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40多岁的毛姆为了躲避噩梦般的婚姻,与他的男朋友杰拉德·哈克斯顿,开始了漫长的旅行。他们游历了夏威夷、萨摩亚、斐济、汤加、新西兰、中国……最后,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塔希提岛(大溪地)。

塔希提岛是现代派绘画大师高更的隐居地,在这里毛姆了解到高更的生平,深深的被他为艺术隐居的故事打动, 并引起他对梦想和现实的深度思考。毛姆感慨良多,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出了这部闻名世界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1)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这本以高更生平为原型,讨论梦想和现实的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文坛的轰动,100年后的今天,依然出现在各大必读榜单里。

梦想和现实,是所有人一直思考,一生寻求答案的话题,这也是《月亮与六便士》被很多人作为枕边书的原因。

“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毛姆,在这本书里用一个梦幻又现实,荒诞又深刻的故事,来阐述他一生对此的思考。

40岁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一个美貌的妻子,一双聪明的儿女,过着让人艳羡的体面生活。这个看似呆板,缺少浪漫和激情的男人,有一天,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了。

他的妻子艾米,是一个美丽、精明、好面子、喜欢社交的女人。她怀疑丈夫移情别恋,抛弃了她和孩子,与女人私奔了 。他一定和某个女人在巴黎花天酒地、风流快活,大家一定会这样想。

殊不知,这个所谓的“女人”,却是“艺术”。斯特里住在巴黎肮脏的旅馆里,不分昼夜的绘画。他胡子邋遢,不修边幅,和光彩照人的证券经纪人,判若两人。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2)

没钱就去当苦力,挣了钱就买颜料画画,他疯狂的抛弃了一切,只是为了去做自己想做,且必须做的事。他变得疯狂且粗鲁,对绘画以外的事情残忍冷酷、傲慢不屑。

他对书中的“我”说:“你真是个蠢 货,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不管他会不会游泳,他都必须挣扎,不然就得淹死!”画画变成了他唯一的追求,为此他不顾一切。

一次斯特里生病了,身无分文,无法照料自己的生活。欣赏他才华的德克看他可怜,把他接到家里,让妻子日夜照顾他。德克不知道,这会给他的家庭带来多大的灾难。

斯特里勾引了德克的妻子布兰奇。布兰奇被他的狂野和肉欲所征服,疯狂的爱上了他。当德克发现了他们的事情之后,愤怒又心痛,但自己的妻子却要抛弃自己跟斯特里走。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3)

德克担心他们没有地方住,还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他们住。但斯特里对布兰奇不是爱,只是欲望,在完成了她的裸体画之后就厌烦了她。在他发现布兰奇试图用爱来操控他时,他选择了离开。

书中布兰奇说:“我无法理解斯特里,因为爱是需要无私忘我,需要柔软矜持。这些特征斯特里身上你根本找不到,除了他那无人理解的目标。”

布兰奇要爱情,要一个正常的丈夫。她知道斯特里身上有种自己真正渴望的,野心的,原始的,冒险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把她吓坏了,所以她拒绝、恐慌、爱恨交加。

在被斯特里抛弃后,布兰奇选择了自杀。对此,斯特里不以为然,他的残忍、冷漠,令人发指。唯一让他保持热情和疯狂的,只有艺术。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4)

他说:“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谈情说爱。那是软弱的表现,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女人。当我满足了我的情欲时,我就准备干别的事情了。”

最终,斯特里厌倦了文明世界,流浪到美丽的塔希提岛上。在这里,斯特里遇到了17岁的少女阿塔。阿塔对他一见钟情,她支持他画画,爱他画画的样子。

他们结了婚,住到了需要步行8公里的庄园里,与世隔绝,有时候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别人来。

阿塔为他生了2个孩子,并把画画以外的所有事情都包揽了,挣钱、家务、养育孩子。斯特里白天作画、读书、抽烟,晚上和阿塔一起乘凉看星星。

幸福的日子过了几年,斯特里得了麻风病。在当时,这是不治之症,而且会导致双目失明,最可怕的是,它会传染。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5)

