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君悦观历史

在中国古代中,【姓、氏、名、字、号】是五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直到近代,才逐渐归类为「姓氏」和「名字」两个单元。

姓氏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历史人物的姓氏)(1)

姓氏

从最早的母系氏族说起,每个部族都有着共同的女祖先。那时成年女子要留在本氏族,与其他氏族的同辈男子实行群婚。而男子则要前往外氏族,和别的女性生育后代。在这种社会关系之中,子女往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也就只能随母取姓。

在古姓之中,不少都有「女」字旁,比如:姜、姬、嬴等等。

这些都是族姓,「姓」是旧有的族号。

随着人口的扩大,一个部族自然分成不同的支系,并且逐渐独立。

此时为了加以区分,每个支系会为自己设立另外的称号,这就是「氏」的来源。例如,商族人祖先姓子,后来才分出殷、来、宋等

氏的来源多样,可以来源自祖先的称号,例如轩辕;可以来源于祖先的职业,例如巫、陶;此外还有很多来源,不再一一列举。

姓的历史比氏悠久,并在社会变迁中逐渐被氏取代,并呈现出一定的阶级特征。

在《通志·氏族略序》中提到:“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氏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历史人物的姓氏)(2)

例如:「司马、司徒」就是脱胎于官位的氏,「文、景、武」是多发源于祖先谥号的氏,「鲁、楚、秦」是来自生活地点的氏。

但「氏」在当时并不是贫贱之人可以有的。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姓氏,比如「庖丁」就是名叫丁的厨子,公输班叫「鲁班」却不姓「鲁」,只是「鲁国的班」。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才逐渐统一成一个东西,发挥同样的社会作用,也走入寻常百姓家了。

在周朝之前,姓和氏与婚姻直接挂钩。男女之间,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姓不同氏同,则可以通婚。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女性而言,姓氏比名字更重要。出嫁以前,在姓之前加上「孟、伯、季」等排行作称呼。出嫁以后,在姓前加以所出身的国名,比如「齐、秦、鲁」。称呼妇女的时候,也往往在其姓的后面加上一个「氏」字,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氏、王氏、徐氏」。

这类体制,后世多有演变,但在先秦时期业已形成。

名字

名和字的区别在很多文献上写得明白:

《礼记·檀弓上》所言「幼名,冠字」,人在出生的时候无名无字,出生三个月之后,会起名字,这就是「幼名」。

而在成年之后,行冠礼,则「冠而字之」,可以走入社会了。《礼记·士冠礼》中有言「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成年之后,长辈们起的「名」就不适宜在社交场合直接称呼了,得取一个供平辈、晚辈人称呼的新叫法,就有了「字」。

字,是男女皆有的,不是男性独占。在《红楼梦》第三回中,贾宝玉问黛玉「妹妹尊名」,黛玉说了名字。但宝玉问「表字如何」的时候,林黛玉说「无字」,这是因为黛玉年龄未到十五岁,又没有婚配,就没有自己的「字」。在《礼记·内则》中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这是说女子的成人礼在十五岁,之后就可以嫁人了。在这个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字」,所谓的「待字闺中」,就是来源于此。

姓氏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历史人物的姓氏)(3)

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但以双字者居多,更长的少见。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就是单字。岳飞,名飞字鹏举,就是双字。取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与「名」有所关联,《颜氏家训·风操》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正是此意。可以取近义,也可以进行一些比喻延伸,甚至可以反义相对,方法多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别号

「别号」又称「别字」,简称「号」。字数不限,王安石号「半山」,范蠡号「陶朱公」,苏轼号「东坡居士」,都可以。有些时候以故乡、官职称呼别人,也是「别号」的一种,比如王维为「王右丞」,柳宗元为「柳河东」等等。

帝王、士大夫有的「谥号」、「庙号」,也都是「别号」的一种。例如,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齐桓公」、「楚庄公」等等。

一般来说,一个人可以有无数个「别号」,只要自己乐意,起多少都可以,自己随意掌握。

古代用法

以诸葛亮为例,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名」是长辈来叫的,一切血缘长辈,都可以之呼「亮」。自称、卑称时,也可以用名字。平辈之间,如果关系非常亲近,在私下也可以直接称名。特别注意的是,在尊长(帝王,君主)之前,一切的自称都要用「名」,而不能用「字」或「号」。

在《出师表》的第一句,就是「臣亮言」,正是如此,用别的都是失礼。

在与一般的同辈、晚辈的交往之中,对方必须称呼我的「字」,如果直接叫「名」,就是冒犯。「直呼其名」、「指名道姓」一直都不是什么褒义词,就是从这里来的。而上司、领导与下属对话的时候,虽然道义上讲是可以直接呼「名」,但一般也是以「字」相呼,表示客气与尊敬。刘备称呼诸葛亮,也都是叫「军师」,如果直呼其名,必然是有情绪在里面,也是一种不尊重。

姓氏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历史人物的姓氏)(4)

至于「号」,就多在文人雅士之间相互使用,用来自称也非常方便。

但是对于历史人物而言,最广为人知的称呼,可能是「名」,也可能是「字」,也可能是「号」。比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也多叫苏东坡。

总而言之,「字」是古代知识分子之间最常用的称呼,而「名」、「号」的使用范围都比较狭窄。这体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在《柳南随笔》有言「古人敬其名,则未有不称字者」,此言得之。


现今社会习惯已经有了诸多改变,但对一个人的称呼,依旧是人们需要好好斟酌的事情。对人名的称呼是否得体,往往决定了第一印象如何。尤其在中国,有多少人会对长辈、上司直呼其名呢?

称呼一个人的方式,往往带着褒贬色彩。对于曹操,我们可以叫「曹操」、「曹公」、「孟德」、「魏公」、「阿瞒」、「阿瞒小儿」等等,每一种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十分有趣。也正是因此,在对人称呼的时候,才需要格外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