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恶脚苗,在秧田和本田均可发生,一般以秧田期发生严重该病初侵染菌源为种子带菌,菌黏附在稻种上,随着播种出苗,病菌侵入,造成秧苗细弱、徒长而死亡恶苗病发生轻重与初次侵染菌源多少关系密切,也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的影响发病还与土温关系密切,土温30~35°C时,病苗最多脱粒时受伤的种子或移栽时受伤的秧苗,易于发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稻出现恶苗如何防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水稻出现恶苗如何防治(为什么水稻的恶苗稻逐年增多)

水稻出现恶苗如何防治

喜欢请关注我们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恶脚苗,在秧田和本田均可发生,一般以秧田期发生严重。该病初侵染菌源为种子带菌,菌黏附在稻种上,随着播种出苗,病菌侵入,造成秧苗细弱、徒长而死亡。恶苗病发生轻重与初次侵染菌源多少关系密切,也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的影响。发病还与土温关系密切,土温30~35°C时,病苗最多。脱粒时受伤的种子或移栽时受伤的秧苗,易于发病。

水稻恶苗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种子内越冬,浸种时带菌种子上的分生孢子污染无病种子而传染。严重的引志苗枯,死苗止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健苗,引起到花器上,侵入颖片和胚乳内,造成秕谷或畸形,在颖片合缝处产生淡红色粉霉。

因此,秧苗栽插过深、拔秧后过夜等有利于病菌侵染。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晚播发病重于早稻。

加重恶苗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是主流浸种药剂咪鲜胺经过十多年的连续使用,恶苗病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 抗药性使防效显著下降。

2、是土地流转加快,种植大户规模都比较大,药剂浸种时不能按技术规程操作,跑粗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浸种环境和浸种温度难于保障,严重影响到药剂浸种效果;浸种时间不足,一般要浸种24小时至48小时,而很多只浸种几个小时!

3、是目前商品化的水稻种子包衣剂多数对恶苗病防效不高,尤其是采用多菌灵、福美双、甲霜灵成分的包衣剂对恶苗病基本无效。

4、是水稻品种抗病性不够强,而且有些自留种带有病菌。水稻恶苗病发生是由品种特性(质量)、地域差别及气候条件、提早育苗、棚内温度过高、播种量大、种子消毒不彻底等相关因素。

那么,有什么防治方法呢?

【1】精选种子,留种田及附近生产田发现病苗或病株应及时拔除,以防病菌传播蔓延;

【2】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4】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减少再侵染,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不用病稻草作为催芽时覆盖物和捆秧把。

以上仅供参考,相信各位农民朋友更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