阿塔哭着对他说:“别人说要走就走吧,我不会离开你。 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要是你抛下我,我就在屋后的树上吊死,我对上帝发誓。”

这个一直对他百依百顺的软弱女人,一下子变得强硬起来,让“谁也认不出来了。”

书中这样描述 斯特里的反应:“有那么一瞬,斯特里克兰德的铁石心肠被打动了,他的眼里涌出泪水,慢慢从脸上滚落下来。”很难想象,这个抛妻弃子,抢朋友妻子又抛弃,不顾道德、廉耻的混蛋,能为一个女人流下泪来。

被问和阿塔在一起幸不幸福的时候,他说:“她从来不干涉我,她给我做饭,照看她的婴儿,我让她做什么,她做什么。我想从一个女人身上得到的东西,她都给我了。”

这大概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完美结合吧,完美的就像是梦境,一碰就碎。

斯特里拒绝治疗,他用最后的几年,在小屋里疯狂的绘画,最终完成了一副“深邃又震撼”、“明亮又阴暗”的绝世神作。这幅即使不懂艺术的人,看一眼就被震撼的画,按照斯特里的遗愿,在他死后就被阿塔和小屋一起烧毁了。

这幅作品的原型,就是高更的巨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高更的死前的绝笔之作,也是他的巅峰之作。

斯特里创作场景和高更如出一辙,其意义也高度统一,表达了对文明的厌倦,和对自我生命的深彻领悟,从精神层面去寻找心中的终极乐园。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6)

很多人觉得这幅画被烧毁了可惜,这正是毛姆的特殊用意。斯特里最终寻到了自己的“月亮”,既然寻到了,无所谓存不存在,所以让阿塔烧掉了。正如他画了画,也不卖了挣钱,就是为了找寻心中的艺术一样的纯粹。

毛姆评价斯特里:“他可恶又伟大。”可恶的是,他不顾妻儿的死活,不懂得感恩,布兰奇因他而死,态度却残忍冷酷,他粗鄙、自私,让人讨厌。伟大的是,他对艺术的疯狂,高尚又纯粹。

“月亮”,很多人理解为梦想。“六便士”,很多人理解为现实中的金钱、爱情、社交、道德、欲望,等一切世俗。《月亮与六便士》让人思考的不是应该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而是用一生寻求二者的平衡。

毛姆何尝不是一直在找寻这种平衡的状态。虽然,他风流多情,却非常的自律,上午雷打不动的写作,下午运动、社交,即使旅行中也保证每天规律的生活。

神奇的是,他每天仅需3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却建树颇丰,名利双收。他一生共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30多部戏剧,此外游记、回忆录、随笔集、文艺评论等不计其数。

他写下了《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面纱》等世界级名著,至今被奉为经典。但这著作等身的成绩,一点没影响他旅行、运动、绘画,读博士,从15岁恋爱到80岁。

毛姆最完美的婚姻(40岁抛妻弃子去追梦)(7)

他精彩的一生,被很多人艳羡。他自传里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英国作家伊夫林·沃说:“毛姆活得值,去过所有的地方,见过所有的人,吃过所有的东西。”

马尔克斯曾说,毛姆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奥威尔说,现代作家里毛姆对他影响最大;村上春树会时不时将毛姆翻出来读;张爱玲把他当做“偶像”。

毛姆把他精彩的生活写进作品里,笔触辛辣又温情,格局宏大又细腻,他对人性的洞察、人生的思索,睿智又大胆,被誉为“天才小说家”。

近100年前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现在读来,依然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关于梦想、生活、爱情、欲望、金钱和自我。这正是这本书的现代性和超时间性,也因此让它100年来,畅销至今。

关注@倾叶轩 用感性观察,用理性思索, 在荒芜的世界,种植希望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