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东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的一生有多传奇,以至于被戏称为大魔导师,位面之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东汉光武帝刘秀真实身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东汉光武帝刘秀真实身份(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光武帝刘秀真实身份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东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的一生有多传奇,以至于被戏称为大魔导师,位面之子。

光武帝刘秀也是网络上聊的非常多的一个皇帝,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文治武功方面也是可圈可点,但在各个方面都有皇帝能够超过他的。说起这位光武帝,人们想到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逆天的运气,他碰到了什么困境,老天爷都在帮他解决掉,生怕他死在战场上了,简直就是自带主角光环,所以网上很多人戏称他为位面之子。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的先世,由于推恩令的缘故从列侯递降,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一个济阳县县令这样一个小官员了。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刘秀和兄妹便成了孤儿,被叔父刘良抚养,成了普通的百姓。新朝天凤年间,刘秀到长安,入读太学,结识了一大批名士,这些人后来就成了刘秀的班底。这也能看出来刘秀能力还是很出众的,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类比一下就是现在的清华北大,只是学的东西不一样,但在当时就是顶级人才的集中地,刘秀在这里结识的邓禹等人后来成了“云台二十八将”,就可以说明这些人的能力。

新朝末年,由于王莽改制的盲目复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地方豪强和平民百姓的利益,再加上水旱等灾害频繁,中原各地民不聊生。最终,赤眉,绿林等十几股农民军队发动起义,地方豪强也乘机倒戈反对王莽,顿时间,天下大乱。刘秀在此间经过了深思熟虑,确定了天下大乱,决定起兵。

刘秀等人在南阳郡舂陵起兵,但当时刘秀的军队数量少而且装备差,刘秀初期领兵作战因此败退,之后刘秀说服了下江兵首领王常加入,在第二年正月击败了新朝的军队,击杀了新朝军的将领。公元23年二月,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主要将领拥立为帝,但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不满,只是迫于绿林军势大,再加上有强敌在侧,只能接受事实。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复用汉朝旗号。这个举动震动了新朝,王莽当即派遣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集结各州精兵共四十二万向昆阳和宛城出发,意图消灭新生的汉朝政权。

昆阳之战,这一战是刘秀的成名之战,也是因为此战刘秀喜提大魔导师的称号。很多人都说刘秀能赢这场战争靠是天降陨石,但实际上,任何一本史料的记载都没有陨石的事,记载的都是暴风雨,由于暴雨导致新朝万余军队掉到水里被淹死,其余的都是刘秀和昆阳城将士的拼死作战。公元23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颖川,与严尤,陈茂会合,迫使刘秀撤回昆阳,昆阳的守军只有九千人,想要放弃昆阳退守荆州,刘秀说服了众将固守昆阳,自己率领十三名骑兵到定陵县等地调集援军,总共调集了一万七千精兵。昆阳两三天就集结了十余万军队,王邑下令围攻昆阳,严尤建议绕过昆阳直取宛城,王邑不听,坚持以十万大军攻打昆阳。昆阳城的战争绿林军打的十分艰苦,守将王凤一度动摇,想要向王邑投降,但王邑不准,决心踏破昆阳城,这使得守军知道只有拼死坚守等待援军才有生路,于是更加顽强的与新朝军队搏杀。王邑仗着自己兵多粮足,占据着绝对优势,继续攻打昆阳城,使自己的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城下。新朝军和绿林军在昆阳的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五月底,宛城的军队在绿林军的围困下被迫投降,刘秀将这个消息以及绿林军增援即将到达昆阳的消息传到了昆阳,昆阳守军士气高涨,而新朝军则士气低落,绿林军士气上已经占据了优势。六月,刘秀率军到达昆阳,为鼓舞士气,亲自上阵杀敌,新朝军被打得大败,后来,刘秀率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极大的鼓舞了绿林军的士气,并打击了王邑王寻的锐气。同时,刘秀将宛城的援军即将到达昆阳的密信射入昆阳城,同时也让新朝军得知,新朝军由于在昆阳城下苦战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攻克,再加上得知宛城的十万军队要到来,士气更加的低迷。刘秀率领三千敢死队冲击新朝军的中坚,王邑轻视刘秀,只带着万余人出战刘秀,并严令自己的部队,没有命令不得出战,王邑王寻出战刘秀,但不是刘秀敢死队的对手,被刘秀杀得溃败而逃,由于王邑的命令,新朝军没有人主动支援王邑的军队作战,最终刘秀击垮了王邑的军队,冲垮了王邑的军营,斩杀了王寻,新朝军失去了指挥中枢,立刻变得混乱,这时候,昆阳的守军看到刘秀率领的敢死队获得了胜利,也打开城门进攻,和刘秀两面夹击大败新朝军,新朝军大多数都是强征的百姓,没有作战能力,于是相互推搡,各自逃散了。恰巧又遇到大风和暴雨,屋顶都被风吹倒了,新朝军队有万余人都掉到水里淹死了,王邑等人只带着少数骑兵逃走了。

