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岭箬横镇新繁荣村,村民用网捞鱼时,发现网里有一条怪模怪样的鱼,像鱼又像蛇,当地村民称:这样大的“鱼王”没见过。有人称该怪鱼是鳗鱼;还有人称是黄鳝。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1)

由于该鱼十分罕见,当地村民将其交给警察处理,随后民警联系野生动物专家鉴定。经由专家的鉴定:该鱼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

据悉,该温岭动物园对该花鳗鲡进行了检查,为了保障花鳗鲡的安全,照样三四天后再放生,在放生前测量其体长为1.4米,重约12斤(5.9公斤)。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2)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花鳗鲡

花鳗鲡体形似鳗鲡,民间习惯称它为“鳝王”。花鳗鲡头部圆锥形,吻部平扁,口角超过眼后缘,鳞片细小,排列呈细纹形鳞群,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3)

花鳗鲡是一种典型的江河洄游鱼类之一,经常生长在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据了解,花鳗鲡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

据悉,花鳗鲡性情凶猛,身体强壮而有力。虽然其生活在水中,但是该物种可以长时间地离开水生活,偶尔夜晚登上河滩,在芦苇丛中捕食青蛙、鼠类等较大的食物。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4)

花鳗鲡白天主要生活在洞穴及石隙中,属于夜间活动生物,主要在夜间捕食鱼类、虾、蟹、蛙及其他动物,不仅如此,花鳗鲡还会食用落入水中被淹死的大型动物的尸体。

花鳗鲡的繁殖十分特殊,该物种在河湖内性腺不发育,在成年冬季江河洄游到江河口附近性腺开始发育,而后再进入深海进行繁殖。因此,花鳗鲡的繁殖是非常麻烦的。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5)

据了解,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将死亡(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卵在海流中孵化。

花鳗鲡出现在浙江的意义有多大?

目前,花鳗鲡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物种等级,《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6)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花鳗鲡成为濒危物种?根据生物学家的分析,造成花鳗鲡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导致海水的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出现大面积的死亡。

第二、人类的过度捕捞,长江禁渔十年就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地捕捞,导致大量野生保护物种因食物短缺,出现种群消失。据悉,以及毒、电鱼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7)

第三、大型水坝及水电站阻断了花鳗鲡洄游,洄游是部分野生动物生存的最大的特点,由于人类修建更多的拦河大坝,阻断了野生动物洄游,造成野生花鳗鲡种群因环境的改变出现种群的消失。

然而,花鳗鲡作为一种濒危物种,出现在浙江温岭箬横镇新繁荣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水质恢复,说明本地水质并未遭到人们的破坏,比如人类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化学农药污染等等。

彭乡水库惊现800斤大鱼 重约12斤长1.4米浙江惊现大鱼(8)

第二、生态环境好,我国近些年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于当地的动植物保护,大量野生动物种群越来越多,使得我国的生态系统更加地稳定。

总结

濒危物种花鳗鲡的出现,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怪鱼”。在此呼吁大家,如果在生活中发现不常见的生物,一定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通过科学的方式展开保护和施救。

来源:八戒说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