之一,广为女性喜爱;来自云南的茉莉因其独特的香味和所需的较高提取技术被称为“花中珍宝”;女性在头上插一朵云南山茶花,一度成为凡尔赛宫的一种流行。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5)

云南山茶花

现如今云南花卉企业也与法国的联系密切,曾合作研发中国首个获得专利权的切花玫瑰品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云南独有的香料就已经开始出口到法国,通过当地中间商再提供给香奈尔等奢侈品牌生产商用于制造香水和化妆品。目前,法国化妆品香水生产商主要利用云南出产的“香叶油”、“桉叶油”和“白兰花油”进行生产,其中,香奈尔对“白兰花油”的利用更为突出。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国际品牌化妆品都运用了云南的植物原料,甚至部分产品70%以上的原料均来自云南。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6)

2016年,昆明和世界知名的香水之都法国格拉斯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双方计划在芳香产业上深化合作。昆明一度筹谋通过合作参与到国际性高水平的芳香产业链条中来,培养芳香产业人才,打造中国芳香之城。

还有普洱茶。云南向法国出口茶叶的历史很悠久。据记载,自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从此以后法国人喝普洱茶的越来越多。

上世纪70年代末,云南沱茶出口法国,也就是销法沱,法国人不仅对它类似碗状、鸟窝的奇特造型充满好奇,更是对其冲泡时产生的“焦香味”偏爱有加。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7)

有趣的是,销法沱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在茶店里卖,而是在药店或保健品专柜卖,高血脂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开的处方经常是:“云南沱茶,两粒。”

近半个世纪以来,销法沱逐步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文化符号之一。

还有咖啡。1902年,法国人田德能从越南带来咖啡树苗种在了云南大理的朱苦拉村,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目前,咖啡作为云南最具特色和最有优势的农业产品之一,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98%以上。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8)

还有葡萄酒。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本地葡萄酒品牌“云南红”进入国内市场,这个品牌的主要酿酒葡萄品种是玫瑰蜜,一个已经在欧洲绝迹的酿酒葡萄的名种,却在百年前由法国人带入云南得以保全而重生。

法国葡萄酒专家Lionel le Gal说,在云南,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德钦和弥勒。据估算,云南共有约30家酒庄……最多的外资来自法国。

昆明:别人在走,我们在跑

合作交流一步步升华。

法语联盟始创于188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以推广法语、传播法语国家及地区文化为使命的机构网络。目前,法语联盟在全球130个国家设有800余家分支机构。2018年,云南大学与法语联盟基金会合作办学共同成立昆明法语联盟,除了开设线上线下的课程外,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文化交流活动。

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召开期间,昆明法语联盟还以“地球的资源”为主题开展了中法环境月活动。

2018年,法国国家文化艺术珍藏展在昆明举行,这是云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展览。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19)

2019年,“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首站昆明。法国拿破仑骑兵团协会主席内里斯说,“如果拿破仑有机会来云南,他一定会和我一样,热爱这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2020年11月,中法环境月暨中法文化活动交流周在昆明市新迎新城举办。

2021年6月,在香港新华集团的推动下,2021法国夏至音乐日首次落户昆明。这里多说几句,近年来,在香港新华集团的推动下,云南普洱茶、咖啡在法国举行了多场推广活动,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也登台亮相巴黎。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0)

2021法国夏至音乐日首次落户云南,这是法国乃至世界一项家喻户晓的文化活动,如今已遍及世界上450多座城市

2021年7月,昆明市政府领导会见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白屿淞一行时表示,希望法国优秀企业能关注昆明、投资昆明,在城市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等方面与昆明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积极促进昆明的现代化建设。

2021年10月,王予波省长在昆明会见法国驻华大使罗梁一行时表示,希望不断深化滇法双方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1)

同月,法国电力集团改制下属的法国城市照明管理公司,法国电力集团中国总部接管了西铁路明。

法国电力集团是法国最大的“央企”,承担着全法国的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的公共服务责任,是资产近2.2万亿人民币,世界500强排名约50位的能源巨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法国电力集团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出任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技术总负责人。

