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打卡笔记一直是使用微头条的方式记录的,发现展现量不高,阅读量也不高,关键是用微头条发布后,不好弄成合集,这些笔记其实更主要的是给我自己存储的既然称为常识,意思就是不必过于精通,知道就好用文章的形式发布,更有利于创作合集,方便查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写作必备经典句子集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写作必备经典句子集锦(文学常识打卡笔记第21天)

写作必备经典句子集锦

之前打卡笔记一直是使用微头条的方式记录的,发现展现量不高,阅读量也不高,关键是用微头条发布后,不好弄成合集,这些笔记其实更主要的是给我自己存储的。既然称为常识,意思就是不必过于精通,知道就好!用文章的形式发布,更有利于创作合集,方便查找!

今天学习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它和《红楼梦》并称为古典文艺的双壁!同时也被列为古代四大名剧之一。四大名剧分别是《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如果《西厢记》放在今天,在电影市场上映的话,会天下夺魁,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西厢记》的故事并不是王实甫的原创,作者然人名没有书的名字火,就像我们知道的高进,也属于人不火歌火。故事来源于元稹的《莺莺传》,如果你不知道元稹是谁的话,说到一句诗,你肯定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就是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看过金庸《神雕侠侣》的人,对于李莫愁经常动不动就发出这两句诗的感慨应该很熟悉。《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敬称。 "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以第三人称叙事的说唱文学。他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显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莺莺传》没有火起来,后面王实甫经过加工之后彻底火了,这个就像汪峰的歌曲《春天里》刚开始传唱度不高,后面经过旭日阳刚的翻唱,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西厢记》里面的小丫鬟红娘,也被后人称为媒人的代名词。

整本书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语言也很有特色。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传递了要敢于追求自由,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关于封建礼教吃人的一些刻画,鲁迅的《阿Q正传》和巴金的《家》都有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