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山东省济宁曲阜市城北1.5千米处,有一处孔林。

它与孔府、孔庙统称为“三孔”,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家族墓地,已经存在了2400年。

现在的孔林,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其中分布有10万余座坟冢,石仪85对,碑4000多座,树木4万多株,门、坊、享殿、碑亭等20余座。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1)

相比于孔府后花园“五柏抱槐”的奇景,孔庙奇特的“龙凤树”,孔林里有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

乌鸦远避、蛇鼠不侵。

明明位于山林之间,却没有乌鸦与蛇鼠,这是怎么回事?

2

建造孔林的想法,是他的弟子们提出的。

一开始,弟子们想要以古代君王选择遗址的方式,为孔子挑选墓地,在他们的心中,孔子的影响力堪比君王。

就在弟子们为挑选哪里的风水宝地争论不休时,学生子贡却站了出来提了一个不同的想法。

子贡认为孔子留给后世的思想是代代相传的,受益的是之后的万千人,并且这些人身处不同的朝代,所以并不能按照君王的模式为孔子挑选墓地。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2)

子贡的这个意见,得到了其他人的一致认同,最后经过商议,他们选择了孔子家乡的一处宝地,也就是如今的孔林。

孔林一开始并不能称之为“林”,因为只有孔子的陵墓在其中,周围也空荡荡的。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陵墓才被重视,开始修葺。

自汉朝以来,对孔林一共进行了13次大的重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如今孔林的规模比曲阜城的面积还要大。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3)

孔子的儒家思想被之后历朝历代所推崇,他的陵墓自然也被各朝皇帝重视,几乎每个朝代都对孔林进行扩建。

明代孔林的面积一直扩增到一千八百多亩,清朝康熙把孔林的范围再次扩大,同时重新修建了孔林围墙。

之后雍正皇帝也大动干戈对孔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扩修,并对其中的植被进行栽种移植,才有了如今孔林的规模。

孔子的思想是珍贵的,儒家思想能传承至今也离不开孔子自身的经历。

3

孔子所处的环境,正处于“礼崩乐坏”最严重的时期,礼崩乐坏开始于周朝,但是到了春秋末年,问题一下全面爆发,法律混乱,文化杂糅。

身处这样的时代,许多有学识的人选择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自己的地位,进入诸侯国的领导层,为诸侯出谋划策,借此获取利益。

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想诸侯之间只有战争,他希望诸侯实行“仁政”,这样百姓才不会流离失所。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4)

怀着这样的想法,56岁的孔子带着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

孔子先来到了卫国,卫灵公给了孔子很高的礼遇,但他不过是出于“爱贤”的美名,对于孔子的主张也并不赞同。

无奈之下,孔子只能去往别的国家。

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时间里,去过匡、蒲、陈、曹等地区,拜见大小封君70多人,但只有宋国的国君对孔子的主张还有一点兴趣。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5)

但是宋国有一个名叫恒魋的大臣,他害怕孔子来到宋国后会取代他,于是就寻找各种借口反对孔子进入宋国,宋国国君也比较看重他,所以结果是孔子也没有能够让宋国的国君接受他的仁政主张。

孔子发现没有国君愿意接受,迫不得已,他只能另辟蹊径。

经过深思熟虑,孔子认为可以先让一部分人接受他的主张,再通过这群人把主张传播出去,接受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也会成为一个常识。

有了这个想法,孔子开始广收门徒。

至于孔子为什么教出那么多学生,则是因为他在周游列国时意识到,要想让他的儒学思想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那就需要让普通的人也能受到教育。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只要愿意学习,不论出身,不论阶级,不论贫富,都可以跟随他学习。

这种现象到了后来,就成了“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传说。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6)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孔子的弟子们把孔子的言行和他的思想经过整理,记录下来,汇编成了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

如今《论语》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不仅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儒家文化圈,也有不少外国人认为这本书的思想是儒家的集大成之作。

在欧洲,孔子被称为“世界科学始祖”和“哲学圣哲”。

专家在分析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时,说出过这么一句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林作为孔子的墓地,自然被许多人奉为“圣地”,但此处没有乌鸦与蛇,与孔庙那里常年有大群乌鸦栖息形成鲜明的对比。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7)

按照常理来说,乌鸦和蛇类动物就都喜欢来到这里。

有人认为,因为乌鸦与蛇太过于不详,孔子是圣人,所以上天不允许这些不祥之物靠近他。

然而孔子自己就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于我们来说,与神鬼有关的事情也是迷信。

那为什么孔林里没有乌鸦与蛇鼠呢?

4

距孔林1.5公里的孔庙,有过一个“三千乌鸦兵”的传说。

据说孔子在一次与弟子外出时,在路边看到一只被猎人射死的乌鸦。

孔子停了下来,喊自己的弟子一起在路边挖了一个坑,把这只乌鸦好好安葬了。

孔子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许多乌鸦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8)

这件事发生之后不久,一次孔子从尼山返回曲阜时,在路上突然遇到一群歹徒的袭击。

孔子和弟子寡不敌众,危急时刻,一大群乌鸦突然从天而降把一群歹徒啄跑了。

在此之后,这群乌鸦还护送孔子一行平安返回。

后世称这群乌鸦为“孔圣人三千乌鸦兵”。

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庙的那些乌鸦就是乌鸦兵,孔子去世后,这一大群乌鸦仍然没有离开,世世代代就栖息在孔庙的周围。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9)

然而传说故事只是传说,多年来并未找到真凭实据。

孔林没有乌鸦和蛇,其实是历代帝王派来的建设者,苦心造诣的结果。

为了能够完整地保护好孔子墓地,避免孔子的尸体被外界打扰,建设者们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推敲。

他们认为,飞禽走兽有偏爱的植被来供它们栖息,那它们自然也会有不喜欢的树木花草。

这些树木花草从气味上或者其他方面刺激着飞禽走兽,促使他们远离,那么久而久之,孔林就不会有这类动物存在了。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10)

乌鸦最讨厌的味道就是侧柏树和楷树的气味,而在孔林中栽植最多的就是这两类树木,乌鸦不适应这两种树木散发来的气味,就自然不会停落在这两种树上,并且会远离此地,到闻不到这类气味的地方。

与树木气味驱逐乌鸦的原理相类似,蛇鼠不喜欢朱砂和硫磺的味道。专家在孔林中就发现了这两种东西的踪迹。

朱砂和硫磺这两种东西都有很难闻的气味,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这对于蛇类及老鼠等动物来说是天敌。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11)

而蛇类和老鼠又是会严重破坏陵墓的凶手,所以为了切实保护好孔圣人的墓地,之前的建设者就在墙角还有陵墓周围撒上大量的雄黄和朱砂。

这两种举措实施下来,孔林里自然就看不见任何乌鸦和蛇鼠了。

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孔林能够保存如此完好,离不开每一代建设者的努力。

而它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墓葬制度以及文化、地理、风俗方面有极高的价值。

元谋土林未解之谜(山东孔林存在2400年)(12)

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园林建筑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除了孔林,还有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等。

他们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的科技,但却能用世世代代人的双手来创造出中国历代文化的缩影。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像孔林这样能够体现古代人们智慧的地方,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地方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