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经过校级、区级的层层遴选,我有幸参加了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回望本次赛课走过的点滴,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童话《小毛虫》,就神奇地浮现在脑海中。也许自己是语文人的缘故,也许是自己的嬗变和小毛虫的蜕变过程一样。故事中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一切的小毛虫,在叶片上笨拙挪动的小毛虫,尽心竭力编织茧屋的小毛虫,羽化成蝶破茧而出的小毛虫形象越来越清晰。茧屋中小毛虫“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的内心独白不正是自己的向往与追求?
快乐的毛虫:知之而行
接到赛课任务的我,凭着自己的眼缘选择了《盘古开天地》这篇经典课文,而我深知“经验是前行的拐杖”。在短短的两天内,我经历了“深宵灯火漂白了四壁”的苦读,翻阅各类教学杂志,上网查找各类教学设计,搜集名家的视频课进行聆听揣摩,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读刊观看视频的过程,找到了不少有新鲜感的创意。知之而后行,并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模仿。此时的我,就像一条刚出生的小毛虫,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一片叶子是小毛虫的快乐世界,一篇课文就是我的快乐人间。
倔强的毛虫:行之敬畏
两天后,课基本设计成形,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第一次试课。自以为搜集了很多教学设计和名家的视频,一定能够模仿成功。整节课热热闹闹地完成了,而评课时王朋霞校长的一番话触动了我,她说:“老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只有平时厚积,才能在用时薄发,你的积累很丰厚,但被模仿拘住了手脚,一堂课的精髓就是那些别人无法模仿的东西,朗诵、处理字句、结构等可以模仿,但在拥有相当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选择的切入点是无法模仿的,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以为课堂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的课堂我做主,但是那一刻才认识到它也是客观的存在,于是我开始对课堂心生敬畏。
第一次冷场。试课之后修改,修改之后再试课。当进入另一个孩子们思维比较活跃的班级时,同样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自学后,进入班级交流环节。没想到这个班的孩子辩证思维太强,想象神奇时钻入死胡同,陷入以下盲区:一是易求证故事神奇想象真假与合理;二是易被情节吸引,题外话不断,忽视对故事优美语句的赏析,孩子们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拉了好久才回来,看来,科学的学前测试和适当的学中支架一定要加上。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埋头于教材之中,还要抬起头来关注你的学生,把教和学把握在手中。唯有预设了才能从容,唯有从容了才能自信。此时,我开始对实际学情心生敬畏。
第一次跨校邀请名师。做出如此决定,源于王朋霞校长的一句点拨:“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身边的榜样与力量才是不竭的源泉。”于是,我除了拜陈文创老师为师,还邀请了区教研室的专家、其他兄弟学校的名师共聚一堂。我先试讲,然后大家各抒己见,谈感受、提建议,有时为了一个小环节的设计会争论半天,直到达成一致意见。讨论过程中,我常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时开始对团队力量心生敬畏。
故事中的小毛虫看着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尽管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但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我也一样,敬畏教育规律、敬畏语文之道,开启了闭关修炼模式。
结茧的毛虫:行而后知
敬畏是真正成长的开始,我努力尝试,潜心钻研,行而后知。
再一次经历了几个伏案苦读的深夜,一遍遍研读文本,一点点反复考量细节。 话语的魅力要通过读来品味,我从三处经典名句入手,设计了想象画面读、有感情引读、朗读古诗方法迁移读,迈上了磨课路的第一步台阶:着眼于朗读,追求一点出彩。
当我渐渐明白语文教学是智慧的教学,需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流淌着生命的灵动这一理念时,备课思路拓宽了。以“探神奇、悟精神”,“巧鉴赏、明特点”两大任务串起课堂,迈上磨课路的第二步台阶:着眼于流程,追求一面出彩。
