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经典相机与镜头如昙花一现,只留下爱好者们唏嘘一片。“老炮儿”作为一档针对中古相机与镜头的摄影科普类娱乐栏目,正是想通吐槽类测评、冷门类知识,与大家分享当年那些经典的摄影器材。

欢迎每位怀揣复古情怀且喜爱老古董的小法师、老法师们常来转转。

大家好,我是摄影狗朱住持,今天跟大家聊聊鞋厂Nikon的一枚镜头。

先扒一段Nikon的往事。

Nikon作为一个品牌出现,已经是二战之后1948年的事情了。其前身是成立于1881年的东京计器制作所的光学部门。

到了1917年7月,该部门为了配合当时日本政府的军需采购,在三菱合资会社长岩崎小弥太(Koyata Iwasaki,1879~1945)的支持下,组建了“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Kogaku Kogyo Kabushiki Gaisha,简称Nippon Kogaku K.K.),专门生产日本政府及军队所需要的望远镜、潜望镜、军用测距仪、航空照相机等各类军用光学仪器。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

▲1917-1950 LOGO

今天调侃的所谓尼康军工品质,不外来自这一段以摄影器材而言可称久远的历史。

在上世纪60-80年代,现在的几个厂商如尼康、宾得,也曾经充当过时下索尼、适马的角色——民用黑科技搅屎棍。

对于尼康而言,那是一个如今天中国厂商般迫切需要甩脱“廉价”印象的时代,于是尼康不计成本地推出了一些技惊四座的产品,至今已成绝唱。

时至今日虽然有很多新镜头利用镀膜技术、利用加工工艺的进步超越了老镜头(也是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但是有几颗尼康的老镜头由于成本和市场的原因一直孤立于其民用产品的绝巅。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2)

▲百变妖与夜之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正是尼康镜头皇冠上的几颗明珠之一,九十年代日本厂商民用产品的巅峰产物—— Nikkor AF 1.4/28 D。

这颗不算太便宜的老头,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你也不知道品控到底如何,所以才有了“百变妖”这样一个绰号——在你拿到手之前你永远也不知道你手上的百变妖到底什么水平。

为什么百变妖如此的“不靠谱”却又如此迷人?

这枚诞生于1993年停产于2005年的镜头,采用了手工研磨的非球面镜片,这种镜片整个尼康镜头群里只有上图中的两颗镜头和20-35D这颗变焦采用。同时百变妖添加了在当时非常黑科技的double CRC(现在其实也依然非常黑科技)。

浮动镜组和手工研磨都带来了成本的上升,而双浮动镜组的另一个坏处就是在产量低的情况下(必须手工装配,误差控制在2微米内),品质不容易控制。

整整12年的生产区间里,只生产了7000颗左右,确实容易出现每个产品之间装配精度有所区别的情况。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3)

▲百变妖,图片来源:fotoborse.blog

相比于现代镜头,百变妖的实际拍摄体验可能并无太多优势,但它的做工和用料比前者高出太多。整体磨砂的质感,奢侈的堆料和细腻精密的加工工艺,胜过我所用过的各色Nikkor镜头。

这枚镜头为11片8组的镜组结构,具备0.12的最大放大倍率,体积为75×77mm,重 520g,口径72mm。最近对焦距离0.35m。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4)

▲Nikkor AF 28mm f/1.4D 镜头结构,图片来源:尼康官网

这枚镜头前后期版本是有所区分的,后期版本增加了新的图层,据传效果更佳。但是很遗憾没有收到过早期版本的百变妖,无法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横评了。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5)

▲Nikkor AF 28mm f/1.4D各档光圈表现,图片来源:dpreview.com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6)

▲百变妖的桶形畸变控制极好,图片来源,imatest

总体来说,AF速度还是比较令人满意,MF在D800上也不算太考究眼力,如果挂索尼有峰值辅助则几乎没有MF难度,拍出来的东西在画面上没什么令人不满的地方,但是也不是特别有特色的一颗镜头。

在质量上百变妖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瑕疵,相信用过的人都有体会:AF/MF切换环的做工非常差,切换中很容易爆裂,大概也算是在这颗镜头最主要的瑕疵了。

这颗头拍出来是什么样,挂机到底靠不靠谱?

28 mm这个小广角焦段和1.4的大光圈(至少在当时很大)赋予了这颗镜头非常优异的覆盖性:它既可以胜任人像和纪实这类常见的拍摄题材,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拍摄风 光照片,是挂机的良好选择。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7)

▲毕业纪念照

在日常人像拍摄方面,百变妖的整体表现十分优秀:画质细腻、层次感良好,不论是在胶片机上使用还是搭配数码相机,都可以带来良好的体验。

即使搭载在对镜头解像力要求颇高的D800上,良好的层次感和相对较好的解像力都为摄影师的后期处理提供了便利,CRC也带来了极好的近距离拍摄体验,非球面镜片也能完美解决像差、视界歪曲等问题。

在胶片机上,细腻的色彩和前后层次也可以满足最苛刻的用户。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8)

▲自拍的市民

28mm的场景感和代入感,让这一焦段成为纪实摄影的黄金焦段之一,f/1.4则带来更好的暗光拍摄能力和虚化效果(尽管是28mm广角)。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9)

▲闪电

数据上来看这颗镜头似乎并不如今天的一些现代头,也经常能听到有人说数据不如24G啊云云。

每每看到争论,仿佛看到你侃侃而谈经典的911老爷车的时候有人非要嚷嚷这东西拉货还不如丰田皮卡。

何况,机械表走时也没有手机准,谁只是为了看时间而买机械表呢?这是一个尚未远去的传奇,它从来就不是为了“干活”而生。

百变妖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坚定的28mm焦段用户,即使今天我已经改换门庭玩上了28lux和q,但对于28mm的偏爱,其发轫之地却来自于这枚上世纪的尼康黑科技。

作为一枚介于真正老镜头和现代头之间的黑科技产物,百变妖确实不如一些正经的老镜头有这样那样的光学缺陷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也不像现代头放弃了一切特性而专注于性能和数据的提升,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颗顺手好用的镜头。

再次提醒大家,买这颗头千万别抱着什么性能最佳的心理,百变妖真正的迷人之处在于实用和收藏的完美结合。

最后,奉上几张来自百变妖的样片,供大家参考。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0)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1)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2)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3)

独角兽niko(今儿单说一枚镜头)(14)

作者/朱住持 Yuri小白

编辑/shelby

责任编辑/晓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