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环上到手臂(随时随地在身边)(1)

本来,今天要发避孕专题的终结篇,馨小医心有三分「人生相逢,自是有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不舍,但一觉起来,发现那么多人要在优衣库试衣间约起,「祖国需要我」的使命感又被召唤起来,必须尽心尽职做好避孕知识的科普。一时间意气风发,光芒万丈,浮想联翩,喜笑颜开!忽然,老板走过来……

节育环上到手臂(随时随地在身边)(2)

哭 着 开 始 码 字。

最后一期,说说耳熟能详、雄霸上一辈避孕生活的「环」。

环学名宫内节育器,因为以前多为环形,所以民间一直沿用了这个称呼。现在国内外所使用的节育器已从最初的环发展到各式各样的形状了。

「上环」,即在月经周期开始的几日内由医生把避孕器插入子宫内。避孕成功率超过99%,可长年使用,且取环后仍能恢复受孕能力。

听起来,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既能长期使用且价格也相对便宜的避孕方法。

据统计,我国有40%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约占全球的60%使用率远大于口服避孕药

当然,如此高的使用率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它成为倡导的避孕手段。但针对这种方法带给女性的诸多伤害也一直备受争议。

节育器真得就是在不断刮擦子宫壁?

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先来了解一下宫内节育器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按照作用机理,节育器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惰性宫内节育器

活性宫内节育器

但前者已在1993年停产。

活性宫内节育器即在惰性材料做成的支架表面涂上活性物质,干扰精子的生存、运行及受精,干扰受精卵的运行及着床来实现避孕。

具体来说,即通过前列腺素、铜离子或微量孕酮间接干扰子宫内膜细胞的代谢,从而影响子宫内膜,使其无法与试图着床的受精卵同步发展,导致受精卵没有合适的「土壤」进行种植,最终被排出体外。

另一外面,节育器放进子宫后,因为压迫刺激,会让子宫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这种局部免疫能力可以杀灭宫腔内活动的精子和受精卵。不过,节育器造成的这种无菌性炎症,反应强度并不大,对人体自身没有害处。

这样来看,「节育器其实就是刮宫流产术」的说法并不合适,它夸大了节育器的物理作用,而忽略了其更为主要的生物化学作用。

然而,每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其弊端,节育器也不例外。

放置节育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感染、白带增多、疼痛、月经异常,甚至是子宫穿孔(所以,如果决定「上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而且,节育器还可能出现移位、脱落等。

此外,还有很多人担心节育器会诱发子宫内膜癌,不过根据目前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节育器反而对降低癌发风险有一定影响。

也许,宫内节育器是上一代人的无奈,也并非是避孕方法的首选,但它却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是否适合使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好啦~讲完节育器也就接近本次专题系列文章的尾声了!不过,在全国人民都想预定优衣库2人间的今夜,馨小医怎么可能只贡献这一种避孕法子呢~

在过去的三周里,馨小医共陆续推出5篇文章,分别讲解了如何计算安全期,如何正确使用套套、服用避孕药的利与弊、结扎术的利与弊以及今天的「上环」。

关注馨医在线微信号(xinyi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