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童谣:“腊月二十八,抓紧把面发”,到了二十九,还要蒸馒头。因为今年没有年三十,如果需要蒸馒头,也需要在腊月二十八,把馒头蒸掉了,在有年三十的日子里,腊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天,俗称“小除夕”。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称“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且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腊月二十九不仅有“蒸馒头”,还有“上坟请祖上大供”等习俗。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1)

《偈颂十九首其一》

宋代:释绍昙

腊月三十日,腊月二十九。

等是岁华终,无事穷相守。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2)

1、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3)

腊月二十九之所以有蒸馒头的习俗,也是因为年初一到初五,不再蒸制主食,所以要在除夕前把主食全部处理妥当。蒸上很多馒头。馒头用处多:一是自己家里吃的,二是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三是当作供品使用。蒸馒头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满满。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4)

2、二十九,去打酒

平时我们看电视剧里,英雄好汉,一次性就喝很多酒,这些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作物收成不高,家家户户都没有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所以一到春节,老百姓才有机会品尝美酒,而且这种美酒基本上是现在的黄酒。所以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很多老百姓都会用一个容器,买一些酒回来,除夕跟家人一起享用。儿时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5)

3、二十九,祭老祖

中国人是讲究传承的,传承的不仅是文化,而且是一种孝道,所以腊月二十九,老百姓都会上坟请祖上大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风俗,到了腊月二十九,老百姓都会准备丰盛的供品,祭拜祖先,俗称“上年坟”。“上年坟”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一种怀念,缅怀祖先,祈祷来年平安顺利,事事如意。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6)

4、二十九,赶过年

春节是汉族人们的节日,所以针对少数民族,会有不同的节日,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是土家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俗称“赶过年”。大家知道什么是赶过年吗?因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是在腊月二十九,比我们的传统佳节春节提前了一天,因此,叫做“过赶年”。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7)

当然,据说,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是土家族的先辈们,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外敌。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提前一天来过年。

腊月二十八习俗蒸馒头 民谣二十九蒸馒头(8)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除夕夜了,年夜饭准备好了没有?鞭炮声里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新的一年到来了。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