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特斯拉突然官宣降价,瞬间在新能源市场掀起一波狂风暴雨,虽然降价之后几天内特斯拉门店出现集体维权事件,但同时也有大批新客户过断出手下单,以至于仅用时3天便帮助特斯拉拿下3万辆订单。要说国内新势力看到这个结果不着急,那是假的,因为就在特斯拉官降过去一周之后,1月13日,华为问界突然官宣价格调整。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1)

价格调整情况及背后动机

问界M5 EV调整后售价为25.98万-28.98万元,降价2.88万元;问界M7调整后售价为28.98万-37.98万元,降价3万元。针对调价前已提车的问界M5 EV及M7首任车主,将给予预估总价值3.3万元至3.5万元的权益。

此次问界调价凸显出两个特点,一个是M5 EV起售价25.98万元,与其直接竞品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25.99万元)便宜刚好100元,基本上就是卡着model Y的门槛作出的价格调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看到了特斯拉降价之后订单暴涨,势必严重影响问界M5 EV的销售。

问界M7对标理想L8,都是中大型增程式SUV,后者在2022年12月份已经实现了10189辆的销量,而问界M7只有3957辆,在门槛低于对手前提下,M7并未给出让车企满意的答案,进一步拉低门槛,或许是目前问界唯一可以尝试的方法了。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2)

另外一个特点是针对首任车主给出的补偿政策,是基于特斯拉单纯降价前提下,考虑到避免引发老客户反感,有损问界品牌口碑,维稳市场的一种考量,此举在问界看来,或许可以得到老车主的一致好评,给自己提升一点品牌影响力,属于是特斯拉简单又粗暴价格战的一种升级版。

降价和补偿方案的无奈

作为国产新势力,问界在2022年四季度表现并不理想,与理想汽车、蔚来、小鹏等对比来看,无论是M5还是M7,似乎都出现了小幅度下滑的趋势。

M5已经从月销七千辆以上,跌至六千辆的水准,M7则从五千辆以上,跌至不足四千辆,在2022年年末绝大多数新势力吃到补贴退坡前最后一波红利的时候,问界好像找不到存在感了。

特斯拉2022年国内市场,model 3和model Y合力售出43.97万辆,理想累计售出13.3万辆,蔚来累计售出11.2万辆,而且它已经把ET5打造成一个新的爆款,12月份售出7954辆,小鹏累计突破11万辆,反观问界全年只有7.7万辆。

所以,从官宣降价 老车主补偿组合拳,也可以看出问界品牌在新年面对对手价格战的时候,心里确实是没有底,不敢等,也真的等不起。组合拳似乎更多针对特斯拉,其实AITO也看到了像理想、小鹏等对手,在没有采取降价前提下,依然可以给出高销量的结果,只能说华为鸿蒙系统的号召力,并不持久。

卡着对手调整价格,同时附以老车主补偿方案,其实折射出问界品牌的无奈。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3)

问界官降会否引发新势力降价潮

其实之前已经有理想汽车、蔚来官方表态,他们都不会跟进特斯拉的降价,选择保价销售,先把不降价的利弊放在一边,回看理想2023年1月首周交付量情况,已经突破三千辆,蔚来也有不错的表现,当然首周整个新能源高端市场还没有受到特斯拉降价的深度影响,因为特斯拉是1月6日官宣降价的。

截止1月10日,特斯拉全国门店反馈数据来看,单店成交在110-130辆,总计收获3万新订单,刷新特斯拉登录中国市场以来的单周订单新高,而且超9成订单集中在model 3后轮驱动版(22.99万元)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25.99万元)两款入门级车型。

从特斯拉成交价格分布情况分析,理想汽车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两个品牌成交客户价格差距较大,蔚来同样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影响自己的潜在客户,受影响最大的是问界、小鹏、比亚迪、埃安等品牌当中,价格与model 3、model Y入门级车型接近产品。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4)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大多数新势力或许不会跟进特斯拉、问界,进行降价,最有可能的跟进品牌在小鹏、比亚迪、埃安等,而他们是否选择跟进,肯定要看问界官宣降价之后的市场反应。

如果问界降价之后迎来订单量激增,叠加特斯拉前期激增订单,势必扭转1月份整体遇冷的汽车市场局面,也就是过分偏爱极少数降价品牌,大多数品牌将遭遇潜在客户被对手抢夺的无奈。

新势力降价潮短期不会出现,但1月份第二周、第三周新能源交付量和订单量出炉之后,肯定有品牌会坐不住的,选择被迫跟进降价,或者通过把选装升级为标配、增配、延长质保、增加后续服务项目等形式,挽回市场。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5)

新势力不敢轻易降价背后的无奈

当特斯拉突然官宣大幅度降价时,市场其实是一片看衰声音的,但无奈消费者的记忆只有三秒钟,谁都挡不住越来越便宜的特斯拉,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特斯拉不断降低的造车成本,是目前所有新势力难以企及的。

特斯拉单车利润超7万元,即便是经历数轮降价之后,毛利率依然领先国产新势力,反观理想汽车、蔚来、小鹏、哪吒等品牌,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甚至大多数新势力未来好多年都看不到扭亏为盈的那一天,特斯拉一年131万辆的背后,是所有新势力加起来都无法触及的高度。

量起不来,何谈利润,特斯拉薄利多销的局面,离不开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比如4680电池将在未来覆盖更多量产车,成本降低54%,庞大体量确保特斯拉拥有独一无二的原材料议价权,光是这两条,就是目前新势力想做却做不到的,那么新势力谁敢降价,降价引发亏损加剧,关键量也很难有大的提升。

截止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2022年双11最高点58.8万元,下降至48万元,跌幅高达18.5%,未来碳酸锂价格依然有较大下调空间,因为此前的暴涨是非理性的,当新能源市场回归理性,那么包括碳酸锂在内的相关原材料价格,都会回归理性价格。

总体成本的下降是未来新势力的福音,但特斯拉可以借助成本下降,继续释放降价空间,未来极有可能把model 3拉低到20万元级别,新势力跟不跟?不跟就被特斯拉玩死,选择跟进,毛利率未必跟得上特斯拉,始终处于两难的境地。

特斯拉降价最新消息是哪来的(特斯拉降价击溃新势力心理防线)(6)

全文总结

问界官宣降价,不管官方事后如何解释,都无法掩盖其迫于市场压力所做出的价格调整,就是为了保市场份额。在2022年年末,所有新势力几乎一致对外宣称不降价之后,新年年初,多数新势力也普遍进行价格上调,唯有特斯拉始终不发一言,然后突然降价,给市场一记重拳,问界跟进实属无奈,谁都想活下去,但面对特斯拉的反击,大家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应对,所以新能源的后市依然存在极大地不确定性,新势力能走多远,谁能走的更远,都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