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真正值得说的新车有限,本想暂停一周的。结果主编跟我说:不是奥迪一下子上新9款S/RS吗?要不聊点干货?

说实话,对于这类车型相关的话题,卡叔一直有点回避,尤其提到“干货”俩字。为何?对于车迷而言,这些车的前世今生、各种性能参数技术配备可谓如数家珍。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类车又太过神秘高深、甚至难以理解(一百万买辆A6,还没L……)。于是这个度变得很难拿捏——太“干”了,怕很多人看起来太跳跃不知所云,太“湿”了,车迷又会觉得老生常谈内容太水。

实拍新款奥迪rs(聪明的买车人9款奥迪S)(1)

不过想了想,还是就着这次奥迪的“猛上货”说一次吧,也算是聊一下卡叔个人对这类车(包括奔驰AMG和宝马M)的看法。内容会分三大部分,可能有“干”有“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

到底该如何看待S/RS、AMG和M?

这类车,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官方推出的高性能车。当然,你也可以将其视为“官方改装版”。怎么说都行。由于信息量太大,我们分几条简单梳理。

第一,三家的竞争关系。

首先,大体上RS、M和AMG算是一个俱乐部的,S在它们之外。从形式看,RS、M和AMG都有相对独立的部门甚至公司打造,也与普通版的车型不共线,更符合“官方改装版”的定义。

而S则像是与普通车型共线生产的一个大马力版本,加上一些运动化包装。这类车,奔驰和宝马分情况,或有或没有。例如之前宝马的1系、3系有3.0T的版本,再加上M套装,就可以算是奥迪S的对手。

其次,RS、M和AMG谁更强,这其实是个很无聊的话题。像这个级别的厂商,用在这个层面(不惜工本)的车型上,并无所谓谁更强。如果一定要分的话,奥迪会显得理性一点,而奔驰宝马之间则“死磕”氛围更浓。奔驰与宝马也有区别。例如奔驰会有低功率版本,而宝马则只有“高功率”和“超高功率”。

以RS4这个级别为例,奥迪只有一款2.9T,并且功率也比较“保守”,“只有”450马力。宝马和奔驰顶级的版本数据也都很BT。如即将上市的新M3,雷霆版就咬着C63 AMG,达到510马力。不过有趣的是,马力虽然很BT,性能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本质提升。例如C63AMG 476马力版本和510马力版本,价格差了二十万,加速只差0.1秒。

AMG的低功率版略有点类似奥迪S的定位(但又有各种不同,此处略去XX字……)。例如C43AMG,功率“只有”390马力,价格也“只有”60万。E 43AMG,功率“只有”401马力,比S6的马力还小,价格也低于S6。

第二,款型

对于这类车的买家来说,“新”的价值有时候会超越性能。在RS4、RS5这一层,是奥迪最新。不过,M3和M4马上就要换新一代,各方面会有所超越。C AMG会在明年换新,即基于新一代C级打造。并且有消息称,C63AMG有可能直接从8缸变4缸,但510马力的功率有望不变。

大一号的车型,RS6、RS7目前则还是上一代,款型反而最老(但马上也会换新)。最新的是M5,E级AMG也算正当年。

第三,本质

很多人喜欢对三家的历史如数家珍。例如当年AMG是如何从一家改装公司最后归了奔驰的,宝马如何成立M部的,奥迪的Quattro部门等等。其实卡叔认为,大可不必。

这些厂商推出这些性能翻倍价格翻倍的家用车高性能版本,目的是什么?主流的看法是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例如“羊皮狼”文化(看着不厉害,真干起来很凶猛),满足改装一族的心理。不过卡叔认为,更重要的,是一种技术尝试和技术营销。

技术尝试很简单——小批量高性能版本的生产,让买车人当终端测试者,有利于在下一代车型开发的时候提升普通版性能。

技术营销则是通过这类产品高价高性能的效果,给品牌套上各种光环。不过这一层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定“攀比”成分了。即其中一个厂商即便觉得这类车意义不大,也不敢轻言放弃,甚至不能随便弄一辆应付事儿。于是,功率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猛。好在,一来这类车的买家不差钱,二来有了涡增和轻混,这类车的能耗也并没因为性能的提升而提升(反而一直在降)。

关于动力总成的梳理

这类车相比普通版,提升是全方位的。包括悬挂调校、空气动力学套件、轮圈轮胎等等,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及大多数车迷来说,最直观的仍然是它们的动力总成。

先说RS4。上一代RS4未引入国内,不过上一代RS5进口过,所以老款动力大家还是有接触的——为一台450马力的4.2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一代RS4/RS5的动力很多人都知道了,为2.9T,功率仍为450马力。

实拍新款奥迪rs(聪明的买车人9款奥迪S)(2)