法国电力集团希望利用其优质的电力行业的管理标准和城市能源服务的丰富经验,从研发、技术、安全、人力资源、财务、企业标准、计划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西铁路明(昆明)照明管理有限公司。

不久前,昆明托管磨憨。据反映,磨憨经济开发区至尚勇街道共有457盏路灯,完好314盏,已损坏143盏,目前存在维护经费不足、缺乏专业检修人员等困难。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2)

磨憨维修后复明的路灯 摄影/陆国昆

在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的协调下,西铁路明迅速组织人、财、物力等资源,奔赴磨憨镇,用三天时间完成了维修工作,保障磨憨镇117套路灯设施的正常运行。

据了解,法国电力集团还参与了昆明市禄劝县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并与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就参与富源西风电项目开发达成共识,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境内外新能源市场。

法国电力集团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云南首席代表马东平说:“法国在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能够给云南提供更具实践性的经验,而云南,将是未来发展可持续城市的重点区域。”

更多的产业想象力呼之欲出

截至2021年,法国在滇投资企业62个,累计实际到位外资6811万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

实事求是来说,这个投资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说目前云南第一大外资来源国新加坡,自双方有贸易记录以来至2017年底,新加坡企业在云南累计投资额达6.85亿美元。

2017年以来,新加坡对云南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强,2021年同比增长208.35%。来自新加坡的世界500强企业丰益国际、普洛斯、丰树集团均在云南有投资布局。

云南和法国的经贸投资数据明显滞后于人文交流,所以近年来以普德赋大理国际度假项目为标志,明显加速。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3)

月前举行的由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与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滇法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对接会,法国威立雅、EDF(中国)投资、AAUPC、AREP法铁建筑设计、必维集团、法国亿可数、申凯、圣戈班管道、苏伊士等在内的多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及知名跨国企业组成的代表团赴滇,与云南就绿色产业发展领域合作进行深度考察对接。

想必不远的未来,中法(云南)绿色产业园区、中欧(云南)产业园区将不再是漫长的想象——我们旁边的中法成都生态园,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26万人,市场主体超过1.2万余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4)

中法成都生态园

更进一步来说,云南不仅和法国,应该说和整个法语经济圈,在经贸往来方面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很有希望实现自滇越铁路以来的世纪一跃。

法语经济圈,主要由法语国家国际组织(OIF)54个成员国组成,涵盖欧洲、北非、中东、西非、北美,不乏全球最富裕的发达国家,比如法国、摩纳哥、加拿大、比利时、瑞士等。

云南近邻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虽然早已不再通行法语,但仍是OIF成员国。

以越南为例,与OIF成员国中的44个建立贸易合作关系,16个OIF成员国对越南进行投资。

今年3月,越南河内举行了越南与法语国家高级经济论坛。法语国家国际组织秘书长穆希基瓦博表示,OIF在2021-2025年阶段的方向是促进各成员国与全球各国之间贸易与投资合作。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5)

呈贡区薰衣草花海,这里被称为“昆明的普罗旺斯”

从历史渊源看,云南昆明市、蒙自市,具有对接法语经济圈经贸投资合作最好的条件。

特别是昆明,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为全国唯一一座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吸引力今非昔比——37个国家、50座国外城市与昆明建立友好城市关系;92条国际(地区)航线与昆明通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6户企业来昆投资;11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进驻昆明……

正如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所说,今天的昆明,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敞越大,改革开放创新正成为春城大地上的奋进强音。

至于说如何走出一条改革创新、开放引领、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新路子?

当然是认清优势、发挥特色、形成经济、情感双重纽带。

昆明的支柱产业(昆明的产业想象力)(26)

“体验云南”活动亮相2022巴黎国际食品展

也许正如在嵩明当了十多年“洋农民”的法国农业工程师马丁•达比利所说,“吸引我的是好气候、好生态。这里是我享受理想生活的地方。”

又如在昆明金鼎1919创意园区成立甜品工作室的法国摄影师蒂艾里所说,“昆明人热情好客,让我想起法国的普罗旺斯,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所以我才会在这里定居。”

还如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李逍遥”的法国人伊戈尔所说,“欢迎大家来昆明,我在这里等你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