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画中,常见一个胖娃娃,骑在大红鲤鱼背上,怀中抱着金黄稻穗。 有时我会凝视它,想象着:这么大的鱼,可以煮一锅。

对于吃鲤鱼的特殊记忆,是过年的餐桌上,它肥肥地躺在盘子里,却不许吃。因为父亲说“年年有余”的好彩头不可破坏。只有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能吃它。但那时候,盘子里的鲤鱼完全不新鲜了。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陈风·衡门》)

现在农村稻田里比较流行养鱼。

鲤鱼是很好的品种,因为它生命力强,以致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在美国已经泛滥成灾。打开手机看视频,不时能遇见相关报道——不宽的河流中,小汽艇驶进去,惊起鲤鱼无数,在水面上下翻飞,有的竟然跳进船舱。 问题是美国人不吃鲤鱼,奇怪吧?他们真应该好好品读《诗经》中《衡门》一章。

孔子50岁前读过易经吗(孔子给儿子取名为)(1)

那时的中国人将鲤鱼视为珍馐,是鱼中上品。不过在今天的市场,鲤鱼的地位降低了,这与其产量大导致价格不高有关。

我家离巢湖不远,经常能见到那里的鱼贩子或渔民,用小卡车装鱼叫卖,其中有很多鲤鱼。 但体形通常像鲫鱼一样,年画中的大胖鲤鱼很罕见。 显然,现在的鲤鱼很难在水里多游几年,渔网是它们短暂生命的定时闹钟。

▽♥▽

英国有个叫安迪 · 哈曼的大叔,曾用 50 分钟捕获一条140磅的鲤鱼,创世界纪录。2014 年 8 月 19 日《每日邮报》特别报道此事。 这就证明了我幼时看到的年画,并没有太夸张。 而这么大的鱼,在日本不做生鱼片就可惜了……

日本人对鲤鱼的热爱,可能源自中国文化,因为鲤鱼的一些象征意义,与咱很接近,比如五月男孩节这天,日本人会在家门前悬挂鲤鱼旗,有鲤鱼跃龙门、望子成龙的含义;新年迎财神,用“元宝鱼”,也体现鲤鱼招财的吉祥寓意。

孔子50岁前读过易经吗(孔子给儿子取名为)(2)

但与中国民间相比,关于鲤鱼的艺术作品,日本人还是不够丰富,比如剪纸,我们老祖先弄出的花色数不胜数:连年有“鱼”、吉庆有“鱼”、富贵有“鱼”等等。

鲤鱼浪飒苔花风

(蒲庵禅师《题米南宫云山图》)

接得双双锦鲤鱼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佛家也喜欢鲤鱼,主要是因为鲤鱼的另一些寓意,比如友情。 古人还喜欢用鲤鱼形木板做成盒子装信——上面引用的 “接得双双锦鲤鱼”,显然是远方来书。

▽♥▽

但鲤鱼最大的荣耀,可能还是作为孔子儿子的名字。 据《风俗通》《太平御览》等古籍记载,孔子太太生了一个男孩时, 恰好有人送鲤鱼来。孔子“嘉以为瑞”,将儿子名为“鲤”,字伯鱼。 而关于鲤鱼的文化史,至少可以继续追溯到周代。

鲤鱼中最美丽者是艳色图纹锦鲤,简直是活的艺术品,非常名贵。但很难见到实物。 网络搜图也可一睹芳容。在一些寺院放生池里,有时可以碰见非常好看的鲤鱼。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鲤鱼已经被人工培育出游弋多姿的品种:红鲤、团鲤、草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等,观赏的用途越来越大,食用的名声反而远远不能相比。

孔子50岁前读过易经吗(孔子给儿子取名为)(3)

还有一个价值是药用。 中医典籍里的鲤鱼,几乎全身是药。用不同的方法吃,能治疗不同的病症。 但也有一些忌讳,民间认为鲤鱼是发物,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患者绝不可用。 据说还不能与狗肉、葵菜同食。

但总体来说,鲤鱼的吉祥喜庆含义是主流。 泉州古称“鲤城”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生活的城市,看起来像一尾活的鲤鱼!

END

文|张晓失 著,摘自《诗经动物笔记》

图|摄图网版权图片,《诗经动物笔记》插图

扩展阅读:

孔子50岁前读过易经吗(孔子给儿子取名为)(4)

《诗经动物笔记》

唯美诗经,流传千年。鸟兽鱼虫,万物有灵。从《诗经》里出现的动物说开,纵古观今,领略不再冰冷的千年之美。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本书↓(特别赠送2020月历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