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

金三银四渐行渐远,关于职业的话题却一直很近。几乎每年关于“大厂or工作室”的选择都会被拿出来争论一波,甚至在去年还一举登上热搜,两大阵营各执一词,各抒己见,各有所好……

“如果条件允许,你更愿意进大厂还是设计工作室工作?为什么?”

上个月我们在@设计青年 微博关于“大厂or工作室”发起了互动话题,评论区很热闹,也看到了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观点,于是我们与其中的9位朋友进行了第二次对话。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2)

很多问题的终点都不是一个标准答案,不是所有青年对于宇宙尽头的理解都是编制,在每一个观点之后都站着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人。

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如边看边思考吧!

友情提示:

1.观点足够真诚,同时也足够长

2.不搞对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3)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4)

肯定是大厂了,大厂各种制度很完善,你不会去担心一些小问题影响员工的基本利益,注意!是基本!在大厂的时候虽然很多东西很一板一眼(在我这其实非贬义词),但你永远不会担心财务算错帐,导致你少发工资,也不会有看不懂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工资算法,一切都是一目了然。老板更不会哪天突然觉得1:1调休划不来,想要做更改。总之,在大厂你需要烦恼的只有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其实在毕业以前我是非常向往工作室的,就觉得好像这地儿贼酷,天然带着一股特立独行的劲儿,但现实是,最酷的永远只有拥有个人工作室的老板;另外,虽然辛苦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倒是真的,前提是你愿意主动学,被动的学…(嗯,大家都吃过学习的苦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学到很多东西的背后你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但工作的效率是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去消化的,你所谓的学到了,是真的学到了吗,我觉得要打个问号…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5)

⼩⼯作室也蛮好的,没那么多规章制度(因为⼈少,有时候迟到⼀点也没事)跟着⽼板可以经历整个项⽬,能学到的东⻄很多,就算之后辞职了能就业的⾯也更⼴了不⽤应付太多的社交,没⼏个⼈,⼤家关系都蛮好的。办公环境是带⼩院的⼩楼,没有写字楼⾥办公那种枯燥感,个⼈很喜欢。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6)

对于刚出来工作的设计小伙伴,第一家公司的格局绝对会影响你的思维格局,条件允许进大厂是首选!

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清晰而且有野心的话,必须进大厂。福利这块是绝对优势,所以才会对人才门槛设置得足够高。毕竟大厂的管理模式,是功利和高效的,会让你把一样东西做精了,态度和天赋是这时期的buff。

大厂面对的客户也是各领域的头部公司,有可能就是未来你跳槽的公司,平台带给你的资源就是优质的资源,一般工作室出来的不一定能爬得上去的资源。提案细则,版权法律界限,在大厂里你有留意就能拿到标准答案。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7)

目前这个阶段,就我个人而言,我会更倾向于工作室,原因有这么五个吧。

一是我对服务设计很感兴趣,做这个行业我会很开心,目前只想找这方面的岗位,而我关注的或者平时获取相关资讯的都是工作室或者说是中小型企业,当然这也是我不太主动去搜集相关信息,不了解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服务设计岗;

二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的甲方大多是没有充足的资金选择大型公司进行合作,更多会选择高校/工作室/独立服务设计师进行合作;

三是我没有很专一喜欢的领域,目前还是喜欢乙方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的新鲜感,当然这也是我不太主动去搜集相关信息,不了解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服务设计岗;

四是我对我自己的能力不太自信,本科时候的项目都是设计全流程,我基本功很差,所以只专注于前期和整体把控,合作式项目跟擅长后期的室友合作,很开心也很顺利。但是遇到毕设这种需要单人走完全程的时候,天呐,那暗无天日的大半年,被打击得天天担心是否能够毕业。入职后,感受到了工作后的“环节专业性”,不像本科的全流程,我也差得远,但是我在很开心地学习,毕业后就觉得人生太快乐了哈哈。综上,我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会够得上大厂。

五是我希望自己是在生活的,本科时候的朋友都在长三角发展,在北京就是自己一个人,而我又不喜欢自己出去玩(懒得很),在我的潜意识里,大厂是会更忙碌的,没有平白无故来的那么高的工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8)

先说结论:如果条件允许,肯定是优先选择进入大厂,但根据经验,“条件允许”应该这样理解:

条件允许:初高中美专路线,各大一本美院视传、数字媒体、动画等专业;校招被大厂包揽,毕业证到手结束实习期直接转正,在大厂逐级晋升成为大牛。

条件不允许:半路出家入美专、非一本美专毕业;自主择业,运气好:有点名气、非设计行业公司急需个设计岗位,刚好能填这个坑;此外:缺设计岗位的各类公司、血汗工厂型外包设计公司/工作室…

另外,还有一种“允许”叫老天赏饭型,就不详述,此类大牛在大厂一般也待不下去,亦不屑开工作室,一人便创造天地。

现实赤裸裸,虽说大厂也看作品和能力,但大厂招聘设计类岗位,从人才素质、招聘时间效率考量,优先还是到头部美专院校直接校招的成功率会更高;若是招聘有经验的设计师岗位,除非有非凡的作品水平和一定的个人知名度,否则很难获得一个空降的机会。

那我不是头牌美院毕业的,岂不是没机会了吗?那也不是,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属于上述第2种,但设计是由诸多细分领域组成,平面、UI、动画、插画、原画、建模… 无论哪一种,只要肯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只要你积攒足够多的经验和能力,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平台,总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所以,若“条件不允许”,积攒经验和能力的过程就需要在各种“血汗工厂”度过。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9)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都大,大家都选择了单身,不结婚那意味着以前生活的那种重心在未来将转化成高度重视个人健康,毕竟医疗资源紧缺,自己照顾好自己是最优解。

