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个性使然”,说的就是人的性格决定未来的所作所为,在古代,有两个性格极为相似的皇帝,却得到了后人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作为明朝时期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可谓是帝王典范,继位之后,人人赞颂,后人评价这位皇帝是典型的开明君主。而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呢?作为明宣宗的后人,并没有像老祖宗一样受人称赞,贪玩误国,不理朝政,使得奸佞宦官掌握权柄,导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的记载。

明朝同期出现三个皇帝(明朝两个皇帝性格很相似)(1)

最终,一顶“昏庸”的大帽子就这么扣在了正德皇帝的脑袋上。

筛捡史籍中的细枝末节,我们会发现一个极为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这两位后人评价截然不同的皇帝在许多地方都有其相似的地方,接下来便给大家讲讲朱瞻基和朱厚照的相似之处。

那么,朱厚照呢?

这位皇帝的娱乐项目就更多了,策马拉弓、武术练习、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尤其在音律这一方面,极具天赋。甚至,常常跟乐工们探讨有关音乐的知识,还作过一首叫做《杀边乐》的曲子,让南京里的教坊司表演。这首《杀边乐》现在已经听不到了,但是,据说从前有幸听到这曲子的人说:这首作品里笙、笛子、鼓三相和鸣,节奏感强,声音洪亮,十分悦耳。

明朝同期出现三个皇帝(明朝两个皇帝性格很相似)(2)

两个人除了兴趣爱好类似外,生活上的精神追求也较为相像,他们都特别不喜欢拘束,向往自由的生活。两个皇帝都曾微服私访,也分别发生了有趣的事情:

朱瞻基常在北京周边体察民情,宣德六年夏夜,朱瞻基照例带着仆从,趁着夜色逛到大臣杨士奇家里。但是,这一举动给杨士奇吓坏了,朱瞻基倒是十分从容,先观赏了一会月色,又跟杨士奇商议了一些朝政,之后,还说出要帮杨爱卿装修家宅的话来。

相比之下,朱厚照就显得粗俗得多,南巡期间,四处乱转,某日在南京路过应祥家院子里的树梢上停着一群乌鸦,顿时大喜过望,直接闯进家门,举起弹弓开始射乌鸦。

明朝同期出现三个皇帝(明朝两个皇帝性格很相似)(3)

朱瞻基和朱厚照在对外的政策方面也不尽相同,都比较开明,而且,都曾亲自率兵远征,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朱瞻基刚坐上龙椅的时候就指派三宝太监继续下西洋,在三宝太监去世以后,又派遣太监王景弘将下西洋的事业进行下去。倘若朱瞻基不英年早逝,下西洋这项壮举一定会传承下去。朱瞻基还曾御驾亲征,在喜峰口这个地方率众包抄蒙古军后方,两面夹击,获得大胜,收获了大批人口、牲口、辎重等战利品。

作为朱瞻基的五代孙,朱厚照曾支持海外贸易活动,在当时的广东有很多并未朝贡的国家的船队也可以来此经商,这一举动给朝廷带来了大量的税收。朱厚照在语言学上也颇有涉猎,通晓梵文,还学了一些葡萄牙语,可惜的是在他想召见葡萄牙使臣的时候不幸去世,这事儿也就这么告吹了。

明朝同期出现三个皇帝(明朝两个皇帝性格很相似)(4)

谷应泰甚至说道:“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文景之治”。

朱厚照也曾效仿先祖御驾亲征,就是历史上的“应州之战”,因为史书上对这场战役的结果并无记录,我们也无法得知其中细节。不过明代史说过:正德皇帝打完这场仗以后蒙古人再也不敢涉足明朝疆界,这也间接说明了朱厚照这一仗肯定打出了大明国威。

但是,在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甚至专门为其建了一个“豹房”,里面美女无数。可以说,他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是,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

明朝同期出现三个皇帝(明朝两个皇帝性格很相似)(5)

这两位性格极为相似的皇帝,做出过许多类似的行为,为何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一个“明”一个“昏”呢?怎么会出现反差这么大的评价?

我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为两人登基时间不同,一个在二十几岁登基,一个在十几岁登基,用句现在的话说就是心里成熟程度不同,所做之事自然一个有所收敛一个颇为偏激。

其二,两位皇帝统治的社会背景不同,朱瞻基治下是明朝国力上升期,在他的窝囊儿子继位后突显出朱瞻基的英明神武,朱厚照呢?他的父亲明孝宗治国有方,对比之下朱厚照自然显得昏庸。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瞻基跟朝廷中的大臣都保持着融洽的关系,备受敬仰,而朱厚照在人际关系这部分显然欠佳,以至于臣子们不会写些赞颂他的东西了。

参考资料:

『《明史·本纪》、《故宫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