对于这款2.9T的动力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例如就有人问我,为何RS4是2.9T,而S4反而是3.0T,而功率却是排量更小的RS4大得多。直观看当然是因为2.9T为双涡轮增压,3.0T是单涡轮增压。不过光知道这个,感觉还不够过瘾。

也有人知道,奥迪的这台2.9T是与保时捷合作开发的,感觉像是保时捷的发动机。其实不然。合作开发不假,但技术基础仍来自奥迪。别忘了,保时捷真正的灵魂是水平对置。

这款代号为ES839的发动机,其实可以视为EA837的延续。EA837那款机械增压3.0T很多人都很熟悉了。表现很好,只可惜机械增压效率不够,能耗排放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不得不改用涡轮增压。由于它独特的90°夹角特性,使得其可以排气居中,从而让一台V型发动机实现了单涡轮增压(主流60°夹角的V型发动机只能排气外侧,采用双涡轮增压)。于是就有了涡增版的3.0T。

然后为了获得更高性能,EA839又推出了双涡轮增压版本,这就是2.9T。那为何排量要变呢?还真不是为了刻意玩差异。2.9T的版本曲轴结构不同(更强悍),从而影响了发动机行程,最终是排量少了0.1L。就这么简单。

不过有一点要提示,虽然奥迪的功率标得不是那么高,但它的性能可一点不弱。例如RS4的加速是4.1秒(当然,都是官方数据),与476马力的C63 AMG是一样的。

至于S4的发动机就很常见了,与SQ5的发动机是同一款,与A6L、A8L、Q7等车型55TFSI版本的发动机也大体相当(调校略有不同,没有48V)。

再看S6和S7。上一代车型采用的是与RS6、RS7相似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只是强化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此次全新的S6和S7,则换装了与RS4一样的2.9T发动机(多加了一套48V轻混系统)。

实拍新款奥迪rs(聪明的买车人9款奥迪S)(3)

别看排量从4.0T降为2.9T,缸数从8减为6,但功率没变依旧是450马力,加速S7也与老款一样都是4.6秒,S6则稍降,从4.4秒变为4.5秒。

如此换装的好处,最直观的当然是省税(两个排量的消费税率差很多),然后是省油——有了48V,新S6、S7的油耗居然和RS4一样,并且比老款S6/S7低得多。虽说买这类车的人都不在乎油耗,但厂家在意——这都是要算积分的。

9款新车都有哪些变化?

最后才落到咱们周评新车的主题。

变化最大的肯定还是S6和S7。之前的S6和S7还属于上一代A6和A7的S版本,已彻底过时了。此次上市的新S6和S7,相比之前算是全新换代。对于喜欢S系列的来说,还是挺值得“兴奋”一下的。当然,毕竟A6和A7都已换代,所以外观内饰层面的新鲜感已经不多了。与A6、A7的主要也就是大包围、轮圈造型等细节。

价格上卡叔倒是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变化。S6这回的价格居然不降反升。虽说买这类车的人不太看重性价比,但感觉上还是有点不爽的——毕竟,性能并无提升,而且新款还省了那么多消费税,感觉全变成厂商的利润了。当然,配置肯定是要增的,但似乎仍不足以让人平衡。

关键是:A7同样换代、同样增配,价格却大降了22万元。于是,S6和S7之间的格局就变得很有趣了——怎么看,S7都比S6值得买。

的确,如果生比价格的话S7还是要贵8万元,但A7和A6定位差异你懂的——前者高十万以上一般被视为正常。而且仔细比较的话,会发现S7比S6增配更猛,最终配置也比S6更多。所以除非你真的存心就要低调,否则这俩新车肯定是选S7合适。

实拍新款奥迪rs(聪明的买车人9款奥迪S)(4)

再看RS4和RS5。这两款车只能算是中期改款,与老款并无本质性变化。包括动力总成、性能等都没有改变。新款最大的不同,除了中期改款例行的细节调整以外,增配降价也是值得关注的——指导价降1万,增加无钥匙进入,Bang & Olufsen音响标配等等。最关键的,与A4的改款一样中控屏变大了,而且终于是触屏了。

新S4、S5就更没有悬念了——基本上A4的中期改款怎么变化,它就是怎么变化的。当然,如我们之前说A4的中期改款一样,幅度不算小,视觉效果的提升也很可观。稍稍遗憾的是,新S4的指导价不降反涨——不过没关系,这类车,买车人看指导价的已经不多了,只要终端价能到位结果还是一样的。

实拍新款奥迪rs(聪明的买车人9款奥迪S)(5)

后续:

一下上新9款,但并不意味着S/RS就更新完了。恰恰相反,更值得期待的还有不少。离我们最近的,除了文中提到过的新一代RS6和RS7以外,还有RS Q8,它们都已经开启预售。还有新一代的S3(海外已发布)和RS3(测试车多次曝光),以及中期改款的SQ5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