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唐、武周名臣,被武则天尊称狄阁老。一生在最绚烂的时候在武周朝开放,他出将入相,帮助武则天坐稳了天下,他的政治人生因了武则天的赏识和重用而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1)

梁冠华版狄仁杰

有人评说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有些暧昧,超越了一般的君臣关系。也有人说,一个独一无二的女皇,一个出众的实干宰相,一个女上司和男下属,最容易惹得非议,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曾经对狄仁杰的认识仅限于梁冠华演的狄仁杰断案传奇,感觉狄仁杰就是那样胖胖的自信智慧的样子。而武则天也是吕中那种外冷内热、睿智又霸气的女皇样子,无论气质、内涵还是一举手投足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且狄仁杰性情耿直且有大智慧,他对武则天决对忠心,但对李唐更是用心良苦。武则天称帝时已经67岁高龄,而狄仁杰比她小六岁,已60岁。她在一片反对声里荣登九王 ,而且任用酷吏为她开路扫平障碍。但是治理国家,更需要狄仁杰这样忠诚又有能力的能臣。所以武则天真的偏爱于狄仁杰这无可厚非。

武则天与狄仁杰

武则天对他欣赏有加,说每次看到国老跪拜,心里就感觉疼痛。而且她对他真的不象对别的臣子那样,总是亲热地称呼他为国老。电视剧里称他怀英。

狄仁杰的确很出色,无论在并州做法曹,还是做大理寺丞,他都能忠于职守,不殉私情。他执法不阿,断案如神,一年中处理并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无一冤诉,而名满京城。任职地方,更是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越王李贞造反,六七百人受到株连,五千余人被没入官籍。狄仁杰上密折肯请武则天赦免那些被胁迫造反的人,使得很多人只是被发配而免去了死刑。

赶走进犯的突厥,狄仁也请求武则天对那些被卷入战争的百姓能网开一面。

虽然电视剧和历史有出入,但是,狄仁杰的确仁爱百姓。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2)

而武则天的确听从于狄仁杰的建议。史载: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能使得杀伐决断的堂堂女皇屈意从之,惟有狄仁杰。

在电视剧里的狄仁杰在地方处理完一个案子后,给京城上报奏疏,他总是会适当隐去不该说的,暗中保护无辜的百姓。有时给武则天汇报工作,她明明知道他有所隐瞒,也不揭穿,两个人心照不宣。

狄仁杰是刚正不阿的大臣,但他不是死脑筋,他凡事能圆融变通,在不触犯武则天和朝廷的利益的前提下,能通融则通融,能网开一面就网开一面。

武则天嗜杀,而他正是从另一方面在给她留一份救赎。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3)

狄仁杰也曾被来俊臣诬陷被投入牢狱。他没和这些酷吏死磕而是为自己争取了机会,托人把装有诉状的被子捎出监狱。他的儿子直接找武则到,狄仁杰竟然活着逃去了来俊臣的阎王殿。

虽然,在扳倒来俊臣的过程中,狄仁杰也成了武则天的一枚棋子,被贬到彭泽当县令。但他依然对她不改忠心。在地方一呆五年,政绩出色,他为她安抚社稷,稳定民心。她对他心存愧疚,终于有理由可以把他调回京城。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重任宰相,能给他的她都给了他。

武则天是掌握绝对权力的女皇,也掌控着狄仁杰的命运。但她到底也只是一个女人。她倚重他,更依赖他,因为她知道他是真心真意也尽心尽力在为武周服务。

而他也知道,在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他只能好好辅佐她。毕竟,国家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她还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4)

任嘉伦版狄仁杰

武则天的后宫养着很多面首。

而且狄仁杰,也能胆大包大,敢于劝说武则天戒色,关掉“控鹤府”。换别人敢干预女皇的私生活,八个脑袋早搬家了,而武则天偏偏也听狄仁杰的话,还和他解释。因为他为了她好,为了大唐好,他的干涉却让她感觉欣慰。

感觉在狄仁杰面前的女皇,被指责沉迷于男色时,那时的武则天真的很小女人。

让我们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女皇也有温柔的一面。

她知道他是为了她好,为了她的天下好。所以不免让人脑洞大开,误认为他们之间也有私情。

但是,他和她之间应该是遵循君臣之道。惺惺相惜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之间,我感觉算是恰当一些。他终生为女皇效命,为大周服务,也为心中不灭的大唐在做着努力。匡扶大唐,才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这个武则天心里也明白,她是有各种毛病,但她并不是昏君。

不管她在后宫多么荒唐,而面对朝堂之上的他,她永远都是女皇,他都是臣子。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5)

(武则天)

他一生都在尽心尽力为她整顿朝纲,安抚百姓,举荐人才,他是风骨铮铮的大丈夫,是她的国老,是她的社稷重臣,有了他,她的朝堂才有了浩然正气,有了他,她的江山才会稳固。

武则天晚年,一直以为传位问题而大伤脑筋。是传给侄子还是儿子。狄仁杰直白地告诉她,天下没有侄子做了皇帝千秋万岁后会供奉姑母的。虽然关于传位问题真是只是帝王的家务事,可是他不能不关心,那是她的李唐,也是他的李唐。

狄仁杰一直在等待机会,她终于同意传位给李显。那一天,她又和他商量立太子的事。她无限感慨和他说:还你太子。

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他好面引廷争她每屈意从之)(6)

图片来自网络

狄仁杰感恩叩拜,在大事上,她终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因为大唐是他们的大唐。

在他的辅佐下,她为李显配备了领导班子,筹划好身后事,将来千秋万岁后,她可以放心离去。

国乱思良将,君老盼臣忠,狄仁杰,是她完全可以信任的臣子。

可是狄仁杰走了,她的朝堂空了,也再没有人象他那样匡正她的言行、弊政。

她送他先走,亲自为他主持 了葬礼。每遇难事,她总会长叹,为何老天这么早就夺走她的国老。



大家好,欢迎支持原创,您的订阅、转发、收藏、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祝阅读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