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1)

2017年武汉大学法学学科顺利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历次国内法学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根据2019年度QS全球法学院排名,武汉大学法学学科位列全球第50-100位,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被誉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现拥有1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首批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设有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比较法与中国法"硕士项目。

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

法学院学术机构和研究平台完备。现有34个研究机构,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高端智库(首批)、2个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研究基地,主办有《法学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中国国际法》、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中国环境法学刊》)、Climate Law(《气候法》)和《环境法评论》等学术刊物。

武汉大学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62人,形成以1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为主的学术领军队伍和青年创新团队。

法学院国际交流活跃。与法国巴黎十一大、里尔二大,德国哥廷根大学、马尔堡大学、萨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荷兰伊拉斯莫斯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学机构

法学理论教研室 法制史教研室 宪法与行政法学教研室 刑法学教研室 民商法学教研室 诉讼法学教研室 经济法学教研室 环境法学教研室 国际公法学教研室 国际私法学教研室 国际经济法学教研室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2)

法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招生计划(统考)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3)

202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成绩核算

1.法学硕士

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各占总评成绩50%。复试综合成绩包含专业课笔试成绩(占复试综合成绩50%)、综合面试成绩(占复试综合成绩30%)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占复试综合成绩20%)。总评成绩、复试综合成绩、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均为百分制,不低于60分为合格。其中总评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有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总评成绩计算:

总评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25% 综合面试成绩×15%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10%

2. 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

初试成绩占总评成绩60%,复试综合成绩占总评成绩40%。复试综合成绩包含综合面试成绩(占复试综合成绩75%)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占复试综合成绩25%)。总评成绩、复试综合成绩、综合面试成绩、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均为百分制,不低于60分为合格。其中总评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有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总评成绩计算:

总评成绩=初试成绩÷5×60%+综合面试成绩×30%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10%

2020年武汉大学法学院招生指标与复试分数线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4)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5)

法学院2019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学):

李龙主编、汪习根执行主编:《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宪法学》编写组:《宪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马克昌主编,莫洪宪执行主编:《刑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江国华编著:《中国行政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四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三版)

梁西主编、曾令良等修订:《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理学:

李龙主编、汪习根执行主编:《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曾宪义等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枫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宪法学:

《宪法学》编写组:《宪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行政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江国华编著:《中国行政法总论》,武大出版社2017年版

刑事法学:

马克昌主编,莫洪宪执行主编:《刑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张明楷著:《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民商法学: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王利明、杨立新、王轶、程啸著:《民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陈本寒主编:《商法新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范健、王建文著:《商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赵中孚主编:《商法通论》(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徐静村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 ),法律出版社2012年

行政诉讼法学: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四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民事诉讼法学: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三版)

占善刚、刘显鹏著:《证据法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

经济法学:

漆多俊、冯果主编:《经济法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冯果:《公司法》(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孙晋、李胜利著:《竞争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张荣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八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7月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汪劲主编《环境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国际法:

梁西主编、曾令良等修订:《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梁西著、杨泽伟修订:《梁著国际组织法》(第六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曾令良主编:《国际公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杨泽伟著:《国际法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罗国强著:《国际法本体论》(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国际私法: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肖永平著:《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永平著:《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肖永平著:《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郭玉军编著:《冲突法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何其生著:《比较法视野下的国际民事诉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主编:《国际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漆彤主编:《国际经济法》,汕头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漆彤著:《"一带一路"国际经贸法律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成绩核算

1.初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外语面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专业综合面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总评成绩、外语面试成绩、专业综合面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均实行百分制,不低于60分为合格成绩。总评成绩、复试综合成绩、外语面试成绩、专业综合面试成绩任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总评成绩的计算公式:

总评成绩=初试成绩÷5×60%+外语面试成绩×10%+专业综合面试成绩×30%

4.考生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评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019年武汉大学法学院招生指标与复试分数线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6)

2018年武汉大学法学院招生指标与复试分数线

法学界五院四系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7)

#法学院##五院四系##武汉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