生活重心转了,工作上人们肯定不会再那么拼命,所以我认为有一定自由又能带来快乐的工作室的工作,将来会是年轻人的首选。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0)

这话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各种设计行业之间差异也蛮大的。我只能更多的从我从事的家具设计行业来谈一下。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甚至很多跨行业来做,当副业来做。

从选择大厂来说,基本能够稳定的干得长久,专注于自己的一个方向,做好一颗螺丝钉,自己学习能力强的,经验丰富了自己出来做工作室也没有问题。

一般小工作室的设计师,如果工作室只是做设计或者电商,老板能力不强的话,其实对于整个开发设计流程并不清晰,也接触不了生产工艺那一套东西,做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浮于表面。老板能力强的,能够一直带着你去学习了解这个行业的全流程,再做设计的时候就够得心应手了,对自己能力提升比较大。

最终还是要根据自己规划和目标来选择工作,一定是一个能为你创造价值的工作。不管你大厂还是小工作室,这个工作能够为你的目标提供帮助,让你进步才是核心的。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1)

我的工作经历,基本涵盖了大部分设计师可能会走的职业路,包括小工作室的设计师,4A公司的设计师,自由设计师,以及创业做设计师。对于应届生来讲,积累职业技能和设计思维一定是第一位的。

我有很多互联网大厂的朋友,大家都有各自的困惑和压力,但态度基本统一,基本就是进大厂得有觉悟当好螺丝钉,很多项目都是领导定的预案,大部分时候需要熬经验,新设计师基本没话语权。另外虽然制度福利看着很好,但是工作压力是实打实的,层级以及办公室政治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去小工作室,工作环境会宽松很多,也没太多的弯弯绕绕,小公司的自由是以个人能力和自控力为代价的,很多刚刚毕业的设计师,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工作会没方向,而且因为需要自己来把控项目进度,方向,设计思路(这个,学校不会教)。小工作室很难遇到有老板愿意一对一教的,能力不够的设计师会熬不住。好在,这些东西如果能掌握,你的能力和眼界会成倍加速成长的。我自己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总结下:如果自己还是希望稳定一点,自己学历还行,其实比较建议去大厂做设计。一来进去相对来讲比较坦一点,生活节奏也基本稳定。至于能力以及发挥空间,我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有坚定的设计方向的理想,能力强,需要一定的设计自由度和广度,那我觉得去小工作室会比较好,至少,小工作室不看资历经验,就看实战能力顶不顶。

工作还是得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普通人来讲,抬头看看月亮可以,但是总还得握紧自己的六便士。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2)

我的工作经历从师从国企离开后就一直在几个人到二十多人的工作室,所以并不能用自己经历对比大厂和工作室的区别。但毕竟工作快9年,和各种人打交道,结合中间去大公司面试的经验,还是能了解整个行业的方方面面的。接下来是我作为室内设计师在本行业内的见解。

做设计分两种人,一种是赚钱为主,设计为辅;一种是设计为主,收入为辅。前者,进大厂是不合适的,建议去可以独立签单的设计公司,但要求也是最高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后者,可以进知名设计师的工作室,学习学习,但建议早点跳槽离开,我现在就因为呆太久,和相同年限的其他设计师比作品太少,几乎毫无竞争力,最后只能被困在工作室里。

如果并没有太大理想,只想成为设计工作流水线上优秀的螺丝钉,那一定是建议大厂的。大厂工资待遇,假期福利更有保障,但缺点是设计风格相对稳重和固定,对甲方的话语权偏低。

总结一下,刚入行的年轻人,总体是建议先进大厂的。首先,大厂绘图及流程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益的;进去两三年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喜欢以及适应大厂的工作的,那就留下来转方案或者深化,逐步往上走;如果觉得枯燥或者太辛苦,那就可以试着找符合自己设计风格,最好是发展良好的工作室,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大厂再往后,如果上升空间有限,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就可以试着自己出来开工作室了。不过客源和谈单能力其实是和设计能力同样重要的能力,我身边就有作为设计师完全够格,但是却谈不下来有品质的单子的情况。工作室如果一直呆下去,有一种可能就是成为一个专职的深化,和工作室总监配合,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如果能够自己找到单子并且完成,也可以试着和工作室老板谈谈成为合伙人,逐渐脱离绿叶的角色,因为寄人篱下是很难赚大钱的,大头永远是老板的,同时设计作品始终要根据老板要求,基本没有独立作品。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3)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4)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5)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6)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7)

曾经听过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一个设计师毕业之后开始工作,然后把自己的工作地址发给了父母,在爸爸妈妈的印象中,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在城市中心的CBD、高楼大厦里的写字间,直到有一次开车路过发现,原来也可以是在小园区或是街道上的一个小楼。

大厂和工作室,「大和小」并不是这个问题的题眼,而是更多元的个人选择和自我意识。它和人生的经历,行业的变化,生活的环境,甚至是个人的性格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更要尊重自己的选择~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在这篇亦干亦湿的文章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8)

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叭叭设计聊天室也会不定期更新

期待下次一起叭叭说个不停

TW

编辑 | Sihan

视觉 | 冬冬

统筹 | 设计青年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19)

为什么做设计让人感觉没成本(搞设计进)(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