昆阳之战虽然人数差距悬殊,但刘秀能打赢这场仗靠的还是自己的能力。新朝军队虽然有四十二万,但大部分都是强征的百姓,没有什么战斗力,刘秀军的战力要远高于新朝军。刘秀决定固守昆阳展现了他的魄力,也最终成就了他,刘秀多次指挥军队以及亲自上阵杀敌展现了他的军事能力,而王邑等人指挥能力不足也就给了刘秀机会。最后的大风和暴雨只是锦上添花,就算没有这场暴雨,刘秀也可以打赢这场仗,昆阳之战更多的还是刘秀个人能力出众,而不仅仅是因为运气。

昆阳之战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覆灭。刘秀在南下攻城略地时,刘縯被刘玄所杀,刘秀知道是因为自己功高震主,强忍着悲伤,返回宛城向刘玄请罪并不敢为刘縯服丧,期间极为谦逊,刘玄看到刘秀如此表现,反而有些自愧,所以刘秀不但没有获罪,还被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之后不久在宛城迎娶了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公元23年十月,刘玄派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安抚河北民众,恰逢此时,河北之地大乱,刘秀率军取得了南栾之战的胜利,平定了河北的乱局。随着刘秀在河北势力日渐壮大,这让刘玄感到不安,他派人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让他交出兵马,返回长安受封,刘秀以河北未定为由,拒不领命,不久,刘秀派人斩杀刘玄派来监视和上任太守的人,与刘玄公开决裂。刘秀在河北进过激战平定了农民军,受降了数十万农民军。公元25年,冯异等人在洛阳城外取胜,刘秀率军返回蓟县,群臣劝谏刘秀称帝,但都被拒绝了。群臣以谶语为据,再次劝谏刘秀称帝,刘秀最终答应,于公元25年8月5日在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后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称刘秀所建立的汉朝为东汉),刘秀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称帝后,扫平了洛阳,定都于此。之后打了数场战争,扫平关中,收取关东,平复陇西,攻略川蜀,自此平定了天下,结束了将近20年的战乱。

刘秀这一生在军事上有很大的建树,而且大多都是靠着自身能力的,将中国封建时期的皇帝按照能力派个序,刘秀绝对能排到第一梯队。刘秀虽然说运气很好,但也不是单纯靠运气的,昆阳之战刘秀已经打赢了才来的大风和暴雨,只能算一个锦上添花,不能起到绝对性作用。大魔导师,位面之子这种称呼虽然给刘秀添加了一些传奇色彩,但也在变相的否定刘秀的个人能力,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基本都是靠自己,论能力刘秀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皇帝了。而且刘秀还有一点是在所有皇帝中凤毛麟角的,那就是仁义,刘秀论仁义在所有皇帝中都是名列前茅甚至是第一的程度。刘秀带兵打仗没有过屠杀百姓的行为,而且所有对东汉朝廷有功的大臣全都的到了善终,前者很多皇帝都能做到,但后者就没几个能做到了,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把手底下的功臣几乎杀完了,其他皇帝也或多或少的杀过开国功臣,只有少数几个皇帝让手底下的功臣得到了善终,刘秀就是其中之一,就冲这一点,他仁义之君的名声也是实至名归的。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尤其还是开国皇帝这样的历史人物要客观的去看待,虽然他们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有一点运气加持,但也不能否定他们的能力。类似大魔导师,位面之子这类称号无异于夸大了刘秀的运气贬低了他的能力,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来说是很不利的。我们还是要客观的评价历史,不要被网上的一些传闻误导了我们。

我每天都会更新点历史事件以及个人的看法,要是大家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在底下留言,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点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