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铿锵的音韵飘荡在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上空,全校700多名学子正在进行经典诵读沐浴书香,润泽人生,这是学校的新气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报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报道(让优质教育阳光普照农家娃)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报道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铿锵的音韵飘荡在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上空,全校700多名学子正在进行经典诵读。沐浴书香,润泽人生,这是学校的新气象。

走进第二十三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整洁的运动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这是学校的新景象。

3月18日,记者来到市第二十三中学,若不是周围大片的农田,记者无法相信这是一所农村学校。据了解,市第二十三中学始建于1960年,2012年该校和原安阳市东风乡第一中学合并。2013年11月18日,市第二十三中学搬迁至新校——龙安区东风乡徐家口村。学校占地面积15亩,生源覆盖东风乡西部15个村,目前在校生700余人,教师55人。

“当时校园内都是黄土地,坑坑洼洼,一下雨就变成了泥塘,学生进校门都成问题,更别说户外运动了。”学校教务处主任钞秀芹回忆起两校合并之初的情况,很是感慨。随后,记者跟随钞秀芹参观了如今设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等功能室。“当初,整个学校一共只有五六台老旧的办公电脑,老师查资料都要排队,学生的计算机教室也不够完善,有时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现在好了,每位老师都配有一台电脑,计算机教室也能保证每名学生都有电脑用。教室里有多媒体白板,既没有了粉尘污染,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钞秀芹说。

市第二十三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相比,该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硬件也比较落后。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在龙安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从2014年开始均衡创建到2017年验收通过,学校总投资约100万元,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改建、美化后的校园整洁漂亮、环境幽雅,校园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了东风乡西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校党支部书记崔东来自豪地说。

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学校特色建设,经典诵读是市第二十三中学学生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每周一升旗仪式上,该校会挑选一个班进行经典诵读展示;上午的大课间结束前,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一起诵读经典;下午上课前10分钟,学生会以班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经典诵读。“诵读经典,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可以培养学生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校长王爱军说。

“我现在已经诵读了《少年中国说》《安塞腰鼓》《回延安》等经典作品,经典诵读让我提升了阅读技巧,丰富了感情。每周一升旗仪式的诵读展示,增强了我们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我们更加团结。”八年级的王可盈对经典诵读的好处深有感触。同样读八年级的闫笑萱说:“经典诵读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诵读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当我读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时,岳飞那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让我热血沸腾;而当我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触动了王爱军,他思考着如何让孩子体会更多成就感。“多数农村孩子学习基础差、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我校积极探索成功教育,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从而实现师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局面,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王爱军表示,他们在学校展示杰出人物的事迹和名言,形成教育的正能量,同时做到三个相信:相信师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师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师生成功是多方面的。并通过开展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篮球之星、书法之星、艺术之星等成功教育系列评选活动,让学生多方面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春日风光好,扬帆起航时。在均衡教育阳光的沐浴下,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