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其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 DNA这两条途径。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心法则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

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

归纳提升 基因与性状的联系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4)

小题精炼

1.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5)

(1)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

(2)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

(3)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d、b、c环节( √)

(4)通过d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5)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

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如下分析: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点(基因对性状的控制)(6)

(1)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2)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

(3)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4)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

(5)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图中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

(6)基因控制囊性纤维病与基因2控制性状的方式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