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只今扰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清朝的溥仪1912年宣布退位后,他便成为清朝的末代皇帝。1912年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临朝称制下宣布退位,大清朝灭亡。作为亡国之君的溥仪不仅没有遭到惨遭杀头的结局,反而允许他保留帝号,住在紫禁城接受遗老遗少的三跪九叩之礼,俨然一个小朝廷。然而有一位不识好歹的王爷却不愿意接受清王朝灭亡的事实,他甚至把复辟清王朝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最终把38个儿女送往国外,并不许他们做中国公民,他究竟是谁呢?

国内那些叛逃到国外的人的子女(他将38个儿女送往国外)(1)

他就是抗日战争时,大名鼎鼎的汉奸川岛芳子的父亲一一爱新觉罗.善耆。善耆出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866年,本是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10代嫡系后人。由于他处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清朝,虽然享尽荣华,然而清朝却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少年时习武,就是为了挽救清朝。21岁时善耆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1899年他父亲去世,他承袭了铁帽子王的爵位。

八国联军入侵后,他不但不憎恨列强各国,还把自己的儿女送往国外学习列强的先进技术,以图学习归来报效朝廷。庚子事变后他随同慈禧和溥仪逃亡西安。由于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宗旨,善耆奉命回北京与列强“和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并因此结识了让清朝遭遇国耻的日本翻译川岛浪速,两人相见恨晚并结为生死之交。

国内那些叛逃到国外的人的子女(他将38个儿女送往国外)(2)

作为铁帽子王的善耆亲眼目睹了列强在中国烧杀抢掠,并烧毁自己的亲王府,他不仅不奋起反抗侵略,还把自己最小的女儿送给川岛作养女,认贼作父。川岛把她培养成以色相换取情报的大汉奸一一川岛芳子。倘若豪格在天有灵,也会死不瞑目了。由于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善耆的亲王府,作为赔偿,清政府把崇文门正监督这个肥差交给善耆管理,并把朝廷规定上缴税由历年的30万两降到12万两,可是善耆并不卖帐,大刀阔斧整顿官吏,严整贪污受贿。

结果不到一年扣除一切费用后竟高达60余万两,他一分不拿全部上交,可见善耆是一个一心为公的清官。由于他的改革挡了权贵们的财路,遭到奕劻为首的亲王弹劾参奏,最后被罢免。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川岛的支持下,根据日本的警察法和北京的现状,组成了巡捕队,开启了中国的警察制度。而且善耆的福晋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许世英责令罚银十元,许世英此举不仅没有被责罚反而得到善耆的奖励。

国内那些叛逃到国外的人的子女(他将38个儿女送往国外)(3)

1910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被捕入狱,善耆审理此案,因在审案当中看到汪卫的《革命之决心》感觉到清朝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他认为汪精卫是个人才,为了让汪精卫为清朝所用,他曾多次和汪精卫辩论,结果是惺惺相惜并且感慨到:“如果我不是出生皇室,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汪精卫后来评价善耆: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公的进步人士,在辛亥革命后,当隆裕太后代表6岁的溥仪宣布退位时。

可以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既然自己管理不了国家,何不让有能力的人来管理呢?毕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不是他们满族人的天下。可是善耆所效忠的只是他们满族的天下,也就是一部分鞑靼人的统治。清朝灭亡后,清朝王室一直在嚷嚷复辟清朝,其中一王爷把38个儿女送往国外,并告诫他们不做中国公民,他就是爱新觉罗.善耆。善耆为了复辟清朝,在川岛浪速的蛊惑之下,大力提倡“中日提携”。

国内那些叛逃到国外的人的子女(他将38个儿女送往国外)(4)

为了得到日本人的帮助,1912年7月日本明治天皇去世,贵为皇室亲王的他居然披麻戴孝为日本天王守孝三天,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为过分的是当川岛到他家做客时,他不仅率领家人站在门口排队等候,还让自己最年轻的妾陪川岛喝酒,供他娱乐,心甘情愿地让川岛为他戴上绿帽子。为了复辟清朝他把妻女都作为他复辟的工具送给川岛,以期得到日本的帮助。当他在东北筹划的两次独立都失败后,他认识到凭借他一己之力无法达到复辟的目的。

国内那些叛逃到国外的人的子女(他将38个儿女送往国外)(5)

于是他便把剩余的精力都花在儿女们的身上,希望将来他们能完成他的心愿,他便把38个儿女全部送往国外,其中有3个去了欧洲,剩余地全去了日本。他的儿女也为复辟清朝积极奔波,然而大势所趋,他们已无法抵挡时代前进的潮流,他最小的女儿川岛芳子最后以“汉奸”罪公开枪决,作为父亲的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正所谓:

“为虎作伥卖国贼,绳之以法杀无赦。千刀万剐不解恨,遗臭万年赛秦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