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水浒传》里谁最倒霉,那一定是青面兽杨志。

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出身名门,人生的起点不低。他考取过武举人,官至殿司制使,人生的道路走得比较顺畅。可是,每次当杨志志得意满之际,老天爷就会跟他开一个玩笑。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1)

第一次,是杨志奉命押送花石纲。运送花石纲的船只经过黄河时,不小心翻船失陷。杨志交不了差,不敢回京城复命,只好在江湖里避难。

第二次,是杨志受梁中书的派遣,押送价值10万贯的金银财宝,即生辰纲,给梁中书的岳父蔡京祝寿。不巧的是,押送途中,晁盖、吴用等7人用下了蒙汗药的白酒迷倒包括杨志在内的押送人员,劫走生辰纲。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2)

杨志这个“运输大队长”,真是不合格呀。

那么,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哪个罪过更大?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花石纲和生辰纲分别是什么东西。

先说花石纲。

在《水浒传》 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里,杨志与林冲不打不相识,结交为朋友后,曾经说了自己运送花石纲的事情。他说:“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这里的“道君”,指的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之外,还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因此民间称他为“道君”。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3)

众所周知,宋徽宗是一个艺术家,在绘画、书法、文物收藏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俗话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既然皇帝有这爱好,蔡京等人就会挖空心思在民间搜罗奇花异石,千里迢迢地运到京城去,这就叫“花石纲”。

其实,单纯从民间搜刮点奇花异石,倒也没有什么,可奉旨办理花石纲的差官们,拿着鸡毛当令箭,趁机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给老百姓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在差官们的搜刮下,被征花石的人家被搞得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因此民愤极大。北宋末期规模很大的方腊起义,诱因之一就是花石纲。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4)

杨志运送的花石纲,来自于太湖,满足宋徽宗修建万岁山的需要。高俅一共派了10名制使去太湖,除了杨志黄河里翻船,其余9人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样一来更显得杨志无能。所以杨志后来回到京城,花钱打点枢密院上下,希望回去继续当殿司制使,高俅却将他大骂一通: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随后高俅将杨志赶走了。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5)

接着说生辰纲。

花石纲常有,生辰纲却不多见。这是梁中书给他岳父蔡京送的一份生日礼物,由于价值不菲,高达10万贯,因此需要派一个武功高强、办事得力的人帮他押送,杨志是最佳人选。可惜,由于梁中书府中的谢都管和两位虞候也一同前往,导致杨志无法有效约束军士,致使被吴用等人钻了空子,劫走了生辰纲。

杨志押送花石纲怎么翻船的(杨志先后搞丢了花石纲和生辰纲)(6)

单以价值而言,生辰纲远远超过花石纲。可是,花石纲是皇帝交代的公差,生辰纲只是私人的差事,两者的性质大不一样。杨志搞丢了花石纲,罪过大于搞丢了生辰纲。可是,搞丢了花石纲,并没有什么人来认真追究杨志的责任;倒是搞丢了生辰纲,会让梁中书和蔡京雷霆大发,因此杨志根本就不敢回京城,走投无路之下,直接溜之大吉,奔往梁山。

那里,才是他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