框架已定,我在细节选择处徘徊,然后呢?继续前行!尼采提出人的精神有三变: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本课的备课历程,我大体上就经历了类似的“精神三变”。要想挖得更深,我必须先变骆驼,来者不拒。读文本、了解神话的写法,查与盘古有关的材料,听大家的建议。可是搜集越多,听得越多,眼前一片繁花似锦,又不知该何去何从?豁出去了,就成了“狮子”。自己判断、抉择、做主,有舍才有得。于是静下心来,再回归文章,与学生对话,与作者、人物共呼吸,终究体会到“婴儿”般的美好、纯真,最终确定了几处有利于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细节,决心坚守语文的本真,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自此迈上我磨课路的第三步台阶:着眼于语言,追求品味出彩。
再一次试听后,我感觉自己使出了洪荒之力,而一路辅导我的陈文创老师却说:“教学《盘古开天地》就是教学生如何读神话,归根结底就是读神话时该读什么?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读些什么?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地引出新思路,让思维在课堂里生长。”在他这种观点的引领下,我再次进行了文本细读,发现了很多文字背后的写作规律,于是我对课进行了再次设计。
①在误读的地方纠正。如:想象的真假与合理。
②在漏读的地方提示。如:神话的“话”之美丽,古人对自然解释的智慧。
③在浅读的地方深化。如盘古的精神,盘古被视为创造世界的神,他的身上展现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敢于开创、乐于奉献、不屈不挠。文字间流淌着英雄形象,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精神也要不断地被传承、弘扬、发展。
④在视角局限的地方拓宽。如比较不同版本的《盘古开天地》,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从而为学生创造性复述《盘古开天地》做好准备。自此,我的磨课之路迈上第四步台阶:着眼于学生,追求生成出彩。
故事中的小毛虫,忘掉眼花缭乱的世界,认为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我每一次磨课也是在尽心竭力地织茧,没有作茧自缚哪有破茧成蝶?
羽化成蝶:知行合一
自然界中,时间到了,蚕蛹会吐出一种水在蚕茧上,沉睡茧中的蛹,就“咬”破自织之“茧”,羽化成 蝶 。我也在 不断的磨课 中,羽化成蝶,知行合一。
终于我发现课 文 教学并不是我教 学 生活的全部 , 如用长远的目光来看, 让孩子们具有文体意识,探寻神话故事的 阅读 方法 才是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于是,在学习《盘古开天地》 时, 我充分发挥起始课的作用 , 引导孩子们 归纳 学习神话的 方法,感知阅读的厚度; 在 阅读 不同版本 时, 引导孩子们 精心比较, 发现异同 ,挖掘阅读的深度; 谈喜欢的版本 时, 引导孩子们走进创作者的内心 ,触摸阅读的温度; 布置作业 时,同类推荐, 引导孩子们巩固品读神话的方法 ,拓展阅读的广度。从 这 几 个维度形成系统策略,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养成阅读习惯 ,也为 整本书阅读 效犬马之劳, 远比只关注内容情感更有意义。
故事中的小毛虫终于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 破茧成蝶,而 数天 之内 ,我这 条 语文小毛虫,蜕去丑陋无用,变得智慧美丽, 又一次 完成了破茧成蝶的嬗变。我的故事还会继续 ,而这种轮回也会不断上演, 在这一次次的磨课赛课中,每一次都有遗憾与不完美,但我学会了与课本对话,我寄执着于明月,只愿知识入生心;学会了与编者同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课课通;遇到了最美的同行,他山之石可攻玉;也遇到了 全新的自我 ,而今迈步从头越 ......
我昨天的故事正在一些老师们身上发生,也正在一些老师们身上孕育,即将发生。
最后我用《小毛虫》课文中的一段话结束我成长故事的讲述: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大家快看,一只,两只,三只.......一群群抖动着五彩斑斓翅膀的蝴蝶正在我们的教育大花园中翩翩起舞!
【作者简介】吕宏晓,女,南阳市第二十三小学语文教师。从教22年来,从识字教学到多文本阅读,从整本书阅读到作文教学,躬身实践,积累了大量教学实践材料。她在2019年11月昆明举办的第九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做实践汇报,被聘为“整本书活动专家”。她先后获得“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本次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
来源:吕宏晓 卧龙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